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恆大債務危機蔓延 眾多產業鏈企業陷絕境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非常駐資深研究員麥可-佩蒂斯(Michael Pettis)認為:「在監管機構介入,並可靠地全面解決破產風險前,情況可能只會更惡化。」一些經驗豐富的新興市場危機觀察家也認為後續還有更多麻煩。

西安維權現場。(網民提供)

恆大 集團深陷財務危機,很多中小企業 主也捲入其中,甚至有企業因此陷入絕境。

路透社9月17日報導,35歲的吳雷(音譯)在華中地區經營一家小型建築公司,過去兩年,公司都接受中國恆大 以商業票據(商票 )支付款項,如今隨著恆大的商票可能打水漂,吳雷的公司也陷入困境,瀕臨存亡關頭。

吳雷說,因為恆大沒有付款給他,他也無法給供應商結款,「現在供應商起訴我,法院凍結了我的財產,我已經把車賣了。我還有員工等著我付薪水。」

吳雷持有的恆大商票 已經有50萬元人民幣逾期未兌付 ,另外還有200萬元人民幣商票將在明年3月到期。吳雷說,要回老家河南開封提起訴訟,但擔心可能要花費好幾個月時間才能解決。

貴州省一貧困縣一家小型營銷和諮詢公司的老闆說,他從客戶那裡接受了恆大的商業票據,正在等待150萬元人民幣的付款,現在已經逾期兩個月了。

據報導,9月13日在恆大深圳總部抗議的群眾約有上百人,但到16日只剩下二十幾人,許多人愈來愈不抱希望,也可能是盤纏逐漸耗盡,堅持不下去了。

一名從江蘇遠道而來的商店業主說:「我已經只能露宿街頭,有什麼就吃什麼。就算我想離開深圳,我也沒錢可走。」

在大陸,地產開發商喜歡用商票,因為商票不會被算進有息債務。開發商為承建商及材料供應商開商票,一般承諾一年後兌付。

路透社17日的另一報導表示,目前,負債纍纍的恆大已經生死一線。有銀行家表示,恆大很可能會還款逾期,就此進入一種懸而不決的狀態,當局會介入並出售其部分資產,但情況很容易變得一團糟。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非常駐資深研究員麥可-佩蒂斯(Michael Pettis)認為:「在監管機構介入,並可靠地全面解決破產風險前,情況可能只會更惡化。」一些經驗豐富的新興市場危機觀察家也認為後續還有更多麻煩。

報導表示,自今年5月份以來,中國恆大的資金問題一直在滾雪球般地堆積。因為背負2萬億元人民幣(3,050億美元)的負債,恆大的資源不斷減少,其股票和債券價格跌去了近80%,下周將有8,000萬美元的債券需要付息。

恆大集團旗下的理財產品恆大財富9月8日到期未兌付 ,引發投資者恐慌,從10日開始,大陸各地投資者紛紛到恆大深圳總部以及重慶、成都西安、綿陽、邯鄲等分公司維權,追討投資款。有維權者被抓。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918/164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