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數據安全法或成為美中地緣政治引爆點

中共人大日前通過《數據安全法》,對中國境內開展的數據處理活動及其安全進行監管,並對境外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損害「國家安全、公眾利益或者公民、組織合法權益的活動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分析人士指出,這項法律授予中共當局一個對等的法律工具,應對中共認為美國等不公平的針對中國公司的措施,這可能成為美中地緣政治引爆點。

資料照: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貴陽舉行。(2017年5月27日)

華盛頓—

中共人大日前通過《數據安全法》,對中國境內開展的數據處理活動及其安全進行監管,並對境外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損害「國家安全、公眾利益或者公民、組織合法權益的活動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分析人士指出,這項法律授予中共當局一個對等的法律工具,應對中共認為美國等不公平的針對中國公司的措施,這可能成為美中地緣政治引爆點。

據媒體報導,近年來,中國科技巨頭騰訊的微信(WeChat),以及字節跳動的抖音(海外版TikTok)等,在中國和海外不斷發展和壯大過程中,搜集了海量的個人數據和資料。在華的美國公司,如特斯拉和蘋果等,也搜集了大量中國用戶的數據。

觀察人士認為,如何監管公司企業搜集和獲取的大量數據,確保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並將這些數據加以利用或限制,是中共當局急需應對的挑戰。然而,中國數據安全法對數據的控制,對數據的監管,對該法的具體實施,可能會導致中國同美國等國家之間發生衝突。

廣泛的自由裁量權

數據安全法將於今年9月1日起施行。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數據屬於國家核心數據,實行更加嚴格的管理制度。」

美國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貿易政策部副主任奈傑爾·科里(Nigel Cory)對美國之音說,中國的數據安全法是世界上第一個涉及數據對模糊和廣泛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概念影響的管理制度。這項法律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方面是,該法授權中共當局對公司如何在全球範圍處理的數據進行法律監督,不僅僅是對中國國內而言。科里說,該法所指的商業意義上的「核心數據」到底是什麼,將會產生哪些最終影響,目前還不清楚,尚待中國有關部門後續公布相關的實施細則。

他說:「中國的數據安全法名義上採用基於風險的方法來評估數據對安全的威脅,同時數據安全法也規定了嚴格的政府監管控制,以及廣泛的自由裁量權的空間,讓中國政府進行干預」。

科里說,中國數據安全法對數據的控制,對數據的監管,明顯成為中國同美國等國家之間地緣政治的引爆點,尤其是中國高科技公司在美國受到更嚴格審查的時候。

他說:「這項法律給中共當局提供了一個應對的法律工具,提供一個對等的法律工具,應對中共認為美國等不公平的針對中國公司的措施。」

在數據安全法出台之前,WeChat和TikTok,最近幾年在海外越來越受到用戶的歡迎。在美國,隨著這些社交平台收集的用戶數據越來越多,美國政府對中國公司搜集的美國公民個人信息的使用也越來越關切,因此加大了審查力度。

2020年8月5日,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蓬佩奧宣布擴大「乾淨網絡」倡議,確保美國的網絡不受中國共產黨政府的影響。他說,TikTok和WeChat,由於其母公司位於中國,「對美國公民個人數據的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更不用說充當中共內容審查的工具了。」

美國商務部當年9月18日宣布,WeChat和TikTok從美國用戶收集大量信息,包括網絡活動,用戶地點資料,瀏覽和搜索記錄等,而且這些平台都積極參加中國軍民兩用項目,跟中共情報部門合作,因此從2020年9月20日開始,美國禁止在美國的用戶下載WeChat和TikTok。不過,川普政府的禁令,由於在法庭受阻,一直沒有在其任期內正式生效。

對於美國方面的安全擔憂, TikTok曾經表示所有美國用戶的數據都儲存在美國本地伺服器上,並在新加坡設立備份系統,但允許母公司字節跳動和其它分支機構共享數據信息。

今年6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令,撤銷川普政府時期對中國應用程式 TikTok和WeChat的禁令。不過,該行政令要求對來自中國等外國對手的應用程式構成的安全風險進行評估。

觀察人士稱,雖然TikTok和WeChat在美國暫時沒有被禁止,但拜登的行政令通過設立強有力的標準和決策過程,將美國置於更有利的位置。因此,未來中國公司能否在美國的安全審查中過關,尚待日後觀察。

懸在空中的一把刀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國際貿易與科技政策學者克勞德·巴菲爾德(Claude Barfield)對美國之音說,現在中國要求TikTok將其在全球,尤其是美國收集的數據存儲在中國,這可能是個大問題。他說,在川普政府時期,中國沒有就美國對中國公司、對華為、中興,對威脅禁止TikTok等措施採取任何行動,但是數據安全法實行後,中國會在美國對中國公司採取行動時,根據具體情況對美國公司採取對等行動。

他說:「實際上這個法律的通過,是對未來拜登政府或美國國會可能對中國公司採取任何行動的某種威脅,因此該法目前可能就像是懸在空中的一把刀,他們將相當嚴厲地進行監管。」

巴菲爾德說,中國數據安全法的規定相當寬泛,授予中國監管部門、中國政府很大範圍的決策空間,應對美國或歐盟對中國公司採取的行動。

中國數據安全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任何國家在與數據和數據開發利用技術有關的投資、貿易等方面,對中國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中國將對該國或地區對等採取措施。

在中國公布數據安全法的第二天,特斯拉6月11日表示,將嚴格遵守數據安全法,保護消費者數據相關權益。此前,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的特斯拉汽車,因其內置攝影頭能持續記錄並保存用車時間、地點、以及與車輛同步的手機聯繫人名單等數據,被中共當局限制軍方人員和重要國企人員使用。中共當局擔心,特斯拉汽車搜集的數據可能被發送回美國,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對於外界的質疑,特斯拉表示,絕不會將搜集的數據用於間諜活動,而且承諾將把搜集的數據儲存在中國本土。

更多風險和不確定性

中國數據安全法還規定,將建立國家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對於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國際義務相關的屬於管制物項的數據依法實施出口管制」,並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施加嚴厲處罰,其中「違反國家核心數據管理制度,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非法向境外提供重要數據的」,「情節嚴重的」,處以最高1千萬人民幣罰款,並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貿易政策部副主任科里說,中國基於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在數據安全法中訂立的處罰條文,對中國和外國公司來說,都充滿了更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為中國政府可以引用和解釋相關法條來進行干預,這迫使公司企業在法律合規方面要應對更複雜和困難的挑戰。

美國企業研究所國際貿易與科技政策學者巴菲爾德說,數據安全法是中國對全球發出的一個法律警告,這是朝著雖不是脫鉤,但卻是中國和世界主要國家和公司更加緊張關係邁出的一步。他說,對於中國的數據安全法,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是否要採取更激烈的行動。美國目前有一些討論,要採取措施直接應對中共長城防火牆的問題。他說,如果美國真的做了,中共肯定會做出反應,動用數據安全法,或者網絡安全法,以及反外國制裁法等,都是中共可利用的工具。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22/160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