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嚴防死守擋不住變種毒株 疫情擴散令中國民眾擔憂

中國海南省海口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確診後,居民排隊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2021年8月3日)

華盛頓—

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潛伏期短的新冠德爾塔毒株讓中國的邊境防控措施和「零容忍」政策面臨挑戰。從南京到張家界,再到被普遍認為是新冠疫情源頭的武漢,新冠病毒已在全國多地出現,中、高風險地區也已超過200個。截至8月7日24時,中國已有超過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現了新冠病例,現有確診病例總數也已達到1507例。新病例的出現令中共當局大幅收緊限制措施,一些民眾也陷入了對再次「封城」的擔憂。有專家認為,中國的疫情目前仍在可控範圍內,但也有人表示,中國的不透明令其無法用「客觀的標準來看待疫情走向」。

疫情反撲又要喊武漢加油了!

「又要喊武漢加油了。」一位微博網友寫道。

武漢疫情」這一詞條又一次出現在微博熱搜榜時,網友們的心情似乎並不能平復,一位微博網友感嘆道:「還以為回到了2020年。」

武漢經開區8月2日通報稱發現七名外來務工人員核酸檢測陽性,唐某及其六名密切接觸者已被送往定點醫院進行進一步診斷治療。

中共當局隨即對唐某等人所在工地周邊的七個小區及周邊路口實行封控管理,進行環境消殺,並對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區所有建築工地進行封控管理。

網友提供的圖片顯示,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沌口街同德社區也被封鎖。緊急通知說:「接上級防疫指揮部通知,現對同德社區(港灣江城一期、二期)進行封控管理,居民只進不出。請廣大居民朋友務必配合防疫工作,居家不外出,做好個人防護!」東荊、萬家湖、永濟等社區的居民委員會也已下發了類似通知,居民同樣只能進不能出。

中國武漢同德社區緊急通知(網友提供)

為了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武漢市也已於8月3日宣布啟動全市全員核酸檢測。武漢教育局當天也發布通知,暫停一切線下教育教學及聚集性活動。截至8月7日,武漢已對157個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嚴格限制人員流動。

武漢的疫情只不過是中國新一波疫情的其中一環,而中國的新一波疫情始於江蘇省南京市祿口機場。7月20日,祿口國際機場在對員工進行例行新冠核酸檢測時發現9位員工的檢測結果呈陽性,而這9位陽性病例均為機場負責清理出入境航班的清潔工。據信這9位陽性病例所感染的是源於印度、傳染性特別強的德爾塔(Delta)變異毒株。

武漢的唐某曾於7月27日在荊州高鐵站候車時,與淮安某旅遊團的活動軌跡存在交集。淮安旅遊團曾前往湖南省旅遊勝地張家界旅遊,而在此之前,幾名曾途經祿口機場被感染的大連遊客也曾前往張家界。

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潛伏期短的德爾塔毒株讓中國「零容忍」政策面臨挑戰的同時,也令許多民眾陷入了對再次「封城」的擔憂

家住武漢的張先生在武漢宣布全市全員核酸檢測的當天對美國之音表示,武漢在2020年初曾經歷過「封城」與疫情大爆發,民眾雖然對疫情不再恐慌,且官方的應對措施及時,但是大家依舊會擔心疫情的再次爆發與可能出現的更多封鎖措施。

他說:「大家確實去超市囤積了一些物資,雖然官方發聲明說會(保障)供應,價格平穩,但是大家之前曾經經歷過,所以這次就反應很快,就囤積了很多物資。」

張先生還擔心疫情蔓延後出行不便,也想去某家超市囤東西,但是看到朋友圈說貨架基本已經買空後,只能從線上囤積一些物資。

他還表示:「我昨天晚上特意出去吃了頓飯,我想著後續疫情防疫升級,(餐廳)可能就關了。平時車都進不了側巷的商業街,但是那天就非常空曠,停車位隨便找,進到餐廳後,也是包場的感覺。」

去年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去年4月8日,武漢解除封鎖。江城曾經的76天中,許多武漢人經歷了生離死別,即便安然度過,封城與疫情依舊是人們心裡難以磨滅的一道創傷。

武漢作家方方在她廣為流傳的《封城日記》中對去年的封城做出了描述:「武漢現在是在災難之中。災難是什麼?災難不是讓你戴上口罩,關你幾天不讓出門,或是進小區必須通行證。災難是醫院的死亡證明單以前幾個月用一本,現在幾天就用完一本;災難是火葬場的運屍車,以前一車只運一具屍體,且有棺材,現在是將屍體放進運屍袋,一車摞上幾個,一併拖走;災難是你家不是一個人死,而是一家人在幾天或半個月內,全部死光。」

德爾塔毒株四處游竄疫苗施打再成難題

本輪疫情目前仍在向全國各地擴散,除武漢外,北京上海、長沙和張家界等多地都發現了新冠確診病例。中國國家衛健委通報稱,截至2021年8月7日24時,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現有確診病例為1507例,其中重症病例44例。

「輾轉反側睡不著,到底是怎麼了?北京很多地方封了,哈爾濱和瀋陽的很多地方也封了,病毒還讓不讓老百姓生活?」一位網友說。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家金冬雁認為這波疫情還沒有到非常嚴重的地步。「它實際上還是比較小規模的,」他對美國之音說,「現在基本上還在疫情的早期,所以還是可控的。」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病理學和免疫學副教授何邁認為,中國的事情不透明,所以目前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看待疫情走向。他說:「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信息不透明,所以我們只能從表象上來看。現在出現的疫情快速擴散,之前也許就有,現在可能是遮掩不住了,爆發出來。」

由於出現了新冠病例,湖南省長沙市也有小區被調整為中風險地區。長沙市民羅女士既擔心疫情惡化導致的進一步封控措施,也對自己尚未完成疫苗接種焦慮不已。

她幾個月前接種第一針時,自己在隊伍中排了一個多小時,但最近由於疫情的反覆,接種疫苗的隊伍比平時都要長許多,自己嘗試了多次也沒能接種上第三針疫苗。

「我前幾天開始要去打第三針,我已經嘗試了三次都沒有打成功。」她介紹說,早上六點半到達社區醫院時,隊伍已經排到兩個街道外了,「這個隊起碼還得再排兩到三個小時,然後還不一定打得上,因為疫苗是有限的。」

「最近長沙這個事情(疫情)出現了反覆嘛,越來越多的人來打了。」羅女士說。

她還表示,長沙有一些小區已經實施了「只進不出」的封控措施,她非常擔心疫情的進一步擴散會導致更大範圍的封鎖,進而影響日常生活。

中國邊境嚴防祿口讓其失守

中國此前一直在實行嚴格的防疫措施,從各個關口入境中國時均需要強制集中隔離。此次南京機場的失守導致疫情全國遍地開花也引發了一些人的不滿。

有些網友指責祿口機場防疫措施太差,還有人則建議將南京祿口機場更名為「漏洞機場」並以此讓中國人銘記國家在艱難復興中一個沉痛的漏洞所付出的代價。

武漢的張先生說認為,南京的疏忽確實會帶來很大經濟影響,大家的指責也是情有可原,但從2020年1月疫情爆發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年多了,國內疫情控制也相對較好,工作人員或多或少也會有所懈怠。

華爾街日報6月下旬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由於擔心新變種的出現以及未來將舉辦的一系列敏感活動,中國計劃至少在一年內繼續實施邊境防控措施。

報導說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暫定維持至2022年下半年的安排是在中國國務院5月中旬的一次會議上確定的,中共外交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政府機構的官員出席了此次會議。

報導還說,官員們採取謹慎態度,是希望明年2月的冬奧會和明年年末召開的中共二十大會議能夠順利舉行。中共通常每十年進行一次領導層換屆,外界普遍預計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兩屆任滿後,將在二十大上尋求繼續連任。

金冬雁說,中國想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時不太容易的,中國認為嚴格的邊境防控措施是其能夠控制住疫情的「法寶」。他說:「所以它就信這一套,它們不可能輕易放棄。

金冬雁表示:「中國對自己的疫苗不夠有信心,所以他們也不敢太放開。」他還提到,中國的措施更多是從防疫角度出發的,而不是從民眾需求的角度。

經濟雜誌《連線中國》(The Wire China)8月1日的一篇文章說,中國政府將新冠疫情後的恢復作為國內宣傳工具。此外,封閉邊境也有助於政府兜售有關疫情起源的其他事實。報導還說,保持邊境關閉可能會讓中國在短期內更容易管理,但更廣泛的後果將是悲劇性的和潛在的危險。

何邁表示,中國對疫情的嚴防死守是通過群眾運動,採取封城措施、嚴格管理以及全民檢測,「這是他們的一種辦法,但是外界很難猜測中國國內的具體情況。」

他還說,中國一直採取嚴防死守的措施,進行大範圍的新冠檢測,從流行病學和實驗室化驗的角度來看,普測其實是不太符合流行病學及實驗室檢測原理的。所以在沒有大量感染者的前提下,仍採取群眾運動,是事倍功半的。

一名南京國企員工向美國之音透露,自己所在公司會組織大家去當地一些社區當「志願者」,協助社區進行新冠防疫工作。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表示,中國曾經歷巨大的創傷,武漢的衛生系統也曾完全崩潰。如果政府重新開放,它們擔心中國的醫療體系將無法應對(另一次激增),特別是在農村地區。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生物倫理學教授南希·傑克(Nancy Jecker)則對BBC表示,大規模封鎖從長遠來看,也會影響人口的心理健康。她說:「如果中國的轉變不夠快,對社會各階層的影響將更加嚴重。」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809/163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