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機械設備出口超過德國 距「既大且強」仍有距離

德國媒體披露,根據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初步估計,中國去年出口的機器和系統產品,全球占比達到15.8%,首次超越德國的15.5%,成為機械出口世界冠軍。分析指,中國雖然在出口量上與德國並駕齊驅,但是,要達到「既大又強」的目標,與德國還有一段相當的距離。

據德國《世界報》披露,根據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初步估計,2020年中國占全球機械設備總出口量的15.8%,達到1650億歐元,成為世界最大機械設備出口國。

曾經的機械出口世界冠軍德國,在2020年出口了1620億歐元的機械設備,相當於全球總出口量的15.5%,以0.3%的差距退居第二。

在台灣的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莊奕琦接受本台訪問時解讀,現在資料看到的是整個出口的總量。還要再觀察每個細項的分類,還要比較高端的精密機械出口。換句話說,這裡面的結構雖然中國的數量大,但是在機械的精密以及質量方面,還是無法跟德國相提並論。

莊奕琦:「德國雖然『量』輸給中國,但是』質』還是維持一定領先的程度。如果是這樣,兩邊的消長並不必然對德國不利。還要看實際上高端精密機械中國相較德國是否有大幅領先的情況。」

資料圖片:2020年3月4日,陝西省勉縣一家機械設備製造公司,員工對準備出口的糧食機械產品進行最後檢查。(美聯社

德國之聲在一篇文章中討論到,「德國製造」遭受「中國製造」挑戰,機械製造是德國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不過中國廠家正急起直追。中國製造會在近期內超越德國嗎?

中國製造超越德國製造?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推出《中國製造2025》,這是中國要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首個十年綱領。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對本台表示,《中國製造2025》談的是未來發展,鎖定的是中國目前在科技上無法突破的領域,所以中國想尋求「突破」,儘管現階段中國在「產量、產能」,已經與德國並駕齊驅。

李淳:「就先進科技的部分,我想中、德應該還有蠻大的差距。用中國的話來講很清楚,中國不只要『大』而且要『強』,他目前是大國、未來要成為『強國』,他要追求的是『既大又強』的層次。」

李淳進一步分析,《中國製造2025》這個政策反而印證,中國自己也了解還在邁向強國的過程中,還未達到那個層次。而德國目前是「既大且強」,2020的轉折點至少德國把「大」的冠軍讓給中國。

李淳:「《中國製造2025》4年後就到了,我覺得他可能要往後延他的目標,假設10年中國也達到另一個轉折點就是「強國」的境界,我想德國、歐洲甚至美國可能要擔心。」

德國在精密機械仍領先中國

中國製造對德國製造是否造成威脅與挑戰,莊奕琦則認為,必須要比較高端精密機械兩者之間的消長。總體而言中國相對地都大幅成長,所以中國的威脅當然會一定程度的存在,對於德國這樣以大型機械製造為主要出口的經濟體當然會是首當其衝。

資料圖片:2020年11月25日,上海舉行工程機械貿易展覽會上,一名男子在手持中聯重科設備模型。(路透社

莊奕琦:「未來趨勢是明顯的,至於會有多快的速度,因為中國大陸本身處在很重要的調整階段,我個人覺得短期在至少5-10年內,很難有顯著的超越。長期來看,這超越會逐漸發酵。」

中國政府統籌機械製造大國的實現風險高於德國市場經濟

中國工信部等單位在今年6月出台的一份《關於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及,「製造業優質企業聚焦實業、做精主業,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高、產業帶動作用大,在製造強國建設中發揮領頭雁、排頭兵作用。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防範化解風險隱患、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

李淳提及,未來德國出口會持續緩慢下滑,因為德國所有出口決策都是千千萬萬的公司根據各自的領域、客戶、市場做出的。但是中國有個更高的「總體調配角色」在,這個是德國所沒有的。

李淳:「中國如果要追求更大戰略目標,維持中國最大機械製造國的目標,很可能會有些政策去協調或是拓銷。這在經濟學上有爭議,由個別決定組成的總體決定,也許效率會高過這種人為創造的決定,至少風險比較低。」

李淳做了比較,在德國如果是1千家公司,如果其中數十家、甚至百家出問題,至少還有900家可以維持。但是,中國有個「決策者」替1千家做決定,一旦出事也是1千家都完蛋。李淳認為,順風時中國做法比德國還要強、力量會比德國大很多。可是出問題時,德國機制相對緩衝能力比較高。

李淳:「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他們這樣的做法問題會多過利益。幾個人就是勝不過1千人的智慧,再者資源集中在少數決策者身上,變成腐敗的對象。」

李淳說,如果在中國這所謂的1千家廠商想去影響做決策的7個人,中國將永遠存在巨大的腐敗壓力,不可能抵擋得住。再加上分配問題,一旦由上而下決定誰獲利多少,就會有腐敗與「黑市」。台面下的交易扭曲無法避免。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10/1617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