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上海試點人民幣自由兌換 學者不看好 貨幣國際化取決於改革開放的程度

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周二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說,央行支持上海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體系,並支持上海在人民幣自由使用方面先行先試。他指出,上海可以探索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內實行資本自由出入和自由兌換等等。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對人民幣自由使用在上海試點完全不看好。中國央行原行長周小川近期表示,人民幣國際化主要取決於體制和政策等因素,以及改革開放的程度,而非技術上的因素。

中國央行日前表示,當局將支持上海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體系,並支持上海在人民幣自由使用方面先行先試。中國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已超過十年,但它在國際支付市場的占比始終不到3%。那麼,這項試點計劃能否打破這樣的局面呢?

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周二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說,央行支持上海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體系,並支持上海在人民幣自由使用方面先行先試。他指出,上海可以探索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內實行資本自由出入和自由兌換等等。

香港去年實施《國安法》後,國際社會對其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信心大打折扣。有輿論認為,中國政府近年來相繼在上海設立自貿區、在海南建設自貿港,可能是為了發展 大陸市場,以逐步取代香港的戰略地位。

學者不看好上海試點

儘管香港是中國目前唯一的離岸人民幣支付結算中心,但上海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占全國的比重已超過一半。王信對此表示,上海將成為人民幣資產的配置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會進一步凸顯。

不過,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對人民幣自由使用在上海試點完全不看好。

「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僅在一個國家的某個特區允許人民幣國際化,而其它地區不可能國際化的情況下,那麼大量的熱錢都會經過這個出口外流。」

事實上,這項試點的準備工作由來已久。早在上海自貿區於2013年獲批時,中共總理李克強就提出政府在年底前就可以拿出人民幣自由兌換的大致方案,方便中國人進行海外投資,而這個自貿區將開展相關試點工作。時隔八年後,央行似乎仍然停留在支持在上海試點的狀態。

中國金融改革的遲緩不但反映在人民幣自由使用方面,更體現在人民幣國際化的整體進程中。2007年,首支人民幣債券登陸香港,被認為是人民幣國際化的起點。次年,中國國務院批准央行設立匯率司,以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但十幾年過去了,人民幣在國際支付市場的比重仍未超過3%,甚至不及美元比重的零頭。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認為,過去十幾年間,中國政府一方面希望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主流貨幣之一,另一方面又擔心由此帶來的一些金融風險,這正是人民幣國際化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在(人民幣國際化)這個過程中,人民幣像美元一樣可自由兌換是個很重要的條件,而這對北京當局強調的『金融安全』是個較大的風險。這是一個悖論。」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網絡圖片)

人民幣國際化取決於改革開放的程度

中國央行原行長周小川近期表示,人民幣國際化主要取決於體制和政策等因素,以及改革開放的程度,而非技術上的因素。他指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貿易國,其貨幣地位應該提高,也確實有提高的潛力。而一種貨幣是否被廣泛接受,不但可能取決於該國的經濟和貿易體量,也可能取決於它的對外開放程度。

總部設在倫敦的獨立智庫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周三發布了年度全球公共投資者調查。數據顯示,三成的央行計劃在未來一到兩年內增加人民幣持有量,較去年僅有一成的比例顯著增長。相比之下,兩成的央行計劃在同一時期段內減持美元。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官方外匯存底貨幣構成》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外匯存底總額連續第九個季度增長,達到2800多億美元,其外匯存底占比升至2.45%,是美元、歐元、日元、英鎊之後的第五大外匯存底貨幣。

鄭旭光分析說,人民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有所提升,與新冠(中共病毒)疫情有著緊密關聯。

「美元從去年開始一直在大幅度放水。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人願意儲備一個快速通脹的貨幣。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在疫情之後,人民幣更加堅挺了,並處於升值的狀態。」

除了人民幣自由使用試點,中國近期還推出了數字人民幣,並已在部分城市開展試點。數字人民幣的推出也被認為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一個步驟。但有批評人士認為,數字人民幣可以賦予政府更大的監督資金流動的權力,而這可能會侵犯個人隱私。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22/162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