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大學錄取通知書到了:這張離別的船票,印著一個漸行漸遠的背影….

世上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唯有父母之愛指向分離。

前幾天,大姐家的兒子,大學錄取通知書送到了。

孩子成績不錯,本科一批,被東北的一所大學錄取。

可他們夫妻倆高興不到兩天,就開始愁這愁那…

東北是不是很冷?孩子在那邊飲食習慣嗎?離家一二千公里,以後想看他豈不是很麻煩?

……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10幾年前,我去北京上大學的時候,父母為何傷感。

因為錄取通知書,是邁入大學的入場券,也是一張別離的船票。

它意味著,孩子真的長大了,即將駛離父母的港灣,踏上屬於他自己的征途。

從今往後,他會渡過那條河流,與你相隔兩岸。

而你只能站在原地,看著那個逐漸模糊的背影,漸行漸遠……

01

錄取通知書,是一張離別的船票。

猶記得18歲那年的夏天。

我收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母親比我還激動,拉著父親,說要一起送我去學校。

1000多公里,15個小時的火車,橫跨三個省。

在去學校的火車上,母親一遍又一遍地嘮叨,生怕我獨自在外過得不好。

到了學校,他們將我送到宿舍,我本想帶他們出去轉轉。

母親卻讓我一旁待著,她麻利地收拾行李,打掃衛生,整理床鋪……

等一切安頓妥當之後,我們去學校附近的一家小飯館吃飯。

原本嘮叨不停的母親,吃著吃著就沉默了。

而不善言辭的父親,卻在喝了幾瓶啤酒後,囑咐了我許多:

「上大學後好好念書,在城市發展,不要回去!」

「生活費要是不夠,你就說,該花的錢,不用省。」

「在外不要想著家裡,照顧好自己,專心學業。」

那時的我,一心沉浸在對大學的好奇與渴望之中,絲毫沒聽懂父親這番囑咐中,藏著的難過與不舍。

等他倆離開學校後,等我第一次沒回家過年,等我後來畢業,孤身漂泊異地,工作失意,深夜痛哭……

我才突然明白,「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那種滋味。

少年不知別離意,長大方懂思鄉苦。

年少時,錄取通知書是一份沉甸甸的夢想,承載著一家人的希望。

成年後,它是一張記錄著別離的船票,父母在碼頭與你漸行漸遠。

後來啊,它又像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你在這頭,父母在那頭。

寒窗苦讀數十載,一朝春盡兩別離。

從此,孩子便成了遊子,家鄉便成了故鄉。

02

父母拼盡全力,只為送你離開。

有人說:「每個孩子的成人禮,都是一場盛大的交接儀式,宣告著父母正式退出孩子的世界。」

小時候,父母會包容孩子所有的小脾氣,守候著孩子慢慢長大。

可等孩子長大了,他們卻又只能看著那個漸漸朦朧的背影,獨自嘆息。

作家麥家的兒子麥恩,在讀初中的時候進入了叛逆期,不管父親說什麼,他都不聽。

他將自己關在房間裡,除了吃飯、上洗手間,一直待在屋子裡上網、打遊戲。

麥家每次嘗試和他交流,都會發生言語上的衝突。

但他仍一直順著兒子的性子,陪在兒子身旁。

後來,麥恩上高中後,產生了想要出國留學的念頭。

麥家得知兒子的想法,默默地在他身邊支持,在孩子堅持不下去時給他加油打氣,陪著他熬過了備考時一個又一個的深夜。

至此之後,兩人的關係也有了和解的跡象。

努力大半年後,麥恩終於拿到了國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可麥家望著那封通知書,心裡卻五味雜陳。

麥恩臨走前,麥家寫了一封信,連著2000元美金,一同悄悄塞進了兒子的行李箱裡。

他在信中寫道:

「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遠行,為了這一天,我們都用了十八年的時間做準備;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遠行,有了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遠。

從此以後,你的父母變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機、一份思念,今後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勞,餓了要自己下廚,乏累了要自己放鬆,流淚了要自己擦乾,生病了要自己去尋醫生。

這一下,你是那麼地不一樣,你成了自己的父親、母親、長輩。這一天,是那麼地神奇,仿佛你一下就長大了……」

那種恨不得將自己人生所有經驗,一股腦兒丟給異國他鄉的孩子的心情,像極了此刻看著錄取通知書的家長們。

他們用了十八年的時間,為孩子默默付出,努力托底。

他們盼孩子長大,希望他早日成人,過上自己的生活。

可孩子越長越高,他們的身影卻日漸佝僂,直到錄取通知書下發的這一天,他們才恍然醒悟:

原來自己拼盡全力,只為送孩子離開。

為人父母,總想窮盡一切辦法,提供最好的條件,讓孩子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但孩子越優秀,也就意味著,和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緣分越來越薄。

03

世上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唯有父母之愛指向分離。

看過一個戳心的短片。

剛出生的時候,孩子呱呱墜地,牙牙學語,母親把她溫柔地捧起,滿世界都是歡聲笑語。

10歲時,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天地,開始對母親忽冷忽熱、愛答不理。

後來邁入青春期,孩子變得叛逆,厭倦了母親的嘮叨。

18歲那年,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孩子,第一次覺得自己長大了,掙脫了家庭的束縛。

20歲時,孩子難得回家一次,但每次打電話回家,母親都一定會在電話旁候著,聽她的委屈,開解她的煩惱。

27歲,孩子結婚組成了新的家庭,母親為她穿上婚紗,當孩子離開的那一刻,母親看著她漸行漸遠的背影,淚如雨下。

等後來那個牙牙學語的孩子也成了母親,她才明白了母親二字的含義。

也許,所謂長大,不過是和父母漸行漸遠的一場旅行。

就像有人說的:

7歲以前,家是孩子的全部;

7-12歲,家是晚上;

13-18歲,家是周末;

18-22歲,家是寒暑假;

22歲以後,家就是春節……

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從一個年紀,到另一個年紀。

我們和父母匯合過的軌跡,就在成長中一次次分離。

你漸漸長大,父母漸漸老去。

原本以為來日方長,有一大把相聚的時光。

卻沒想到歲月無常,一旦你踏進了生活的河流,便只能向前走,再也無法回頭。

而他們只能坐在湍急的河岸邊,細數著你的歸期。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少年們,來到各自人生的渡口,即將搭上那條船,駛向自己的星辰大海。

奔赴的是詩和遠方,遠離的是家與故鄉。

父母守候在你待過的港灣里,看著你漸漸朦朧的背影,默默目送。

此番前去,唯願你大膽向前,父母和前途,皆不辜負。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洞見AD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22/162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