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除了長城,馳道才是秦始皇最強國防工程

秦始皇嬴政在主政時期,曾上馬了諸多「大型工程」。除了咸陽宮殿群、驪山北麓的陵園外,為鞏固國防,嬴政還命心腹將領蒙恬修築了「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的萬里長城。但是,上述幾項工程的效用及對後世影響,或許加起來都比不上那綿延數千公里的「秦馳道」網絡。

跬步千里:「秦馳道」體系形成的漫長過程

「秦馳道」系統之所以不如阿房宮、始皇陵以及長城那般受人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相關史料不僅少,且極富誤導性。

秦馳道示意圖

其中最常見的,便是依照《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是歲,賜爵一級,治馳道」的記載,認為「秦馳道」的相關工程始於大秦統一天下後的始皇帝二十七年(前220年)。

其實,司馬遷這段記載並沒有明確大秦帝國修築馳道的具體時間,只是說明了嬴政在第一次出巡後,在對辛苦征戰的「老秦人」「賜爵一級」的同時,下令對馳道系統進行「(整)治」或「治(理)」而已。那為什麼,嬴政會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呢?釐清這一問題,我們必須了解一下「秦馳道」網絡的整體分布。

一般認為,「秦馳道」系統由如下幾條「主幹道」組成,即:連通上郡的「上郡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函谷關以通山東的「東方道」、出商洛通東南的「武關道」、出秦嶺通巴蜀的「秦棧道」、出隴西通河西走廊的「西方道」以及從遼東至會稽的「濱海道」。

要構築起如此龐大的路網結構,從前期的地形勘探到工程量巨大的鑿山辟林,顯然都不是短短几年能完成的。因此,所謂的「秦馳道」網絡和大秦帝國一樣,其實是「奮六世之餘烈」的產物。

雖然「商鞅變法」之中並未提到有關修築道路的相關內容,但其將秦國首都由地域狹窄的櫟陽遷移至地勢平坦、比鄰渭水的咸陽,本身已為這座城市未來成為帝國的交通樞紐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後,秦惠文王嬴駟滅亡巴蜀,初步將漢中盆地、成都平原收入版圖。而為了連接這些新近征服的土地,《戰國策》中記載秦昭襄王嬴稷麾下的名相范雎,主持修建了「通於蜀漢」的「秦棧道」。

也是在秦昭襄王執政時期,嬴稷徹底消滅了歸附於秦國的義渠戎,並將其領土併入了隴西、北地、上郡。也正是在對義渠等西北遊牧部族用兵的過程中,「秦馳道」中的「上郡道」「西方道」逐步成型。

在解除了後顧之憂後,秦昭襄王大舉東出,連年征伐韓、趙、魏、楚等國,為了便於軍隊行進和後方補給,秦人又逐步開闢出「臨晉道」「東方道」和「武關道」。而這些「馳道」也隨著秦軍的節節勝利而繼續向東延伸,並不斷併入東方六國的原有道路。

應該說,在秦始皇虎視六國之際,「秦馳道」中除了「濱海道」外,其餘各條幹線的基本框架已然成型,並有力支撐了數以百萬計的秦軍奔赴各條戰線,最終將關東六國一一擊破。或許也正因「秦馳道」早已有之,是以,漢代學士賈山在歷數秦始皇諸多罪狀,談及「秦馳道」之時,稱其「東窮燕齊、南極吳楚」,大體可見嬴政在位期間,只是對「秦馳道」進行了進一步的延伸而已。

併網提速:秦始皇對「秦馳道」的整頓和修繕

由於原有的「秦馳道」系統在掃平六國的過程中發揮出色,始皇帝嬴政似乎一度沒有對其進行全面整治的計劃。但隨著第一次大張旗鼓地離開咸陽出巡,「秦馳道」系統的諸多問題逐一浮出水面。

秦始皇第一次出巡的距離並不算太遠,離開咸陽後,他向北進入北地郡,抵達郡治義渠縣,再向西折入當時被稱為「雞頭山」的六盤山脈,沿著據傳為周穆王所開闢的「回中道」進入隴西郡境內。在巡幸郡治狄道之後,嬴政便啟程返回了咸陽。

秦始皇主張全面整治「秦馳道」。圖源/電視劇《大秦賦》截圖

史書上雖沒有記載秦始皇此行的感受,但從當時的政治環境不難想像,連年征戰令大批秦國青壯遠征關東,雖然捷報頻傳,但後方不免百業凋敝,地處邊陲的北地、隴西兩郡自然更難掩破敗。秦昭襄王時代為了征服義渠所修建的馳道,即便經過當地官員的突擊整修,走起來也不免坑坑窪窪。轉回中古道之際,嬴政更可能因道路寬度的不同,而飽受「車不同轍」的顛簸。

這段不愉快的旅行經歷,令嬴政回到咸陽後立即下令對「秦馳道」網絡展開全面整治。按照相關要求,所有馳道需要統一拓寬至50步(約合今6.9米)。約隔三丈(合今7米)栽一棵樹,用來計算道路的里程。馳道兩邊根據當地情況,種植楊、柳、槐、榆等樹。馳道的路基加厚,呈「龜背形」,形成一個緩坡,以便於排水。馳道兩旁則用金屬錐夯築厚實,道路中央則按秦國馬車的寬度統一鋪設木質軌道,以實現「車同軌」。該項政令下達僅僅幾個月後,這位始皇帝便急不可耐地上路了,只是這一次他選擇了向東而行。

不過,秦始皇的第二次出巡走得較為順利,沿著秦軍近百年東出過程中不斷修繕的「東方道」,始皇帝的車馬出函谷關,過洛陽,經大梁、陳留、定陶等地直到昔日魯國的領地。或許是因為旅途較為愜意,嬴政心情大好,他等上了號稱「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於一身」的鄒嶧山,召集了一干魯地儒生商討「刻石頌秦德」以及「封禪望祭山川」等事宜。

在完成泰山封禪的大典後,秦始皇又經臨淄抵達了山東半島海濱的成山,隨後折回芝罘,經琅琊、郯城、彭城,西南渡淮水,直抵壽春。這條路線所經道路應屬昔日齊、楚兩國修築,但由於秦始皇抵達之前,當地駐軍已進行過修繕,能夠與「秦馳道」系統相兼容,因此,嬴政也並未感到什麼不適,隨即便經安陸、株縣,南至湘山,沿江西行,經江陵、宛縣,最終沿著「武關道」返回咸陽。

可能是感覺到關東諸國存在著死灰復燃的隱憂,也可能是貪戀於中原地區有別於關中的富饒,抑或只是「東方道」走起來很舒服,總之,回到咸陽不久,秦始皇又展開了第三次出巡,且這次出巡的前半程與前一次完全相同。但也正因為行程相近,令致力於反秦的六國殘餘勢力找到了發難的機會。

在河南郡內的博浪沙,韓相張平之子張良僱傭死士,拋擲一百二十斤的鐵椎砸擊嬴政車隊。雖然這次行刺因「誤中副車」而失敗,但嬴政也被嚇出一身冷汗,在回到咸陽後,足足兩年時間沒再出巡。

這兩年多的時間裡,嬴政在忙些什麼世人不得而知。但兩年後,他還是離開了咸陽,這一次他去的是北方。此次出巡的前半程,嬴政經「臨晉道」進入昔日魏、韓、趙、燕的故地,並在碣石命燕國方士盧生入海訪仙。但在尋找不死藥後,始皇帝卻轉而向西,沿著秦帝國的北方邊境,巡視了上谷、雲中等邊防要塞,並最終經「上郡道」返回了咸陽。也就是這一年,始皇帝命蒙恬領兵三十萬北驅匈奴,奪取了陰山河套地區,並著手修建長城。

直道與新道:大秦帝國通往漠北和嶺南的「新幹線」

可能是對原有「秦馳道」中「上郡道」的通行情況有所不滿,在對匈奴用兵的過程中,嬴政為了維持大秦北地邊軍集團的後勤補給,命蒙恬主持修築一條由咸陽通往帝國北境的道路,由於這條道路大體南北相直,因此又被後世稱為「秦直道」。

秦直道古遺址

根據後世的考古推斷,「秦直道」起始於今天陝西省咸陽市北雲陽縣的甘泉山,沿著陝西省旬邑、黃陵、富縣、甘泉、志丹、安寨、榆林等縣市進入今天的內蒙古地區。在陝西境內「秦直道」修築在子午嶺的主脈之上,而在進入內蒙古境內,則一路貫穿鄂爾多斯高原,經伊金霍洛旗、烏審旗、東勝區、達拉特旗,越過黃河抵達今包頭市郊麻池古城的九原郡遺址。

有史學家表示:「如果說萬里長城是中原王朝的一面盾牌,那麼直道無疑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但實際上,全長700公里的「秦直道」從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開始修造,至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蒙恬被趙高、李斯等人矯詔賜死時,並未完全建成。此後大秦國力在連綿內訌中逐漸衰退,以至於「秦直道」何時完工、最終是否完工仍眾說紛紜。

「秦直道」工程的進展緩慢,從一個側面說明連通全國的「秦馳道」並非始皇帝一代君王便能夠建成,也昭示了嬴政對其未來帝國主幹道的全新設計理念。

從相關考古發掘看,「秦直道」路面平均寬度約30米,最寬處達61米。全程很少有彎道,途經的丘陵均有不同程度的開鑿,所經山谷則有不同程度的墊土。靠河、靠山和靠溝的一側均建有夯土護坡。在道路最窄的一段遺留有關卡的大量建築遺蹟。道路兩側還保存有多處烽火台、埡口、兵站、驛站遺址,可謂是一條完備的國防軍事工程。當然,「秦直道」之所以未能建成,除了其自身過於複雜程度之外,還與另一場戰事對大秦帝國的牽制有關。

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為了開疆拓土,嬴政命國尉屠睢率五十萬大軍南下征討「百越」。或許在秦始皇看來,自己武裝到牙齒的軍隊可以輕鬆克敵,卻沒想到,習慣了北方平原作戰的秦軍在南方叢林之中竟完全無法施展其軍事優勢,戰爭陷入了綿延持久的僵持狀態。

眼前秦軍「三年不解甲馳弩」深陷百越戰爭的泥潭,始皇帝嬴政終於坐不住了。他命幹吏史祿坐鎮揭嶺,專門負責轉運軍餉及武器裝備,在這樣的全力支持之下,秦軍一度重新掌握了戰場主動權,斬殺西甌部落酋長譯吁宋。

但越人並未就此屈服,他們遁入叢林之中,與野獸為伍,並很快在新首領桀駿的領導下,對秦軍展開了夜襲。《淮南子》的相關記載中,所謂「(秦軍)仗屍流血數十萬」的說法有所誇大,但秦軍主帥屠睢戰死沙場似乎是不爭的事實。

前方戰敗的消息傳來,嬴政是否也曾頓足捶胸、痛呼著要屠睢把他的軍團還給他?世人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位始皇帝並不打算就此放棄對百越的征服,他一方面強征逋亡人、贅婿、賈人等賤民充作戍邊士卒,派往嶺南前線,一方面則徵發大量的刑徒,開鑿運河靈渠及名為「新道」的幹線,以便強化後勤保障。

這些舉措的收效如何?史料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後世多強調秦人在嶺南成功設置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但這不能證明秦軍蕩平了越人的抵抗。從這個角度看,《史記》中所謂「(秦軍)略取陸梁地」的記載,並非是說越人驍勇,乃是「陸地強梁」,而是指那些植被稀疏的平原地帶、廣袤的山區和叢林依舊掌握在越人手中,而這也導致在秦末亂世中,駐守嶺南秦軍遲遲無法支援中原戰場。

兵貴有道:「秦馳道」系統在秦末亂世和楚漢之爭的作用

由於秦二世胡亥的昏庸進而引發大秦官僚系統的全面鈍化,秦軍未能利用「秦馳道」系統在第一時間將叛亂的火苗扼殺在萌芽中。隨著章邯等秦軍中下級軍官的強勢崛起,秦軍還是在帝國傾倒之際,竭力展現出其最後的一絲崢嶸。

秦二世胡亥。圖源/電視劇《楚漢傳奇》截圖

憑藉掌握在秦帝國手中的「東方道」,章邯以驪山刑徒及奴產子為主力組成的秦軍可以在戲水擊敗陳勝、吳廣「張楚政權」的周文所部,迅速向東連續擊敗揭竿而起的關東義軍,隨後又沿著「濱海道」南下,迎戰以江東子弟為核心的項梁所部楚軍。

在定陶之戰中,章邯成功襲殺了項梁。但連番交戰之下,章邯也深知自己麾下的這支秦軍無力與以昔日六國貴族糾集的關東豪強武裝正面抗衡,隨即通過「臨晉道」轉向河北,與沿著「上郡道」南下的大秦帝國北地邊軍王離所部會合。兩支秦軍成功奪取了昔日的趙國首都邯鄲,但趙國貴族卻逃往巨鹿繼續死守。

或許是巨鹿不在「臨晉線」主幹道附近的緣故,秦軍隨即一分為二。相對精銳、且士氣旺盛的王離所部進圍巨鹿,而已經因連續作戰而疲乏不堪的章邯所部則留在後方,於「秦馳道」幹線至巨鹿前線之間修築兩邊築有土牆等防禦工事的甬道,以保障後方的糧食運輸。

可惜,隨著項羽帶著三萬楚軍以破釜沉舟的氣勢衝來,章邯的甬道系統頃刻土崩瓦解。緊接著,各路作壁上觀的六國諸侯紛紛加入圍攻王離所部的陣列,秦國最後一支成建制的野戰部隊就此覆滅於巨鹿城下。就在項羽於巨鹿一線鏖戰的同時,劉邦所部藉助「武關道」迅速攻向咸陽,成功迫降了秦三世子嬰,實現自身「先入關中者為王」的宏願。

「鴻門宴」上,劉邦由於實力不濟被迫放棄關中,接受了項羽將其轉封巴蜀的安排,更上演了一場「火燒棧道」的活劇。而事實證明,在占據咸陽的日子裡,劉邦早已為自己想好了後招。在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操作下,劉邦成功擊敗了以章邯為首的雍、塞、翟三王,隨後依託關中的物資優勢,沿著「秦馳道」多路出擊,成功擊敗項羽等其他競爭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楚、漢相爭最關鍵的成皋拉鋸戰中,劉邦所部同樣在敖倉和前線之間築起了甬道,向前線源源不斷地運送補給。這一點既是漢軍在招募大批關中秦人後對秦軍戰術的繼承,也解釋了龐大的「秦馳道」網絡就是由一場場戰役中修築的野戰公路連接而成。

「秦馳道」在漢代依舊保存完好,得到了進一步地提升和維護,更進一步開闢了多條新的國家級交通網絡。無數漢代歷史人物或許是沿著秦人修建、在漢代進一步修繕的「馳道」揚鞭遠去的。

有趣的是,就在東方的秦漢兩代帝國致力打造「馳道」系統的同時,歐洲的羅馬帝國,逐漸建成了以其首都為中心的「羅馬大道」。與東方「馳道」致力於快速、高效的馬車行進不同,羅馬人似乎更注重道路的穩固性:羅馬大道道路由弧形的石頭組成,數千後依然保存完好。可以說,「馳道」和「羅馬大道」都見證了古典文明時代,大一統王朝治理遼闊疆域的努力。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20/162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