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十段對話告訴你:你給孩子的是無用的「說教」,還是正確「共情」

我們小時候,似乎就是在父母的說教中長大,我們有多厭惡父母的說教,孩子,就有多厭惡我們的說教。

只是,我們這一代的父母,似乎還是不長記性。明白了父母曾經對自己的好,如今,又將這份「好」用在了孩子身上。

甚至不少家長覺得,我們改進了教育方式,不再是「說教」,而是「共情」。

果媽便用時段對話告訴家長們,什麼是說教,什麼是共情。

01十段對話告訴你:你給孩子的是無用的「說教」,還是正確「共情」

第一段話:在孩子遇到困難,想要退縮之時

「說教」媽媽:「寶貝,媽媽相信你可以的!」

「共情」媽媽:「遇到困難有些害怕?這很正常,媽媽也有過。不過媽媽覺得,我們可以做點啥,你覺得呢?」

第二段話:孩子覺得自己做不到、不行時

「說教」媽媽:「你這不是做得挺好的嗎?」

「共情」媽媽:「你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和媽媽說一說……原來如此,寶貝,你忽略了這點……(重拾信心的一點)」

第三段話:當孩子做一件事情,不是很想去做的時候

「說教」媽媽:「孩子磨蹭啥,快點去啊!」

「共情」媽媽:「寶貝,媽媽注意到你好像不是很想去做這件事,是有什麼困難嗎,可以和媽媽說說。」

第四段話:孩子犯錯了,還大發脾氣的時候

「說教」媽媽:「你自己做錯了,還好意思發脾氣!」

「共情」媽媽:「讓媽媽猜猜看,是不是因為有些難過、自責?媽媽覺得,我們可以想想,能不能做點什麼事情來彌補一下,讓自己以後不犯同樣的錯誤。」

第五段話:孩子明明很聰明、有能力,但卻不努力的時候

「說教」媽媽:「這孩子,腦袋很聰明,就是不努力!」

「共情」媽媽:「這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聰明,之前的進步都是努力得來的,最近有所退步,可能是努力少了一些。」

第六段話:孩子不經說,玻璃心

「說教」媽媽:「才說你這麼點,就受不住了啊!」

「共情」媽媽:「別人指出了你不足的地方,你好像有點不開心啊?其實媽媽也有不好的地方,其實,你不過是被別人的評價所影響。」

第七段話:當孩子想要偷懶的時候

「說教」媽媽:「你怎麼就這麼懶呢!趕緊起來!」

「共情」媽媽:「寶貝兒累啦?那先休息一會兒,大概要休息多久再開始?」

第八段話:孩子的某個東西壞了、輸了、失去某樣東西而傷心的時候

「說教」媽媽:「屁大點兒事兒,下次……不就好了麼?」

「共情」媽媽:「是挺讓人難過的,寶貝兒還傷心不?接下來你準備怎麼做?媽媽有個小小的建議,不知道你想不想聽呢?」

第九段話:孩子不願意、不滿意的時候

「說教」媽媽:「你就知足吧!有什麼不滿意的啊!」

「共情」媽媽:「是有哪裡不太滿意嗎?你可以和媽媽說一說。」

第十段話:當孩子撒嬌哭鬧耍橫不講理的時候

「說教」媽媽:「你再哭鬧,媽媽就……」

「共情」媽媽:「你這樣是想讓媽媽妥協嗎?媽媽愛你,但媽媽是有原則的哦,這件事情,不可以。」

02「說教」和「共情」的差距,主要在三點

遇到上面這些情況,你都是如何回復孩子的呢?你是「說教媽媽」,還是「共情媽媽」呢?

其實通過這些話的觀察不難發現,說教和共情,主要存在三點差距。如果我們想給孩子真正的共情教育,那麼,就要注意這三點差別主要在哪裡。

差距一:是否從孩子角度考慮出發

不少大人對孩子其實有挺深的控制欲,他們非常希望,孩子能夠跟著自己的節奏走。

比如,立即去做某件事情,不磨蹭;

比如,立即停止哭鬧,變得乖巧等等。

這些,都是大人想要的,大人卻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情緒。

因此,真正的「共情」一定是從孩子的角度先去考慮,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懂自己的。

差距二:是否「肯定孩子」

孩子一旦出現負面的情緒,是不是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頭疼,第二反應便是去責備?

其實,這就是對孩子的一種不肯定。

用溫和而又堅定的語氣和孩子溝通一件事情,遠比扯著嗓子吼罵要有效得多,並且正面得多。

差距三:是否引導孩子「正面解決」

家長是否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在某個方面有點問題,這個問題,就一直存在,很難改正?

比如,每天賴床、吃飯磨蹭、收拾書包丟三落四?

家長總是讓孩子快點、責備孩子又弄丟東西,但是,家長是否引導過孩子,如何正面解決這些問題呢?

開心果媽媽寄語

父母教育孩子,其實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父母的眼界有多寬,讀書有多少,而在於父母有沒有和孩子好好說話,有沒有和孩子共情。

因此,學會和孩子說話,才是教育的第一步。

所以,你是「說教家長」,還是「共情家長」呢?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04/160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