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杜牧這首詩寫赤壁之戰,運用調侃的手法,有四點原因

作者:

杜牧是晚唐時期傑出的散文家和詩人。他博通經史,對政治軍事等都有著深刻的研究。我們讀過他的散文《阿房宮賦》,他二十三歲時就能寫出這樣的傑作,真可謂是晚唐時期的一代天才。

杜牧擅長詩歌,他的七言絕句尤其膾炙人口,很多成了千古名句。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的詩歌造詣很高,他和李商隱同在晚唐時期,以致人們把他們兩個和李白杜甫相提並論,稱為「小李杜」。他的絕句中詠懷古蹟的很多,而且寫作手法也很新穎。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他的詠史詩《赤壁》。《赤壁》實際上寫的是赤壁之戰,它的故址在現在的湖北蒲圻市,三國時期孫劉聯軍在這裡打敗了曹操的軍隊。杜牧路過這個古戰場時有所感慨,於是寫了這首詩。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之戰發生於東漢末期的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統帥八十萬人馬,艨艟鬥艦延長江東下,結果在赤壁被孫權劉備的聯軍用火攻打得大敗。

到杜牧晚唐的這個時期,赤壁之戰已經過去600多年了,現在連陳跡也難以找到。但是杜牧很細心,他在長江岸邊的沙土裡發現了一塊廢鐵,經過磨洗,認定是赤壁之戰時殘留下來的一截斷戟。

赤壁之戰決定了後來的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詩人站在古戰場裡,浮想聯翩。如果當時不是颳起了東風,恐怕戰爭的勝負就會逆轉,有可能勝利的不是劉備和孫權,而是他北方的曹操。

為什麼「東風」這麼重要呢?因為孫劉聯軍採用的是諸葛亮的計謀。曹軍在西,孫劉聯軍在東,順著東風放火,正好火勢向西蔓延,將曹軍連環的船隻悉數燒毀,以致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所以詩人說如果沒有東風給予方便的話,結果就是曹操取勝。結果是恐怕連東吳的兩位美女「二喬」都成了戰利品,她們被俘虜到銅雀台,在那裡供曹操歌舞享樂。

這麼一場決定三國鼎立之勢的殘酷戰爭,它關係著江山社稷,不知道有多少生靈塗炭,在詩人的筆下卻成了輕描淡寫,卻成了詼諧和調侃。那麼多大事都不去寫,卻去寫兩個女子。

難怪後來有很多人批評杜牧是避重就輕。最為典型的是宋代的文人許????,他認為杜牧寫這麼一場大戰,落腳點只是恐怕被捉了「二喬」,拿女人說事,這是一種錯誤。

杜牧這首詩在寫法上真的有錯誤嗎?當然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正是因為杜牧寫了不少的詠史詩,為了避免雷同,實現風格上的多樣化,他才採取了一些新奇的寫法。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應該不算是輕薄為文的表現。

其實採用這種詼諧調侃的寫法,也是有原因的,簡單地說,有以下四點。

一是,採取詼諧調侃的手法,能夠使沉重的軍事歷史題材變得較為輕鬆,不給人以壓抑感。火燒赤壁,曹軍八十萬人馬頓時「檣櫓灰飛煙滅」,這既是在歌頌英雄,也是在寫戰爭的殘酷。

二是,寫美女二喬,也是小中見大的寫法,並不是作者只去寫風花雪月而不關心國家大事。因為大小喬分別是前國主孫策和大都督周瑜的妻子,憑她二人的地位,也足可以代表東吳的尊嚴。

詩中突出二喬,既是以美女來襯托周瑜這樣的英雄,還是以美女的歸宿來表達戰爭的勝負。而且這樣的表達更顯得形象化,能給人以獨特的感受。

三是,突出東風的重要性,並不是否定人的因素,而是指出天時地利人和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赤壁之戰本來就是火攻,順風縱火,才能有這樣的勝利。因而詩中對東風的議論,也是恰如其分的。

四是,「東風」一語雙關,它既是實寫戰爭,也是作者在感嘆自己的身世。杜牧一生都是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度過,他雖然力求保持中立,但仍然受到兩派的猜疑排擠。

可以說作者沒有「東風」可憑藉,他生不逢時,孤立無援,空有一腔熱血,始終沒有什麼建樹。他精通政治經濟軍事,但無人理解,大多數時候是在地方上任職,可以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以上講了四點原因,總杜牧的詠史詩《赤壁》,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用這種詼諧調侃的手法寫戰爭,並沒有什麼不好。作者看到古戰場殘留下來的斷戟,想起火攻中的東風,聯想到自己的遭遇,詩歌是有感而發。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騰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901/164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