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上海大型國企被查!市值已蒸發150億,近30萬股東再迎衝擊波?

7月5日晚間,上海電氣(601727)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樣一則利空消息,無疑給了上海電氣近30萬戶股東們當頭一棒,公司股價也將迎考。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電氣在5月底向外界披露,因控股子公司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訊公司」,持股40%)應收帳款普遍逾期而可能遭受83億元的損失。

突發黑天鵝!

7月5日晚間,上海電氣(601727)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樣一則利空消息,無疑給了上海電氣近30萬戶股東們當頭一棒,公司股價也將經歷考驗。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電氣在5月底向外界披露,因控股子公司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訊公司」,持股40%)應收帳款普遍逾期而可能遭受83億元的損失。

據了解,上海電氣成立於2004年,是一家大型綜合性高端裝備製造企業,公司主導產業聚焦能源裝備、工業裝備、集成衣務三大板塊,員工總數達3.93萬人,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是上海電氣的實控人。

上海電氣: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

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7月5日傍晚,上海電氣公告稱,於2021年7月5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對公司的《調查通知書》(滬證調查字2021-1-028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截至7月5日收盤,上海電氣漲0.24%,股價報4.17元,總市值655億元。

自5月30日自曝因控股子公司通訊公司應收帳款普遍逾期而可能遭受83億元的損失以來,上海電氣股價持續低迷。截至5日收盤,上海電氣的股價較5月30日已跌去18%,市值蒸發了150億。

截至2021年3月31日,上海電氣股東人數有29.82萬戶

上海電氣股吧中,很快被立案調查的話題洗版。上海電氣甚至被投資者「意念跌停」,有股民在股吧中寫到「驚天一聲悶雷,關燈吃麵」,還有股民表示,「晚上掛跌停價出逃」。

身陷87億元逾期風波

對於被立案調查的原因,上海電氣並未在公告中透露。

不過,市場普遍猜測上海電氣被調查一事與前不久「黑天鵝」事件有關。

5月30日晚間,身為一家大型國企,上海電氣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披露重大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自2021年4月末起,陸續發現控股子公司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訊公司」,公司持有40%的股權)應收帳款普遍逾期,經催討,其客戶均發生不同程度的欠款行為,回款停滯。

截至公告日,通訊公司應收帳款為86.72億元,帳面存貨餘額為22.3億元,公司為通訊公司提供的股東借款總額為77.66億元,上述情況已對公司構成重大風險。

經上海電氣測算,在極端情況下逾期帳款最終可能對公司歸母淨利潤造成83億元的損失,包括對通訊公司的股東權益損失股東借款損失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股東權益方面,上海電氣對通訊公司的股東權益帳面值為5.26億元,若通訊公司出現應收帳款無法收回、存貨無法變現等重大損失,將導致母公司權益投資全額損失,從而減少公司歸母淨利潤5.26億元;另外股東借款方面,通訊公司可能無法償還公司向其提供的股東借款77.66億元。

上述情況下可能造成的83億元損失,相當於上海電氣至少兩年的淨利潤。根據公司2020年財報,當年其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372.85億元和37.58億元。而2019年淨利潤為35.01億元。

上海電氣方面表示,上述風險可能導致通訊公司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可能導致通訊公司經營困難,亦可能導致公司對通訊公司的股東借款形成重大損失,導致公司淨利潤大幅減少,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將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據上海電氣介紹,通訊公司成立於2015年,成立當初,公司出資1.2億元,持有40%股份,為公司控股子公司。通訊公司主營業務包括主要生產、銷售專網通信產品等。

從通訊公司股東及股權結構看,通訊公司共有6位股東,分別是上海電氣、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鞍山盛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富信豐源貿易有限公司、上海東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奈攀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比例分別是40%、28.5%、8.5%、8.5%、8.5%和6%。

圖片來源:啟信寶截圖

此事引發交易所的關注,並出具監管工作函,要求上海電氣查明子公司應收帳款出現普遍逾期的具體原因及責任人,是否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是否存在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為。

上海電氣的這一黑天鵝事件,立馬在二級市場有所反應。5月31日,上海電氣A股一字跌停,資金蜂擁出逃。

財務爆雷引發重重質疑

上海電氣的平地一聲「雷」引來投資者頗多質疑,其中重要的一點在於公司信息披露的規範性。公司在5月30日公告中表示,「自2021年4月末起,公司陸續發現通訊公司應收帳款普遍逾期」,而風險披露卻延遲到5月底,這成為市場對此事件的一大疑點。

另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電氣爆雷之前曾出現一次人事變動。2021年4月7日,中共上海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和上海市監察委員會官網發布消息,上海電氣原副總裁呂亞臣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這距離呂亞臣退休尚未滿一年。

而呂亞臣在通訊公司擔任的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務在2021年1月變更由陳干錦和沈欣擔任。目前,尚未有進一步的信息顯示此次爆雷與呂亞臣是否存在關聯。

值得一提的是,為減少損失,通訊公司已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訴訟。被告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貿易分公司(以下分別簡稱「首創集團」「首創貿易」)、哈爾濱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工投資」)、富申實業公司和南京長江電子資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長江」)向其合計支付貨款44.63億元及違約金。

公開資料顯示,首創集團是北京市政府所屬的國有大型企業,哈工投資的實際控制人為哈爾濱市國資委,富申實業公司是一家上海企業,類型為全民所有制,南京長江則是由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控股的國有大型電子資訊企業。也就是說,除坐標上海的富申實業屬非國企之外,其餘4家違約企業均屬國有企業 。

據中國基金報援引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上海市企業法律顧問協會特邀委員撰文分析指出,欠款所涉的被告主體理應信用狀況良好,且目前在公開市場上並無違約記錄。但在買賣關係項下出現如此高金額的欠款不合常理、似有蹊蹺。

在該律師看來,包括北京首創等在內的涉訴國有企業理應資金充裕,無理由在買賣合同項下向通訊公司「賒帳」高達十億餘元。

究竟是什麼業務、什麼樣的商業模式令通訊公司陷入窘境呢?答案或許是低比例的客戶預付款設置。據悉,通訊公司採取的銷售模式是由客戶預先支付10%的預付款,其餘款項在訂單完成和交付後按約定分期支付。所有出現逾期的涉訴交易均存在了兩年以上,採用的交易方式均為「10%預付款+交付後按約定分期支付」。

通訊公司以10%的比例收取客戶預付款,但其向供應商支付的預付款比例,甚至高達70%。一方面客戶僅支付10%預付款,另一方面卻向供應商支付70%預付款,期間的現金流缺口巨大。

而這種付款模式似乎在專網通信領域普遍存在,但據該律師指出,這種做法早已於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所頒布的《關於建立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的意見》,以及2018年國務院國資委所頒布的《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辦法」)所限制乃至禁止。

「有鑑於此,結合我們的實務經驗,我們有理由懷疑和推測涉訴交易的違約系第三方(例如欠款方的下游採購方)違約所造成的連鎖反應,而第三方出現重大違約繼而造成了上述欠款方拒絕繼續履行原買賣合同項下的給付義務。」該律師認為。

責任編輯: 秦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06/161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