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中共央視將占據香港電波空間,香港電台蛻變為喉舌?

港版國安法去年實施後,香港政府旗下的公共廣播機構香港電台成為整頓的對象。特首林鄭月娥周一(8月9日)更宣布,港台將與央視長期合作,日後播放更多央視節目。媒體人擔心以立場不偏不倚見稱的港台日後將淪為官方喉舌,其他商業廣播機構出於政治正確也會相繼效法。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秘書長王松苗等人周一(8月9日)出席中央電視台慶祝中共建黨百年活動。

港版國安法去年實施後,香港電台經歷高層人士變動,有多個王牌節目停播,多名管理層更先後辭職。香港電台能否維持編輯自主備受強烈質疑。

維穩成香港電台新方向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鍾劍華提供)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大量播放央視節目無助於挽回香港電台的聲譽。

鍾劍華說:「(港台)以往秉持新聞獨立和專業製作的節目在國際上曾多次獲獎,也符合獨立編採的方針,但是最近幾個月,很多這些節目都被新的管理層取消了,基本上與中國大陸的官媒分別不大,如果還要加強播放大陸的電視劇,將會進一步流失觀眾。」

有輿論相信,北京認為目前香港社會缺乏國民教育及國安意識,相信香港電台正在轉型,日後會以「維穩」為大方向。

鍾劍華說:「北京當局和特區政府的看法是,香港人的國家和歷史觀念不夠強,必須透過官方喉舌加強教育,灌輸國民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改變香港的意識形態。其實回歸後最初十多年,香港人對於中國人身份認同程度很高,直到2008年才有明顯改變,關鍵不在於過往宣傳不足,而是政策不對路,打壓香港人的言論空間,扼殺香港人對民主的訴求。」

鍾劍華說,事實證明,充當中共喉舌的媒體在香港根本沒有市場。

鍾劍華說:「香港從來不缺乏北京的喉舌,起碼有兩三份報章(文匯報、大公報等)是完全受北京支配的,但這些在香港幾十年的喉舌報章,他們的讀者是越來越少的。」

與央視合作違公共廣播條件

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麥燕庭(麥燕庭提供)

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資深新聞工作者麥燕庭則強調,公共和公營廣播機構不能混為一談。過去一年香港電台的角色起了很大變化。

麥燕庭說:「聯合國對於公共廣播服務機構是有定義的,不受政治和商業影響,要以公眾利益為服務目標,就是用公眾的錢服務公眾,而公營廣播機構就是用公款去營運的廣播機構。中央電視台也是公營廣播機構,所以它現在是把港台的角色悄悄改了。林鄭月娥宣布要跟廣電總局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其實是一個行政命令和政治指令。現在不斷改變香港的核心價值,還如何能說,你是符合公共廣播的條件呢?」

更讓麥燕庭擔心的是,其他媒體為了「保險」,會追隨香港電台步伐,進一步靠攏中國大陸。

麥燕庭說:「過去香港言論自由空間比較大,部分原因就是香港有公共廣播服務。商營機構不製作的節目,(以後)香港電台可能也不會製作了,觀眾的選擇就減少了。其他香港媒體會向中國(大陸)靠攏,整個言論和表達空間也會進一步向中共靠攏,其他電子傳媒會否因為要買保險而多買國內的戲劇,我覺得可能性是存在的。」

北京著重意識形態宣示

香港電台與央視長期合作也引起了澳門媒體人崔子釗的關注。他向美國之音表示,由澳門政府全資擁有的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澳廣視),早已大量播放中國大陸官媒製作的節目。

崔子釗說:「澳廣視現在每天播放的節目,粗略統計一下起碼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來自大陸的,包括央視和廣東電視台之類的,而且有很多節目有濃厚的政黨色彩。它們那些電視劇可能在大陸也沒有什麼人看的。大多數的澳門居民其實平時是很少看這些節目的。」

崔子釗認為,澳廣視的節目安排絲毫沒有受到收視低迷所影響。這反映了北京著重的是意識形態的宣示。

崔子釗說:「這是政治操作,目的是占據大氣電波的空間。很政治的東西。很共產黨的東西。其實是一種宣示。你大可不看,沒關係,但是我就是要占據這個空間。我要占據這個話語權。你不看無所謂。反正它不是要搶收視率。它只是要你打開電視就是滿滿這些東西。今天的澳門就是明天的香港。(估計)明天的香港跟澳廣視非常相似。」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811/163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