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阿富汗,虛假「帝國墳場」背後的真實帝國暗戰

不要貿然闖入一片不熟悉的區域。大英帝國在第一次英阿戰爭的教訓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再強大,如果不會善加使用其力量,他的國力都是不足夠。更不要輕易地跟你不熟悉的傢伙稱兄道弟,阿富汗在第二次英阿戰爭的教訓告訴我們,最容易賣你的,往往就是那些自稱你「朋友」的人。不要去打一場自己不熟悉的仗,更不要去交一位人品可疑的友。這是這個越發複雜的世界裡生存的基本規則。

最近兩百年,阿富汗為什麼突然變得難以征服。

有賴於拜登的撤軍令,以及《環球時報》胡總編與塔利班組織突如其來的稱兄道弟。最近阿富汗的事情比較火。我們今天來聊聊阿富汗的歷史。

這個世界上,莫名其妙的外號其實蠻多的,比如有些民族在近代以來軍事實力與敵手相當、且老天爺不幫忙的情況下,從來沒打贏過仗,卻被我們稱為「戰鬥民族」。又比如阿富汗,雖然歷史上備受其他國家的欺凌,卻被叫做「帝國墳場」。

其實不用仔細梳理一番歷史,你就不難發現,就整個歷史上而言,阿富汗這個國家,被別人抬進墳場的次數絕對比當人家墳場的次數多。早在距今4000年以前,阿富汗就第一次被打北面來的雅利安人征服過、而後是波斯人、希臘人、貴霜帝國、白匈奴、西突厥、阿拉伯人、花拉子模、蒙古人……

尤其是最後那幫成吉思汗的兒子們,毫無將阿富汗當做他們那草原帝國墳場的絲毫自覺,反倒差點把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殺的只剩下墳場了。

那年頭的阿富汗,就好比笑話里南極那隻叫「豆豆」的企鵝,南來北往、無問東西、甭管哪個方向上強權崛起,第一時間的標準動作就是上來踩他一腳,誰也沒覺得這是個雷。

而阿富汗成為各強權談之色變的「帝國墳場」,是最近兩百年的事情,而這背後真正讓帝國們栽倒的,也不是阿富汗,而是一場場帝國之間的暗戰。

請聽我細細講來,你會明了這兩百年間幾個大國究竟在這片土地上打個什麼勁。

1

一個碎成渣的國度

18世紀中葉,大約等要到美國都快開大陸會議商討建國的時候了。處於亞歐大陸幾何學中心位置的阿富汗也正在開一場「建國會議」。

當時的阿富汗正處於一個非常特別時期,當時,最後一個成功長期統治阿富汗的外族勢力波斯帝國因為內亂而突然崩潰,撤出了這片土地,留下的權力真空一時無人填補,於是阿富汗各部族首次獲得了自己主宰自身命運,建立國家的機會。

但會議真開起來,各部落的酋長們發現自由這事兒真的很不好把握。阿富汗當時的國情與現如今一樣,用一個字眼簡單的概括就是「碎」。千人踩、萬人踏的漫長被征服史,給小小的阿富汗留下了20多個不同的民族。幾乎每個都有一段「光輝」的上古記憶,都記得「老子祖上闊過,把你們這幫人都打的跪在地上叫爸爸」。所以誰都不服誰。

而更糟糕的是,這篇土地上團結形式還不是以已經很碎的民族為劃分的,而是以更碎的部落為界,喜馬拉雅山脈西麓的群山,將本來不大的阿富汗分裂成了成百上千個各自孤立的小區域。每個山溝都是宋江看了點讚、李自成見了狂喜的「龍興之地」。

未必勤勞但的確很勇敢的阿富汗人民,早在外部帝國統治這裡的時代,就把去鄰村打家劫舍,實現本村的共同富裕當成了正經營生。所以阿富汗有句諺語,叫「院子裡有條狗,勝過首都里有個國王」……

你仔細品品這句話,就能體會這旮沓得亂成什麼樣。

另外阿富汗的經濟形式也很有意思,由於特殊的氣候和持續性彼此打家劫舍,這裡既不屬於純粹的農耕區,也不屬於純粹的遊牧區,而一直延續這一種奇特的半耕半牧的模式,趕上風調雨順的時候,部落就找塊地方定居下來種幾年田,等到土壤肥力下降或是遭遇災害了,就啟程重新開始放牧。所有部落都在農民-牧民-土匪這三種職業之間來回反覆橫跳,統治者別說什麼編戶齊民了,稅你都收不上來。

統治該區域最長時間波斯帝國長時間有個規矩——哪個官員或皇子在朝裡面受排擠了,就發配他到呼羅珊(阿富汗古稱)這地方來當總督,大體上跟咱中國唐宋貶你去嶺南做官一個感覺,都屬於明明是皇上整你、你還得謝主隆恩的陰招。

這麼一個地方,在機緣巧合之下,居然要自己建國,這個難度係數可想而知。

2

一位「有想法」的國父

果然,各部落的酋長們連開了九天九夜的會,都快上演全武行了,也沒爭清楚到底誰該當國王來。

爭執不下之時,一位德高望重的毛拉(伊斯蘭教學者)突然站起身來,指著一旁一直默不作聲的一個小伙子說:「大家都不要吵了,這就是主賜給你們的王,看啊,他身上有著與眾不同的王者之氣。」

小伙子聞言大驚,趕忙推脫了一番,大概說了一番什麼:「幹不了,你們另請高明吧,我也不是謙虛……」之類的話。

但毛拉非常堅持,執意把一頂草編的皇冠(是的,就是草編的)戴在了小伙子頭上,皇冠一帶上,據說小伙子立馬虎軀一震、王霸之氣盡顯,原先熱衷抬槓的酋長們立刻上來納頭便拜。直管這位二十來歲的小青年叫「凱撒」(沙阿)。

以上就是阿富汗官方記述中的該國建國史,這段堪稱阿版「陳橋驛兵變」的故事,把阿富汗國父艾哈邁德·沙阿的建國曆程描繪成了一種神明「欽定」味道濃郁的君權神受戲碼。但事實的真相,應該是艾哈邁德原本就是阿富汗眾多草頭王中拳頭最大的那一個,因為他曾經給波斯皇帝幹過警衛團的團長,手下管著上千名騎兵,在阿富汗這個武裝力量碎成渣的地方,艾哈邁德這點人馬那是天頂星級的戰力,不服他服誰呢?

但是這場九天九夜的扯皮大會,確實讓艾哈邁德意識到一個問題——他手下這幫小酋長那是真的不好管,勉強湊出來的這個國家跟紙糊的一樣脆,阿富汗想要長久存續,必須得干點啥。

艾哈邁德最後想出來的招,跟電影《投名狀》裡龐青雲團結災民的口號是一樣的:「搶錢!搶糧!搶地盤!」

反正阿富汗的特點,除了碎,就是窮,平素憋在山溝溝里也是自己搶自己,與其如此,還不如把各部落的人手都召集起來,由他這個「凱撒」帶著出去打秋風,反正阿富汗緊靠著隔壁的印度,印度神廟裡金銀財寶無數,而信奉伊斯蘭教的阿富汗人最反對偶像崇拜,打進印度,把神廟一搶,偶像一砸,戰利品一分,帝國財源很自然的就有了

拆偶像,這事兒阿富汗人現在還樂此不疲,不知算不算向他們的國父「致敬」。

於是艾哈邁德就靠著這一手,玩了命的打印度、拆神廟、砸偶像,建立起了他的「艾哈邁德·沙阿·杜蘭尼帝國」,一度也是伊斯蘭世界除了奧斯曼帝國之外最大的帝國。

公道的講,艾哈邁德打造阿富汗這一手其實並不新鮮,咱中國北方遊牧民族那些可汗們籠絡草原各部族用的一般也是這一手:對內不收稅,靠對外打秋風維持中央財政運轉和各部落團結。

總而言之,艾哈邁德完成了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他居然把幾乎不可能統一的阿富汗捏成了一個國家。

但問題是,一個國家的命運和一個人的命運一樣,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當艾哈邁德祭起這套中古歷史上屢試不爽的草原民族團結術時,已經到了18世紀後半葉,拿著洋槍洋炮的歐洲人已經跨過崇山和瀚海洶洶而來。

而且對阿富汗來說特別倒霉的是,它遭遇的是兩個大帝國自兩個方向而來的夾擊。

3

一場熊與獅的較量

19世紀初,一份名為《彼得大帝遺囑》的神奇文件,正在歐洲的上流社會裡流傳。這份文件假託彼得大帝之名,宣稱歐洲除俄羅斯之外的大多數民族「都已經或正在逼近邁入老年」,俄羅斯則有成為歐洲的統治民族並領導歐洲征服世界的使命。基於此,遺囑給沙俄的未來提出了野心勃勃的十四條計劃,其中第九條就指出:「儘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堡和印度,誰統治那裡,誰就將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尤其是要征服印度,那裡是世界的倉庫。達到這一點,我們就不再需要英國的黃金了。」

以史學家的眼光看,這份《彼得大帝遺囑》很可能是一場19世紀的陰謀論,因為彼得大帝幾乎沒有可能在彌留之際把俄羅斯未來的戰略說的這麼系統而詳細,文件中的很多用詞也是19世紀式,而非彼得大帝所生活的100年前。

但這份文件的確是歐洲仇俄情緒的一種體現,拿破崙戰敗以後,以「歐洲憲兵」自居的沙俄帝國深度介入了歐洲事務、並在各個戰略方向上都在進行迅速擴張,這讓歐洲其他國家很擔心,這個只能勉強算「半個歐洲人」的「化外蠻民」,是否有心取自己而代之。

尤其是當時的海上霸主英國,對沙俄擴張的提防,幾乎已經達到了神經質式的。因為這兩個民族幾乎個個方面都是反著的:英國小而富,沙俄大而窮;英國技術先進、沙俄幾近原始;英國橫行海洋,沙俄稱雄陸上;英國有一個龐大、穩定的中產階級,是亞當·斯密所謂的「店主民族」,而沙俄則根本不存在中產,是一小撮窮奢極欲的貴族和一大群一無所有的農奴的聚合體。

兩種完全相反的民族特質,讓英國上層很自然的將沙俄標的為它的宿敵。英國人所能想到的對付沙俄的最好辦法,就是在各個方面向上支持一切他們可支持的勢力,將沙俄封閉在亞歐大陸這個「世界島」的中央。

尤其是印度,英國人下定決心不允許沙俄在這裡打開一個突破口。如英國首相小威廉·皮特所言,如果讓沙俄在印度拿到「哪怕一個出海口」,也將成為大英帝國身上無可癒合的傷口,大英帝國的財富與國力,將順著這個傷口涓涓流出,餵養沙俄日益增長的野心。同時掌控海陸權的沙俄將不再需要顧及與英國的關係,那將是英帝國的末日。

於是,熊與獅之間,一場圍繞中亞霸權的「大博弈」就展開了,而這場棋局的「中元」,就在那個剛剛過上快樂的打秋風日子沒多久的阿富汗。

阿富汗是這場戰略博弈當中至關重要的支點。英俄幾乎同時認識到了這個區域的重要性。開始了滲透。

4

一次不明智的侵略

歷史往往喜歡跟當局者開玩笑,其實,對於阿富汗的策略,近現代相繼在阿富汗折戟沉沙的英蘇美三國,本來都是十分對頭的,即:不要占領這片對現代強權來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不毛之地,直接扶立一個親善自己的當地政權它不香嗎?

但這個看似很簡單的戰略目標,在阿富汗這片土地上恰恰是極難達到的。英國人是最早認識到這一點的西方強權。

1837年,一支英國代表團訪問了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並給阿富汗國王多斯特·默罕默德隨身帶去了英國駐印總督的親筆信,在親筆信中,奧克蘭總督敦促多斯特國王趕緊與英國簽署之前已經說好的「同盟協定」。為了強調協定的緊迫性,奧克蘭總督還給多斯特國王回報了一番這兩年沙俄帝國在中亞地區攻城略地、滅國無數的消息——言外之意是,老多,你再不過來投誠,我們英國可不保你了哈,要認大哥得抓緊。

這位多斯特國王,本來是很想認下英國人這個大哥的,畢竟沙皇的那點脾氣舉世聞名,跟俄羅斯結盟,基本跟在閒魚上掛了牌也沒多大區別——被賣只是時間和價格的問題。

但在最終敲定與英國的結盟案之前,多斯特國王還想再討價還價一下:繼承了艾哈邁德沙阿的遺風,多斯特國王也想南下印度去打秋風,但他瞅準的目標,今天位於巴基斯坦境內的白沙瓦,當時已經淪為英國的保護國。多斯特國王跟英國人說,你把這地兒讓給我算了,反正以後我都是你小弟,但英國人不干。於是多斯特就很難辦,不打秋風,他怎麼安撫手下那幫酋長們呢?

於是國王想了個自作聰明的招,他故意跟英國使團透露,自己最近接待了來自沙俄的特使,對方也有意向跟自己合作云云……言外之意,大英你這價錢不抬高一點,我可換大哥了哈。

但這個消息傳回印度之後,卻引發了印度總督的大為光火,他覺得多斯特國王這小子不識抬舉,有幸當我們大英帝國的狗,你居然還要挑骨頭。

英國國會給他的要求,本就只是滲透並控制阿富汗,不要讓其倒向沙俄。發善心收小弟這事兒完全是他的個人謀劃,這個工作本來就是可以用槍來解決的麼。既然多斯特國王這麼首鼠兩端,那就打唄,反正我們大英又不是不會耍這個流氓。

於是英國第一次侵阿戰爭,就在甚至沒有跟英國國會請示匯報的情況下,在1839年開打了。

英國人的這次進攻,比美蘇後來入侵阿富汗還要順利,因為已經自認為是英國編外小弟的多斯特國王壓根沒做防禦的準備。2萬多英軍用了一個多月就攻下了喀布爾和坎大哈,死傷一共兩百來人,多斯特國王跑路,在當地扶持了一個效忠英國的傀儡政權。

但之後不斷在阿富汗上演的困局,此時第一次呈現了——阿富汗並非英國人所想像的那種可以建立統一中央強權的近代國家,它甚至不是一個中世紀國家。而是一個被山區折迭起來的「草原帝國」。從艾哈邁德開始,國王在這裡就相當於領著大家出去定期打秋風的「帶頭大哥」。就像中國古代的中原王朝不能通過給草原民族指定一個可汗以安邊一樣,英國人用刺刀扶立一個親英政權,在這片土地上是不作數的。

所以很快,阿富汗地區的民眾就紛紛起義,如前所述,阿富汗人民抗擊侵略者,是不要重新進行軍事訓練的——反正平時大家互相之間也彼此搶慣了,現在無非槍口一致對外而已。英殖民軍很快就驚呼:「阿富汗全國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對我們了!」

戰至1841年,英國人除了喀布爾之外已經喪失了在阿的一切據點,英國覺得反正這麼待下去也沒啥意思了,就想議和撤軍,可他們此時才驚覺,連個商量的對象都沒有:老國王被推翻了,新國王不頂事兒。要撤只能自己走,英軍殘部和家屬一萬六千人從喀布爾出發一路撤一路打,沿途被各種游擊隊敲悶棍,跑回印度時只剩下了一名軍醫。

人家問他,大部隊在哪裡?

軍醫回答:我就是整支部隊。

那年頭大英還正處在全盛期呢。這麼陰溝裡翻船,當然忍不了。於是糾集幾萬人又浩浩蕩蕩的殺奔喀布爾,重新控制了阿富汗局面。

但再度征服之後,英國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咱來幹啥來了?是為了在窮山溝里根這幫泥腿子逗悶子嗎?不是啊,不是為了防止山那邊的老毛子打過來嗎?現在看來俄羅斯人壓根不可能征服這片土地。那我們待著也沒啥意思啊,撤唄。

於是1843年,第一次英阿戰爭,就以英國的主動撤軍不了了之了。英俄阿三方隨後達成了一種「默契」,即阿富汗在英俄之間嚴守中立,不倒向兩者之間的任何一方。

5

一個賣隊友的大哥

此後的數十年中,認識到阿富汗好進不好出的英國和沙俄都繞過阿富汗在其兩翼瘋狂擴張。雙方似乎都不再試圖阿富汗這個戰略要點的存在,專注於與對方隔山較勁。

在此期間,1853年至1856年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是英俄博弈的一個轉折點。在這場戰爭中,看似牛皮哄哄的沙俄帝國被英法聯手擊敗,沙皇尼古拉一世都給氣死了。

此戰讓英國看清了沙俄的真實實力,認識到甭管《彼得大帝遺囑》是真是假,北極熊至少暫時是沒實力挑戰英國的世界霸權的,而沙俄對此也很清楚——想叫板大英,自己還得練。

問題是,距離克里米亞千里之外的阿富汗對這事兒不咋明白。

克里米亞戰役之後,沙俄放慢了在歐洲擴張的腳步,眼光重新東移。1878年,面對在亞洲乾的生龍活虎的沙俄,阿富汗國王希爾·阿里心中生出一絲幻想,覺得沙俄既然如此強大,自己可以搞一出「聯俄抗英」,報當年阿富汗的被侵略之仇,於是就接受了沙俄提出的「互助」協議草案。

果然,正式約定還沒簽署,憤怒的英國人就找上了門來。你這國王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呢?說好的三方默契哪裡去了?

第二次英阿戰爭正式開打。

在阿富汗遭遇的歷次侵略當中,希爾·阿里算是個比較有想法的指揮者,面對人數裝備都遠遠多於自己的英軍,阿里原本想的是玩個誘敵深入,等到大哥沙俄的援軍到達之後,再守住各個山口關門打狗,一舉擊潰侵略者。

想法挺美好,可惜沙俄大哥不跟他打配合。

阿里的數封求援信寄到北邊,沙俄那邊都裝作看風景沒看見。連槍枝彈藥都拒絕給阿富汗供應。直到阿富汗又被英國占了首都,沙俄駐英大使才提了幾聲微弱的抗議……

沙俄對阿富汗這種盟友小弟的態度,其實有點類似於渣男對炮友的感情,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你來認我當大哥這可以,但真出了事兒你想讓我替你出頭,那是沒門的。

二十多年以後,沙俄又以同樣的心態玩了大清一回,簽《中俄密約》的李鴻章中堂如果真的「開眼看世界」,參考阿富汗的前車之鑑,他就不會犯那個渾。

萬幸的是,阿富汗還是當年那個樣子——攻占我首都只是你戰爭噩夢的開始,各地的阿富汗民兵又打起了游擊。

事實上,沙俄的此時算盤,可能就是要勾引英國陷入阿富汗的泥潭當中,自己好在其他戰略方向上發力。阿富汗已經被當成了一枚棄子。而阿富汗國王,就傻乎乎的上了沙皇這個當,成了用自己的腦袋替沙俄擋槍的傻瓜。

但吃一塹長一智的英國人這次也想清楚了,要在內政外交上全面控制這個多事之國是不可能的,也沒什麼意思,阿富汗這片土地上除了山多、石頭多、游擊隊多、啥都沒有,富有四海的大英跟它較勁幹嘛?沙俄萬一來使絆子咋辦?還是早點抽身是正經。

所以又這麼磨了幾個來回之後。最終英國與阿富汗最終簽訂了一個非常奇特的協定,英國承諾今後將不干涉阿富汗的一切內政事務,連賠款都沒要。但在外交上,英國人嚴令禁止阿富汗與英國之外的任何國家打交道,尤其是沙俄,條約特別寫明——阿富汗不得允許任何俄羅斯人進入其境內。可見英國人真的是怕了。

是的,這才是英國在阿富汗死磕這麼多年真正想要達成的目的——幫我把俄羅斯人擋在印度門外就可以了。

當然,阿富汗人是比較倒霉的,因為錯交了沙俄這個盟友,在此後四十多年中被綁定為了英國人的馬仔,喪失了外交權。

6

一座並非墳場的「墳場」

總體來說,英國19世紀圍繞阿富汗的冒險,是一輸一贏,不輸不贏——英阿雙方都犯了戰略錯誤,博弈的最終結果,是英國成功的將來勢洶洶的沙俄擋在了南亞的門外。所以,阿富汗至少不能算是英國的「帝國墳場」。

在英國調整了對阿富汗的策略之後,這個國家至少擔當了英國與沙俄之間整整三四十年的緩衝帶,雖然在初期犯了一些錯誤,但身為霸主的英國在阿富汗的投入,是值得的,戰略目的是基本達成了的。跟之後在此真拉胯的蘇美兩國是不可一概而論的。

論世界控制術,19世紀的大英確實獨有一套。最關鍵的是知進退。

英國對阿富汗的外交控制,直到一戰結束後的1921年才解除。當時曾經咄咄逼人的沙俄已經在一戰中解體,而英國也在一戰中元氣大傷。一戰其實才是這對老冤家共同的「帝國墳場」。

但是,圍繞阿富汗的矛盾,並沒有真正在此後徹底解決,當沙俄變成了蘇聯,北極熊經過阿富汗南下印度洋的衝動仍在,一場新的、更激烈的大國博弈仍將在這片地域上再次上演。

只不過這次,對弈雙方,將發生更換。

但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本文已經太長,更精彩的故事,我留待下篇再寫吧。

但從本文的故事當中,我們其實已經能從這片多事之地總結出一些教訓了:

我們總說阿富汗是帝國墳場,但埋葬帝國的,真的是阿富汗這片被最詛咒的「帝國墳場」嗎?並不是,而是身為決策者經常冒出的,那不合時宜的狂妄。

不要貿然闖入一片不熟悉的區域。大英帝國在第一次英阿戰爭的教訓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再強大,如果不會善加使用其力量,他的國力都是不足夠。

更不要輕易地跟你不熟悉的傢伙稱兄道弟,阿富汗在第二次英阿戰爭的教訓告訴我們,最容易賣你的,往往就是那些自稱你「朋友」的人。

不要去打一場自己不熟悉的仗,更不要去交一位人品可疑的友。這是這個越發複雜的世界裡生存的基本規則。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20/162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