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顏純鉤:面對酷政,突然有點懷念說人話的曾蔭權

作者:
現在回頭看,四任特首中,對香港傷害最少的,就是曾蔭權了。處在中共與香港人夾縫之間,致力平衡雙方關係,沒有導致社會大動盪,官民大衝突,他盡了自己的力量。比起梁振英﹑林鄭,以及至今還在為中共奔走的董建華來說,曾蔭權對香港可以問心無愧。歷史是人民寫的,人民決定政治人物的功過。

連續看了幾個曾蔭權接受訪問的視頻,有的是他在行政長官任上,有的是他服刑後,總的感覺是他說的是「人話」。

曾蔭權被控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坐了一年牢,向終院上訴得直,還了他清白,但他已服足刑期,付出沉重代價。他恢復自由身,虔誠信教,做回一個普通人,人生的高潮與低潮都經歷了,他的遭遇令人欷歔。

他在訪問中談及自己的政務生涯,談及家庭和信仰,談及寬恕和對人生痛苦的態度,那是一個過來人的真切感受,是對人生的徹悟,我很喜歡他蒙難後的坦誠和泰然。

訪問中很少涉及他的工作,只說他養金魚吹口哨,都是一種工余時間放鬆自己的方式。他說自己不能一心多用,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減緩工作壓力。當他擔任特首時,公眾用苛刻的眼光去審視他,這是不奇怪的,現在看來,或許我們對他可以更寬容一點。

面對不遺餘力摧殘香港的林鄭,想起躲在暗角不死心想捲土重來的梁振英,時不時又看到為黨國撲命的老懵懂,不知為何,竟有點懷念消失在公眾視野中的曾蔭權。

當初曾蔭權以「政治家」自居,曾被社會人士譏笑了一陣,這只是因為他對政治家的概念沒有深究。政治家不等於政務官,政治家需有自己的政治思想,有一套治理社會的獨特理念,他對現實政治和歷史應有深遠的影響。而政務官只是處理行政,保證政府的正常運作而已。

曾蔭權有沒有對香港的政治民生和歷史產生影響?如果有的話,大概是金融風暴時擊退國際大鱷那件事吧,當時董建華半個小時內拍板,但暗示曾作此決定要負責任。曾蔭權說,一旦行動失敗,他和任志剛﹑許仕仁都會丟官。在關鍵時刻,比起老董的卸膊,他敢於承擔歷史加諸自身的責任,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現在回頭看,四任特首中,對香港傷害最少的,就是曾蔭權了。處在中共與香港人夾縫之間,致力平衡雙方關係,沒有導致社會大動盪,官民大衝突,他盡了自己的力量。比起梁振英﹑林鄭,以及至今還在為中共奔走的董建華來說,曾蔭權對香港可以問心無愧。

歷史是人民寫的,人民決定政治人物的功過。

曾蔭權當上特首,是時與勢造成的。當年董建華因為二十三條立法導致五十萬人大遊行,中共逼董建華腳痛下台,中共臨急起用政務官,於是輪到曾蔭權。

曾蔭權任內沒什麼大動作,只是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特區政府不想招惹新火頭,只想平穩致力經濟與民生,當其時中共悶聲發大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香港得以平靜了幾年。

香港特首之設,本來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安排。特首在港人和中共之間,扮演中間人角色,上傳下達,本來相安無事。外交與國防不管,只是日常運作,一切有舊慣可依,難度並不高。那時候,中共底氣不足,未到收拾香港人的時候。

二十三條立法本是香港的憲政責任,但立法有依中共意願而立,還是依香港人意願而立之分別。基本法既規定香港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當然要以香港人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為基礎,而不是以中共的社會主義生活方式為基礎。

可惜董建華和葉劉為取悅中共,違背香港人的意願,把二十三條做成無產階級專政酷法,引起港人的反感和反彈。

中共從未嘗試體諒香港人,雖暫時讓步,但自此中共與香港人的關係,便從互相理解走向互相猜忌,互相埋怨,更發展到中共不惜以最陰暗的心態去看香港人,至此埋下動亂的禍根。

中共未及時下手,不是因為他不想,只是因為時候未到。經濟還未起飛,實力還不足夠,一旦重手整治香港,將引致國際社會翻臉,破壞改革需要的和平環境。中共忍忍忍,忍到梁振英上台。

特首若站在中共立場,當然會重手整治香港人,若站在香港人立場,就會竭力充當和事佬,為香港向中共緩頰,從中靈活走位,進退有度,維持香港儘可能多的自由空間。曾蔭權在位之所以少麻煩,就是他在中共與香港人之間巧妙周旋,輪到梁振英和林鄭,心口貼一個「勇」字,恨不得明天就把香港做成一個大陸城市。

維護香港人的利益,或維護中共的利益,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歷史對曾蔭權會有恰當評價,至於其餘三個,當然也不會放過。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臉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12/161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