新聞 > 大陸 > 正文

劉鶴提後摩爾時代 北京造芯欲變道超車?

劉鶴今次會議,所謂討論了一個極為重要問題「後摩爾時代的潛在顛覆性技術」,被自家媒體解讀為可以通過新材料實現變道超車,其實也從側面透露出一個關鍵信息,即北京或已認識到現有技術不是趕超難度太大,而是沒有趕超的可能。

後摩爾時代無疑是換新的賽道,不是彎道超車,是變道超車,原因是替代矽的新一代材料可以繞過現有技術演進的限制。積體電路示意圖。(ShutterStock)

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5月14日主持召開一場高級別的科技工作會議(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會議)。會議通稿顯示,此次會議還專題討論了「面向後摩爾時代的積體電路潛在顛覆性技術」。

眾所周知,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著名論述,當價格不變時,晶片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會翻一倍。而這讓IC產業一直遵循至今的摩爾定律,近年效能顯示逐漸放緩,專家估計摩爾定律終將會迎來物理極限。若按戈登‧摩爾本人的預測,摩爾定律大約會在2020年前失准。

而今業界一般認為,矽基晶片2nm幾乎是極限了,之後晶片產業會進入後摩爾時代,即摩爾定律先發優勢或不再受用,後發者彎道超車機會已現。而在部分陸媒看來,後摩爾時代無疑是換新的賽道,不是彎道超車,是變道超車,原因是替代矽的新一代材料可以繞過現有技術演進的限制。

如現在很多官媒非官媒都在扎堆報導北大碳基晶片團隊。以人民網一篇報導為例,今年1月28日專訪北大碳基電子學研究中心主任彭練矛,他表示,15年後碳晶片技術有望成為主流晶片技術。據介紹,碳基晶片的原材料是石墨烯晶圓,目前石墨烯材料的製造工藝是一種二維碳奈米管。而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自媒體的科技報導也熱炒「北大碳基晶片可以繞開荷蘭光刻機實現換道超車」之類的內容。

但另一方面的觀點則指出,不僅僅是中國,多國都在研發碳管,美國多個科研團隊也都在研究碳奈米管。其次,碳基晶片無需高端光刻機目前還沒有科學依據能給出肯定的答案。最重要的,科研要實現應用價值,一個巴掌拍不響的,也就是碳基晶片商業前景不明朗,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還看不到龐大的市場需求驅動。

碳基晶片商業前景未明,摩爾定律卻「柳暗花明」。公開報導顯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曾認為摩爾定律至2018年便會走到盡頭,但後來預測大轉彎的原因,除了異質整合,另一個就是導入EUV(極紫外光刻)。

事實上,晶片材料變革也並非第一次,之前最先使用的新片材料是鍺,並不是矽。矽晶圓出現後,同樣使用光刻機。因此專業人士指出,碳基晶片時代,光刻機依然繼續它的使命。

沒有晶片就沒有今天的發達的資訊時代。專業人士還表示,美國開創的矽晶片時代,時間已長達60餘年,至今仍是矽基晶片的天下,並且仍在持續,不是隨便說替代就可以替代的,更不是隨便說終結就可以終結的。

劉鶴今次會議,所謂討論了一個極為重要問題「後摩爾時代的潛在顛覆性技術」,被自家媒體解讀為可以通過新材料實現變道超車,其實也從側面透露出一個關鍵信息,即北京或已認識到現有技術不是趕超難度太大,而是沒有趕超的可能。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17/159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