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關係變壞,都是從以下幾件事開始的

01

當緣分已盡,感情再深也是陌路。

孤雅冰柔說:「愛自有愛的藉口,離開也有離開的理由,相信在愛的時間裡,大家都有一樣的感受。」

這個世上,有千千萬萬的人,總有那麼一些人,即便你不想遇見,也會遇見。這便是緣分。

做人,不虧欠任何的熱情,不善待任何的冷漠。

只要不負不欠,來的人不會寒心,走的人不會遺憾。人與人交往,才能自由自在。

當然,你不要高估了自己在任何人心中的位置。

要懂得,關係變壞,都是像這樣開始的。

02

「我想要的,你都給不了。」

記得有一篇文章,分析了婚外的情人,感情是如何變淡的。

第一階段:兩個人偶遇了,相見恨晚,一見如故。

第二階段:兩個人想辦法在一起,可以牽手相擁。

第三階段:兩個人變得理智,各自回歸家庭。

為什麼相見恨晚的愛情,也會變得蕩然無存?因為,誰都給不了對方一個完美的家庭,註定要「含恨而終」。

「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離婚啊,和我結婚啊」,當有人撕心裂肺地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感情就尷尬了。

既然沒有結局,那麼就趁早散去,不要糾纏不清了。

愛情如此,友情也是如此。

你和朋友在一起,但是誰都不能幫助誰,或者天各一方,常常聯繫都成為了困難的事情,感情就蕩然無存了。

03

「我的難過,你並不懂。」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不離不棄。

懂,比愛更加深刻。可惜,這個世上,並沒有人真正懂你。哪有一模一樣的人?即便是雙胞胎,也是有區別的,並且會有不同的思想觀念。

當你難過的時候,如果有人懂你,那麼你就會感覺到欣慰,覺得自己有個依靠。

曾經,很多人在朋友和家人面前,傾訴自己的痛苦,掏心掏肺。可是後來,大家都只是說安慰人的大道理,並沒有觸及到靈魂深處。

更可怕的是,在家人面前傾訴,反而會被認為是「窩囊」。

找不到「懂你」的人,那麼就閉嘴好了。說再多的話,也是廢話,不如不說,一個人獨來獨往。

既然學會了靠自己,那麼「合群不合群」,就無所謂了,和誰在一起,都是來去自由的。

04

「我的付出,你只是理所當然。」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

《大話西遊》裡的這句台詞,一定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吧。

想當初,有一個人,讓你念念不忘,執著付出,百分百的好,都拿出來了。可惜,對方是滿不在乎的態度,並沒有當一回事。

你可以對一個人好,好很多年,但是不能堅持一輩子。

付出是需要回報的。

你每天對著一個鐵石心腸的人說話,做出最溫柔的樣子,你總是會很累的。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不必把一腔熱血,給錯了人。

在單位上,那些「能者多勞」型的員工,會覺醒,然後變得不那麼老實聽話;人與人交往的時候,「低聲下氣」的人,總會有一天,會抬起頭來,然後理直氣壯地拒絕別人。

關係變壞,是因為一心一意付出的人,寒心了,轉身離開了。

05

「你沒有價值,我憑什麼要討好你。」

「在成功時,朋友會認識我們;在患難時,我們會認識朋友。」

朋友,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價值利用關係。你有價值的時候,朋友成群結隊,你落魄的時候,朋友也要疏離。

親戚、家人,也會有價值交換的關係。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這就是人際關係的真實表現。

如果你遇到了沒有價值的人,你是不會對他好的,哪怕他開口說話,你都會覺得很煩躁。

在人多的時候,低層次的人,是沒有話語權的。

誇誇其談也沒有用,因為大家都是明眼人,誰都不傻。

趨炎附勢,不僅僅是人的本能,還是為了自己的人生發展。和低層次的人交往,只會拖累你,不如斷交。

06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任何關係,遲早是要弄丟的。

孔子的第五代孫子孔穿,和朋友相聚了幾日,臨別的時候,大家都依依不捨,還有人含淚送別。

孔穿卻不以為然,只是作個揖,轉身就離開了。

大家認為他是一個沒有禮貌的人,他卻說「人生則有四方之志」。

迎來送往是客氣,但著實浪費時間,也讓離別的氛圍太悲傷了,並不可取。

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路要走,能夠同行是緣分,但是沒有人陪你從頭到尾走到底。

人生就像一輛公共汽車,每一個站台都有人上來,也有人下去。

大家都是來來往往的人,誰都不必拉著誰。

就是能夠白頭偕老的夫妻,也要分別:一個先走,一個後走,實屬無奈。

「生老病死,也要在一起」的誓言,是敵不過現實生活的。

周國平在《交友之道》裡寫道:「對於人際關係,我逐漸總結出了一個最合乎我性情的原則,就是互相尊重,親疏隨緣,誠信對待。」

緣來有時,緣散有時,沒有人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來的人,起身迎接,離開的人,恕不遠送。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18/159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