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文革新貴的奢靡腐化生活

—阜成門六號院

作者:

很多人懷念「文革」是出於一個樸素的觀點:那時候物質條件倒是挺差的,但是那個年代社會公平呀,沒有腐敗呀!的確,人們不患寡而患不均,「文革社會平等論」、「文革無腐敗論」成為很多人懷念「文革」,同情「四人幫」的理由。不過,「文革社會平等論」近些年已被很多資料徹底否定,但是「文革沒有貪污腐敗」的神話,依舊為人所相信,歷史果真如此嗎?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材料,窺知當時「文革」新貴們腐敗情況之一二。

1.「文革」新貴們發跡後, 首先考慮的就是住得好、吃得好的問題。王洪文先是得到康平路的一套四室公寓,後來又得到一幢三層洋樓,再後來又得到東湖路七號的一個大別墅,裡面包含游泳池、網球場,甚至他對這些都不滿意,想讓上海市革委會把東湖路電影院劃撥給他,作為私家影院(徐景賢:我所接觸的王洪文)。來到北京後,中央為他安排了釣魚台16號樓,他嫌棄住的地方不夠寬敞,又讓人在郊區建了兩個別墅,光建築面積就分別達700平方米和1700平方米。

姚文元到北京後,一家五口住進了一個有60多間房子的四合院,後來嫌棄院子「狹小」,又搬進一個125間房子的大四合院(北京八中隔壁),為了迎接他搬家僅裝修就花了13萬多。1978年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元,當時北京市戶均人口4.1人,每戶收入1500元左右,這就相當於當時北京市區87戶人家一年收入。而根據一些經濟學研究,「文革」中人民幣1元的購買力,相當於今天的100元左右,這些裝修費折合現在人民幣1300萬左右,放到當下也是令人咋舌。

林彪、康生這些「清心寡欲」、深居簡出的「老同志」,住宅規模也頗為可觀。林彪的毛家灣大宅面積1.7萬平方米,其中林彪私用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加上「林辦」的辦公樓,建築面積達11000多平方米。康生的竹園四合院,共有115間房子,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這裡本來是盛宣懷的府邸,建國之初董必武曾經住在這裡,他嫌棄這裡太大,短住一段時間就走了,但康生不嫌棄大,一住就是19年。改革開放後,因為這裡設施豪華、環境優美,一度成為接待外賓的場所,匈牙利總理、瑞典副首相等曾經在這裡下榻。

康生曾經居住的竹園

在飲食方面,最挑剔的屬江青。據她的秘書楊銀祿回憶,她吃雞蛋只吃蛋清,不能有一點兒蛋黃,吃雛雞要半斤的,魚要掐頭去尾,螃蟹只吃公的不要母的,菠菜要做成菜泥,芹菜要抽掉筋,綠豆芽要掐掉頭和尾。江青還很注重保健品,她喜歡服用進口蛋白粉,價格達幾十美元,據王稼祥夫人朱仲麗(長期在衛生和保健系統工作)的回憶,江青隨便一次索取的滋補品就要價格上萬元,都要有關部門從香港採購(朱仲麗,1995,第736頁)。

江青對茶飲保健也特別重視。她還曾心血來潮,想在釣魚台親自種龍井,於是命令空軍派4架大型運輸機從浙江的杭州運來上好茶樹,冬天為茶樹搭上暖房,以防凍死,由於北方的氣溫低,不適宜茶樹的生長,不到一年,那些茶樹就枯萎了,她又叫空軍用飛機把這些茶樹運回杭州(值得一提的是,「文革」中空軍幾乎成為江青的御用「順豐快遞」,1971年2月,她在廣州休養,要穿一件小大衣,就讓空軍專機火速從北京送來;9月初,她住在北京時,想起她在青島時用過的一個臥榻,又派一架大型運輸機把那個臥榻運過來)(楊銀祿,2014)。

王洪文對吃喝也很講究。1975年他帶家人回上海小住,所用食材都要從各地運來最新鮮的,有南通的蛤蜊,寧波的青蟹,蘇州的石榴,還從廣州空運過來新鮮的菠蘿香蕉等水果。王洪文還頗愛西餐,到北京後曾經專門從錦江飯店調去一名廚師做西餐,他最喜歡的有牛尾湯、焗牡蠣等菜。此外,王洪文非常喜歡茅台酒,甚至早餐都喝茅台(徐景賢:我所接觸的王洪文)。粉碎「四人幫」後,查抄王洪文辦公室的時候,中央警衛局工作人員發現裡面最顯眼是一個大酒櫃,柜子里放滿茅台酒和中華煙(陳守信,2009),他的這些愛好跟當今查處的那些貪污犯又有什麼區別呢?

2.住房、飲食等基本物質條件滿足了,其他生活「品味」也就提升上來了。王洪文把上海輕工業局當做自己的私家供給站,不斷地派秘書從那裡提取高檔手錶、家具、家電等東西,僅1975年、1976年兩年,他取走的東西共達13多萬元。掌權已久後,貧苦出身的王洪文也講究起來,漸漸看不上國貨,上海外貿部門又成為他的供給站,先後派人從那裡取走的進口電視、手錶、菸酒、日用生活用品達50多萬元,就連釣魚竿和汽車喇叭也都非進口不用(《徹底揭發批判「四人幫」》3,1977;李海文,2015,第197頁)。這些東西按照現在的購買力達數千萬元,還不算是極度腐敗嗎?

藝術家出身,生活品味本來就很高的江青更不必說。她與21世紀的高收入女性一樣,喜歡巴黎的時尚用品,一套假髮就價值四千五百法郎(《徹底揭發批判「四人幫」》3)。江青特別注意世界名人的穿戴,在電視上看到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夫人的衣服很漂亮,後來趁馬科斯夫人來華訪問之機,江青特意讓服裝研究部門為她仿製了一件黑色繡花連衣裙和一雙雲頭鞋(楊銀祿,2014)。

江青與當代社會生活講究的人一樣,也特別注重水質問題,70年代她一度喜歡居住在廣州,嫌棄下榻別墅水不好喝,特意命令專門開鑿10公里管道,引來山泉水直接供應到她的樓上;她也喜歡白色沙灘,她嫌棄廣州的沙子不好,派人專門從海南運來白色的細沙;她嫌棄吉姆車冷風不好,廣州有關部門一口氣為其採購了6輛奔馳(李子元、閆長貴,2014)。

江青最奢侈的愛好是攝影和看外國電影。大家都知道江青攝影藝術堪稱專業級別,但是背後不知花費了多少國庫經費,她使用的攝影器材都是國外進口的最頂尖級產品,僅有記錄在案的,1972年一次從香港進口6萬米伊斯曼膠捲,就花了好幾百萬元(李捷、於俊道,2013,第81頁)。江青拍照的道具更是豐富多彩,1975年她為了去山西大寨拍照,特意從北京運來四匹馬,其他物品拉了好幾卡車。

江青在大寨的擺拍

「文革」時看外國電影,不像今天我們花幾十塊錢買張電影票就可以解決。那個時代,中國與外國文化隔絕,要看外國電影需要先支付進口版權。為了滿足江青的私慾,僅1975年國家有關部門就進口550部外國和香港電影,耗資達1500萬元,為了讓觀影效果更好,張春橋又讓人從國外花了100萬美元專門採購最先進的放映設備(李海文、王守家,2015,第197頁),這實質是價格高昂的文化「特供」。根據楊銀祿的回憶,江青到晚上8時後,經常約康生、張春橋、姚文元和王洪文,到釣魚台17號樓禮堂看電影,看外國原聲電影時,還要請外語翻譯過來,「一個偌大的禮堂,或是他們五六個人看,或是只有江青一個人看,在微弱的燈光下總是顯得空洞而幽深」。

3.像所有腐敗分子一樣,「文革」新貴們生活水平和「修養」提高到一定階段後,達到貪污腐化的最高階段——「雅貪」——大肆占有珍稀文物。江青先後94次從北京文物管理處,拿走古玩、字畫、金表等1087件,古籍4600多冊,為這些文物她僅支付了20.64元,其中清宮的文房四寶象牙筆付了1分錢,墨錠付了2分錢(鍾史聞,1977)。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華夏文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901/164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