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不解釋,才是最傷人

作者:

多少人的關係變了,是因為別人的嘴。

不知我曾經在誰嘴下死過,但是喜我者,我惜之;嫌我者,我避之。

如果你有眼睛,請別用耳朵了解我。

導讀:我們常說懂你的人不必解釋,不懂你的人何必解釋。但有人說:不解釋最傷人,對嗎?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所做出的一些決定,提出的一些想法可能會被別人質疑甚至可能會和別人解釋不通。

畢竟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對於同一件事情思考的角度不同,作出的決定自然不一樣,於是我們便需要在團隊合作中和別人解釋我們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每一個人,不過是千萬塵埃里的微不足道的一粒。人與人之間,沒有誰對誰錯,有的只是三觀的不同。

常常有人說懂你的人不必解釋,不懂你的人何必解釋,也有人說不解釋最傷人,在我看來,更傾向於後者的觀點。

不解釋,才是隔閡的開始。

生命中,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可往往思想層次、生活背景各不相同。

假設我們在團隊合作中提出了一個新的創意,有一些人支持我們而有一些人反對我們,想要我們解釋一下創意原理。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去耐心地和他們說明我們的構思和創意,那麼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會是那些原本反對我們的人因為對我們的創意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來支持我們的看法。

那如果我們默不作聲既不解釋也不改變自己的想法會是什麼結果呢?

你不去解釋,別人就不知道你真正的用意是什麼,沒有辦法理解到你所要表達的意思,自然也就不會改變他們的觀點。

而對你自己而言,提出的建議和創意不能被所有人接受,就意味著這個創意很有可能不能落實,也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煩惱。

不解釋,不說明,不作出任何反應,也會給人留下一種你很驕傲,無視他們提出的相反的意見的看法。

甚至可能會因為不解釋而導致一件原本只是工作上的小事情上升到人和人之間矛盾的大問題,會從意見不和演變為連解釋都不解釋一下是看不起人的大問題。

所以,在團隊中或是工作中,不解釋不僅不利於矛盾的化解,反而會使得雙方情緒變得越來越激烈,甚至有可能大打出手,兩方都不愉快。

不解釋,會壓垮感情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之前有個同事小月,她和男朋友從大學開始一直到畢業工作,已經在一起五年了,他們兩個感情這麼長時間以來雖然磕磕絆絆但總體上還是很好的,原本已經打算過兩年結婚了。

最近由於工作他們開始了異地戀,可能是兩個人距離遠了,工作忙聯繫少了就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有一天小月跟男朋友視訊電話,卻看到了男朋友宿舍里有一塊女生絲巾,女生的敏感讓她立刻緊張起來,於是開始逼問男朋友,折騰了好多天。

最後男朋友因為工作忙沒有跟她解釋,小月一連好久鬱鬱寡歡,和男朋友大鬧一頓以分手告終。

一段長達五年的感情,熬過了畢業,最終卻在即將結婚的時候結束了,真是令人惋惜。

原本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誤會,解釋開了,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但是不解釋,誤會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最終會導致更大的問題。

在感情裡面,兩個人都需要對方給予的安全感,也許某一件不經意的小事就會觸痛到對方的神經,不解釋久了,積累的嫌疑多了,就會爆發出來,產生難以估量的後果。

在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

除了你自己,很少有人能夠真正懂你。

感情上每一次的不解釋,都是對彼此的消耗,什麼都不說,卻妄想我能理解,最後的我們也漸行漸遠……

解釋,是一種成熟的生活態度。

因為如果你解釋,最起碼說明你還在乎,說明你還願意去花時間和精力,來讓自己被明白。

可是當你不再去解釋的時候,說明你已經不在乎了,也許只是你累了倦了暫時不想解釋了,但是如果有一個人他還想要聽你的解釋,而等了很久卻沒有等到,他會很難過。

換個角度來說,即便是自己的父母,自己最親的人,也不能百分之百知道我們想的是什麼,我們想要表達什麼。

連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的人都會誤解我們,我們又怎麼能奢求其他人能夠完完全全懂我們呢?

只有通過解釋和交談,才能讓我們的想法被別人所理解所知曉,才有機會讓他們接受我們的看法和理解,才能夠取得更多的合作。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不解釋,那這個世界可能就會少了很多的溝通,人與人思維的差異將不再是一個優點,反而會因為彼此的理解不同而互不待見,甚至大打出手,思維的火花將不能得到碰撞,那世界又該是多麼的枯燥和乏味呢。

解釋不僅僅是在存在矛盾和誤會的時候,也是當我們意見不一,想法不同時,彼此交流的一個手段,唯有如此更能產生碰撞的火花。

無論如何,都請我們大家記住,不解釋並不是一種耍酷或是高冷,也不要以「懂我的人不需要解釋,不懂我的人解釋也無用」為藉口,對這個世界和他人多一些解釋,生活將變得更美好。

我們都不是神仙,不可能事事都做得完美。

再小的事都需要解釋,因為在乎,所以願意在你面前當個透明人!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23/162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