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環球旅遊 > 正文

為什麼不能等到老了再去旅行?

01

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張很心酸的圖。

兩位老人去國外旅遊,到了景區,為了減少徒步的勞累,他們選擇了坐遊覽車。一路上,風景很美,但是兩位老人卻在呼呼大睡。他們太累了,連睜開眼睛看世界的力量都沒有了。

人老了,走不動了,再去看風景,再去追求詩和遠方,其實是浪費時間和錢。

有一首老歌里,有這樣幾句歌詞:「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錢和時間,總是太少了,尤其是人到中年的時候。旅行,誰不想去啊?天天看風景,那才好。但是,你的旅行計劃,一拖再拖,你總以為,等自己退休了,就有大把的時間去旅行了。

退休了,真的可以如願以償嗎?有一些人,都活不到退休的那一天,有一些人,退休後沒幾天,身體就垮了,還有一些人,忙著帶孫子,無暇看風景。

因此,我要告訴你,別等老了,再去旅行。

02

為什麼一定要去旅行?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一個女同學在班會上說:「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去流浪。」

頓時,全班同學都哄堂大笑。如果一個人要去流浪,還讀什麼書,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到處流浪,反正沒有錢,就去乞討。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忽然發現,流浪的生活,並不是那麼簡單,不是窮游,也不是乞討,而是用一生的時光去追夢。真正有本事的人,才可以流浪。

真正的流浪,不是乞討,而是唱著歌,去自己喜歡去的地方,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流浪是需要花錢的,還需要一顆強大的心。

從某種角度來說,那些漂泊在外的打工人,做著自己最不願意做的工作,就是最糟糕的流浪。

相比之下,與其背井離鄉去打工,不如找一座喜歡的城市,慢慢賺錢,慢慢享受生活,如果厭倦了,就換一座城市。不要給自己設定人生目標,也不要規定自己怎麼活。

為什麼要去旅行?

有人說:「和尚也會雲遊,我為什麼不可以旅行?」

有人說:「苦行僧也會行千里路,我為什麼不可以旅行?」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你不出去走走,你怎麼悟透生活?你經過的世界,只有方寸大小,你就別說自己的心中有一片海,別說能夠容下一座山。

03

旅行也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磨礪。

有一個《蜀鄙二僧》的故事,講述了兩個和尚去南海的故事。

窮和尚憑藉一瓶一缽就去了南海,富有的和尚準備了很多年,卻一直沒有成行,只能「望南海興嘆」。

故事裡,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從蜀國的去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沒有去成,窮和尚卻去了,我們立志求學,難道比不上蜀國邊境的窮和尚嗎?

當我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醍醐灌頂。

旅行,其實是求學、立志,而不是單純的旅遊觀光。旅行,也是一個追夢的過程。

如果你領悟了旅行的含義,你就應該去旅行了。

走的路長了,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一個人就會變成真正成熟,也會有大的格局。

你從南方走到北方,從東方走到西方。東南西北都走了一遍,你的腦海里,就有了很多想法,也有了很多新的概念。

旅行,就像一隻青蛙,從井底跳上來,忽然發現天空那麼大;就像一滴水,從河裡到了大海里,頓時被大海吞沒了。

有一個詞語,叫做「瓶頸」,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遇到了難處。可是,如何突破瓶頸?你有沒有想過。

用原來的辦法去突破瓶頸,往往行不通,因為你原來做了什麼,讓自己鑽進了「瓶頸里」。你唯有從格局、境界、行動上突破自己,才能夠真正打破瓶頸。

你去看看別人在做什麼,你也許會豁然開朗。

當你開闊了眼界之後,你會有一種「小巫見大巫」的感悟。

04

人生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說走就走的旅行」。

有句很有名氣的話:「小犬無知嫌路窄,大鵬展翅恨天低。」

如果你努力追求詩和遠方,你會發現世界很小;如果你懼怕遠行,你會發現世界很大。

趁著你還年輕,去過「漂泊」的日子,別等了。不要說自己沒有時間,也不要說自己沒有錢。你要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用腳步丈量世界,用心靈感悟世界,用眼睛觀察世界。在別人的眼裡,世界就是一座山、一條河、一塊土地、一片海,在你的眼裡,世界就是一個陶冶人的地方,就是一個享受生活的地方,還是一個鍛鍊人的地方。

人生,有太多的事情,一直想要去做,卻一直在等待。等得頭髮白了,反應遲鈍了,腿腳不利索了,才恍然大悟「有太多的事情,等不及」。

小時候,我們在等待一顆流星划過天空,後來才發現,做一顆流星是一個人夢想。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人生就像一顆划過天空的流星,轉瞬即逝。

如果你想去做什麼,就馬上去做。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21/162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