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熊飛白:以色列占了巴勒斯坦自古的土地?對不起,謊言

作者:
無論是「自古以來」,還是1947年的實際控制區(國際法對主權認定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猶太人建國沒有任何理虧的。倒是阿拉伯人在歷史博弈中輸得一塌糊塗。當皮爾方案拋出的時候,巴勒斯坦人不能審時度勢,接受方案,而是固執地排除猶太人建國的任何可能性,把原本可以共存的局面玩成了零和遊戲。

今天,熊叔要給大家講一個常識性的問題——耶路撒冷是誰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到底誰主沉浮。

最近巴以又開始敲鑼打鼓槓上了,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一言不合就一千五百發火箭彈砸向以色列平民,發動了第N次要將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的戰鬥。

然後從不妥協的以色列國防軍,鐵穹、定點清除、鑽地炸彈,斧鉞鉤叉開了個大堂會,讓十數名哈馬斯領導先走了。

川普上台以來,一直和平的巴以再度引發了全球的關注。

是不是很有趣,為啥川普支持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為啥川普不跟哈馬斯和談,巴以之間能保持多年和平?這個問題留給讀者們解答,不是本文探討重點。

巴以衝突,是經久不衰的問題,無論國內外,許多人有一種概念,因為以色列侵占了巴勒斯坦的土地,所以巴勒斯坦是被欺壓的一方,反抗具有合理性。

比如美國ABC廣播公司這篇報導有很明確的指向——

這樣的文章邏輯很明顯,就是說猶太人是外來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返回以色列,搶了阿拉伯人自古以來的地盤。

ABC想說的故事,是許多人被媒體多年洗腦後,形成的歷史認知,但事實是這樣嗎?

01

「應許之地」自古以來都是多民族雜居

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聖經·出埃及記

聖經里把當今以色列領土稱之為流奶與蜜的土地,並把它給了猶太人,由此這裡也成為「應許之地」。

在巴以問題之中,有一種說法是由來有自的,就是巴勒斯坦人原本就是「應許之地」的原住民,猶太人通過戰爭強占了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從而導致了從1948年開始,巴勒斯坦人淪為難民,流離失所。

這種觀點的支持者,會很煽情地拿出這樣一張地圖,告訴你以色列猶太人是怎樣通過戰爭,暴力侵奪了巴勒斯坦人的土地。

看上去是不是很憤怒,如果真是這樣,那巴勒斯坦人曠日持久的「反抗」的確具有非常強的正義性,反之以色列是非正義的一方。

但沒有人告訴你,在1937年,當時委任統治者英國人組成了一個叫皮爾委員會(Peel Commission)的機構,他們針對「應許之地」日益高漲的獨立訴求,進行了細緻的調查研究。

最終,英國人覺得應該給當地的民族獨立,他們也曾經給出這樣一個分治方案:

這是1937年皮爾委員會根據當時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分布,劃定的兩方轄區,猶太地區是其中綠色部分只占20%,阿拉伯人占有了80%的黃色區域。

這個方案,猶太人經過內部投票,準備接受;但是!另一邊的阿拉伯人不願意接受。

巴勒斯坦人有資格住在自己的土地上,就如猶太人也有資格住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樣。

中國人對領土的認知,最重要一條就是「自古以來」。

但如果只強調「自古以來」,顯然是欺負巴勒斯坦人了,畢竟猶太人祖先在此地的歷史,有文字記載(聖經),也有與聖經記載相印證的考古發現(耶利哥古城)可以證據確鑿地追溯到3000年以前。

但不說「自古以來」,人們總會覺得缺乏一些理據來釐清巴以問題。

實際上,自從公元70年第二聖殿被羅馬軍隊焚毀,猶太人復國起義被鎮壓之後,即使歷史上經過無數次屠戮,猶太人一直都住在這片土地。

猶太人占「應許之地」人口的大多數,可能延續到公元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之後。

羅馬帝國時期,猶太人居住在巴勒斯坦的至少43個猶太社區中:沿海,內蓋夫和約旦以東的12個城鎮,以及加利利和約旦河谷的31個村莊。

期間,被迫害的猶太人兩次起義反對羅馬統治者,在5世紀,西羅馬帝國瓦解,導致基督徒遷移到「應許之地」,並發展了基督教多數派。猶太人占人口的10%至15%。

阿拉伯人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並且占主導地位要到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興起,阿拉伯人的來到,限制了猶太人的在當地的人數。

阿拉伯的崛起,一度占領了西班牙。

但直到中世紀早期,在加利利和猶太地區仍存在著許多貧窮的猶太村莊。

隨後是十字軍東征,眾所周知,在中世紀猶太人是極其不受基督徒待見的,第一次東征耶路撒冷陷落時,有6000猶太人被屠殺。隨著「應許之地」被歐洲基督徒控制,大量猶太人被殺害,驅逐。

1211年,猶太人迎來轉機,當來自埃及的雄主薩拉丁擊敗十字軍,他允許各民族和宗教和平共處。

歐洲的猶太人開始回到耶路撒冷,來自法國和英國的300多個拉比領導的社團回歸祖地。

1517年奧斯曼帝國征服了「應許之地」,此時該區域估計有5,000名猶太人(占當地總人口1.7%),包括約1,000個猶太家庭。

他們主要生活在耶路撒冷,納布盧斯,希伯倫,加沙,采法特和加利利的村莊。

這些猶太社區由從未離開過土地的猶太人後裔和從海外歸來的猶太移民組成。

根據1553年,奧斯曼的納稅帳本,耶路撒冷16000人口中猶太人有1,958,占12%。

奧斯曼土耳其時期,無論猶太人還是阿拉伯人都是奧斯曼帝國下被統治的人民,兩方互不干涉,和平共處。

耶路撒冷的奧斯曼官員。

在此後幾個世紀,猶太人增增減減,17世紀增加到最多3萬人,但在18世紀奧斯曼統治力下降時,又減少到幾千人。

在1806年,根據德國探險家烏利齊·賈斯珀·塞岑的報告,耶路撒冷8774人里有約2,000人是猶太人,占22%,整個「應許之地」有約6500猶太人。

1851年奧斯曼人口普查,耶路撒冷25354名公民中,有5580為猶太人,占比22%。

19世紀後期,猶太人復國主義運動開始興起,歐洲猶太人開始了有組織地回歸祖地的移民,也就是ABC文章里講的階段。

1905年,當人口普查再度進行後,耶路撒冷猶太人有13300人,占比上升到41%。

耶路撒冷在奧斯曼治下,一直分成四大區域,猶太人區、阿拉伯人區、基督徒區和亞美尼亞區。

這個時期,各族大多數時間能保持和平共處,各自崇拜自己的神靈。

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哭牆。

到了1936年,根據英國的人口普查,「應許之地」全境的136萬人中有38萬是猶太人,占28.1%。

客觀講,猶太人的確有一段很長的時期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但他們一直在此地,沒有離開過,人口隨著戰亂等不停波動,少的時候只有1.7%,多數時候保持在10%左右。

某些媒體的問題在於,他們只講19世紀中葉以後猶太人有組織的移民,卻不講之前數千年,猶太人在此延綿不斷的存在。

而且這地區自羅馬帝國開始,歷經拜占庭、阿拉伯帝國、十字軍、薩拉丁、奧斯曼土耳其、英國等眾多統治者,也說不清誰一直擁有主權。

02

從《貝爾福宣言》到1947年以色列建國

猶太人在歐洲各國的人群開始返回「應許之地」,獲得土地主要手段是通過購買。

比如早期農村合作社「莫沙夫」就通過購買200平方英里的土地,建立了40個村莊以接納返回故土的猶太人。

買地的錢怎麼來的呢?這就不得不提神話般存在的羅斯柴爾德了,他從19世紀晚期開始,陸續為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提供了600萬美元,相當於今天1.5億。

到1937年,巴勒斯坦大約160個村莊,羅斯柴爾德就資助了1/3。

20世紀初的猶太移民。

那時猶太人別說搶了,能被允許購買土地就不錯了。奧斯曼人曾下令不許猶太人買地,但精明的猶太人更多是通過賄賂奧斯曼的官員,從而合法購入土地。

猶太人光有土地還是不夠的,一來仍要被奧斯曼帝國統治,二來要注意與鄰居阿拉伯人的紛爭,離建國還很遠。

真正讓猶太人獲得希望的,是1917年《貝爾福宣言》發表,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英國宣布了支持猶太人建國——

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並將盡最大努力促成此目標實現。

英國之所以願意這麼做,是因為一戰中,奧斯曼帝國加入德國陣營與英國為敵。英國要發動「應許之地」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參與反對奧斯曼的軍事行動。

英國派出了阿拉伯的勞倫斯組織阿拉伯人的軍隊與奧斯曼土耳其開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也組織了民兵輔助英軍參戰。

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的土耳其衛隊。

一戰之後,「應許之地」易主,英國人獲得委任統治,因為有過《貝爾福宣言》,英國人允許更多的猶太人移民到來。

但當地的阿拉伯人對此非常反對,開始了暴力對抗,1936年4月,阿拉伯人發動「大起義」,對猶太人與英國人發動襲擊,猶太人的民兵也進行反擊。

英國人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為了平息亂局,他們在這一年的11月派出了巴勒斯坦皇家委員會,因委員會主席是皮爾勳爵,也叫皮爾委員會。

皮爾到達耶路撒冷後,對這一地區的民族、土地情況進行了廣泛的調查,並且聽取了猶太與阿拉伯兩方的意見。

1937年7月,委員會提出了調查報告,認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存在根本利益衝突,雙方聲稱對同一塊土地擁有權利,兩個民族共治的可能性很小,唯一方案是分治。

英國人把應許之地一分為二,一部分是猶太人復國,一部分給「阿拉伯國」,與外約旦連起來的地區。

這一方案阿拉伯人控制了70-75%的土地,猶太人獲得20%,剩下15%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繼續由英國委任統治。

這是基於歷史與現實的基礎,給出的對阿拉伯人更有利的方案。部分猶太人對此非常失望,但以色列開國元勛本·古里安與魏茨曼商量了一下,覺得有總比啥都沒有的強,就推動猶太人復國大會在1937年8月通過了皮爾方案。

只是阿拉伯人對此堅決反對,計劃無疾而終。從這時開始,阿拉伯人幾乎反對了所有與分治有關的計劃。

阿拉伯人起義時的耶路撒冷。

隨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一場悲劇降臨到猶太人頭上,納粹德國屠殺了600萬猶太人,這讓猶太人獲得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同情.

二戰結束後,猶太復國再度提上議事日程,1947年5月,聯合國成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UNSCOP),該委員會由11個國家代表組成,尋求巴勒斯坦問題的解決方案。

阿拉伯人第二次宣布,他們將抵制該委員會的一切回憶和討論。

9月1日,聯合國委員會提出了新的分治方案,這個方案劃給猶太人55%的土地,阿拉伯人只有45%。

猶太人抓住了這個機會,立刻表示同意;阿拉伯最高委員會宣布拒絕。

1947年11月最後一周,聯合國大會在紐約召開,雖然有美蘇這樣的大國同意猶太復國,但一些小國表示不那麼贊同,比如海地、賴比瑞亞、菲律賓等國家。

但通過決議需要全體2/3票數,猶太復國主義者全部動員,分別給所有國家代表打電話,向他們解釋猶太人的處境,並且懇求他們能夠幫助猶太人實現2000年來建立第一個猶太共和國的夢想。

到了11月29日,投票結果,聯合國大會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通過了《聯合國巴勒斯坦分治方案》。

就如人們預見到的那樣,方案通過之日,就是戰爭開始之時,阿拉伯包括巴勒斯坦、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約旦和埃及出動正規軍攻擊了還未宣布立國的以色列,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以後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阿拉伯國家合夥圍攻了以色列三四次,每打一仗,以色列控制的地盤就多一些,直到今天的模樣。

逃避戰亂的猶太人。

從「應許之地」到以色列建國,2000多年的歷史大致如此,其中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說猶太人搶了巴勒斯坦人的地盤,是掩蓋了關鍵事實的「真話」,換句話說就是謊言。

猶太人在他們的歷史上也曾遭受過各路統治者的屠殺,但有的倖存家族在「應許之地」上一直延綿了上千年。

無論是「自古以來」,還是1947年的實際控制區(國際法對主權認定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猶太人建國沒有任何理虧的。

倒是阿拉伯人在歷史博弈中輸得一塌糊塗。

當皮爾方案拋出的時候,巴勒斯坦人不能審時度勢,接受方案,而是固執地排除猶太人建國的任何可能性,把原本可以共存的局面玩成了零和遊戲。

巴勒斯坦人一再放棄好牌,直到今時今日走進了無路可退的死胡同,不得不說,自作孽、不可活。

是因為剛烈,是因為原則,還是因為宗教上的虔誠?其實都不是,巴勒斯坦人在這場延續70多年衝突中,其所作所為很多時候是超出常人的智力與邏輯的。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21/1595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