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生最高級的心態:不卑,不怨,不妄

人生有尺,張揚有度,唯有虛懷若谷,低調處世,才能認清自己,超越自己,更好地成就自己。

佛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

我們眼中所見的世界,其實都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折射。

人生是好是壞,最後拼的都是心態。

而人生最高級的心態莫過於:不卑,不怨,不妄。

一、

不卑,

既不高估別人,也不看輕自己

有人說:「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

居於低處,看得起自己,是自信;居於高處,瞧得起別人,是修養。

人這一生,有無數種可能。今天的強者,也許是昨天的弱者。

由弱到強的轉變,關鍵在於他們既不高估別人,也不看輕自己,自始至終都努力讓自己做到最好。

有一位知名的老畫家,每當有青年畫家登門求教時,他總是很有耐心地給青年畫家看畫指點,對於有潛力的畫家,更是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有一次,一位後輩忍不住問他:「伯父,您何必呢?您隨便畫一幅畫就是幾千上萬元錢,多畫點畫多好,何必都把時間浪費在這些小人物的身上?」

老畫家笑著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多年前,一個青年拿著自己的畫作到省城,想請一位自己敬仰的前輩畫家指點一下。

不曾想,那個畫家看青年是個無名小卒連畫軸都沒讓他打開,就說自己有事,下了逐客令。

青年走到門口,轉過身說了一句話:

「大師,您現在站在山頂,往下看我這個無名小卒,的確十分渺小;但您也應該知道,我從山下往上看您,您同樣也十分渺小!」

說完轉身揚長而去。因為這件事,青年更加發奮努力學藝,後來終於在藝術界有所成就。而這位青年正是年輕時的老畫家。

柏楊先生曾說:

「八十年走過崎嶇路,凝聚為一句叮嚀:人,之所以為人,第一是要自己有尊嚴;第二是要尊重別人的尊嚴,而且是誠摯地尊重。」

一個人形象是否高大,並不在於他所處的位置,而在於他的人格和修養。

位於高處時依舊謙遜待人,會讓他贏得更多的尊重;居於低處時,不自卑,懂得自尊自愛,同樣會讓人刮目相看。

如果對上一副諂媚,對下一副冷臉,恐怕他的人生也好不到哪去。

所以不管何時何地,何種狀態,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不卑的心,如此,才算活得明白,活得有智慧。

二、

不怨,

心中有陽光,處處皆暖陽

荀子說:「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不怨,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看透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的豁達。

怨與不怨,人生千差萬別。

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裡,講了一個關於他好友霍爾的故事。

霍爾是一名保險銷售員,即使每天拼盡全力地跑業務,所掙的錢也僅僅只能維持基本的日常生活。

自己雖然是賣保險的,但他連給自己買一份保險的錢都攢不下來。

更不幸的是,在他三十九歲的時候還被診斷罹患肺癌,醫生估計他只剩不到半年的壽命,生活一下子把他推向了絕境。

然而,霍爾並沒有因此有任何的抱怨,依舊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還幽默地說自己這一生多麼美好,多麼幸運。

威爾·鮑溫被他這種樂觀的態度所震撼,疑惑地問他:「你經歷了這一切,怎麼還能夠做到不抱怨?」

霍爾笑著說:

「我把每個月的十五號作為『不爽日』,每當我想抱怨什麼事,就告訴自己要等到十五號才能抱怨。結果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我早就忘了要抱怨什麼了。」

霍爾最後也因為他的這種樂觀,多活了兩年的時間,戰勝了醫生的診斷。

正如威爾·鮑溫在書中所說的那樣:「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發揮這種確保健康的力量。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一味地抱怨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抱怨只不過是為了獲取別人的同情和關注,或是以此為藉口去逃避一些我們不願意面對的問題。

殊不知,抱怨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倒不如,停止抱怨,樂觀面對一切。

即使在最糟糕的時候,也不要怨天尤人,要相信,只要心存希望,一切就還有轉機。

永遠記得,心若陰霾,處處皆黑暗;心若向陽,處處皆晴天。

有時候,奇蹟的發生往往是因為埋藏在心底的那一點點希望。

三、

不妄,

張揚有度,腳下才有路

陳金梅在《有一種智慧叫低調》裡寫道:「沒有人會因咽下傲氣而噎死,只有人吐出狂氣而跌死!」

人有才是好事,但如果因為自己的才華出眾而狂妄自大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南宋時江西有一位名士,自認為自己學識淵博,天下沒人能勝得過他。他聽說詩人楊萬里特別有才華,頗負盛名,非常不服氣。

於是,他給楊萬里寫了一封信,說要親自到楊萬里的家鄉江西吉水拜見他,一較高下。

楊萬里早就聽說這位名士很自負,但還是很謙和地給他回了一封信,說:

「我很歡迎您的到來,並冒昧地向您提一個小小的請求,聽說你們家鄉的配鹽幽菽非常有名,很想親口嘗一嘗滋味,請您來時順便捎帶一些。」

名士拆信一看,不禁愣住了,什麼是配鹽幽菽呀,他從未聽說過,有點不知所措。

但礙於面子,他根本不好意思放下身段去問別人,只能靠自己一通亂找,但怎麼找都找不到。

後來見到了楊萬里,他說:「請先生原諒,您信中提到的配鹽幽菽我實在不知是什麼東西,所以無法帶來,雖然我讀書不少,但從未聽說過它。」

楊萬里笑了笑,不慌不忙從書架上取出一本《韻略》,翻開其中一頁遞給名士,只見上面寫道:「豉,配鹽幽菽也。」

名士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配鹽幽菽,就是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豆豉啊!

他不禁漲紅了臉,為自己的才學淺陋感到羞愧,從此再也不敢驕傲自負、目中無人了。

老舍曾說:「一個真認識自己的人,就沒法不謙虛。謙虛使人的心縮小,像一個小石卵,雖然小,而極結實。結實才誠實。」

做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不能有一點點成績就驕傲自滿,不可一世。正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個人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包打天下。

人生有尺,張揚有度,唯有虛懷若谷,低調處世,才能認清自己,超越自己,更好地成就自己。

四、

有人說:

「心態是一個人真正的主人,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生命駕馭你,而你的心態將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士。」

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遭遇,但能控制我們的心態,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能改變自己。人生的好壞明暗,歸根結底還是我們自己說了算。

不管經歷什麼,都應該努力做到不卑己,亦不卑人;不怨天,亦不尤人;不妄言,亦不妄行。拂去浮躁,淡看得失,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用最好的心態,過最美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富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11/160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