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澳智庫稱中共以經濟實力脅迫印太島國

索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2019年10月9日)

一份新的研究報告說,中國在印度洋-太平洋(Indo-Pacific)地區濫用其經濟實力,對該區域島國構成了嚴重的地緣政治威脅。

在美國從阿富汗撤軍、進一步將戰略部署重心移向印太地區以及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組成新的三邊安全夥伴關係聯盟的背景之下,印太地區越發成為更加重要的地緣政治戰場。

澳大利亞國防和戰略政策智庫「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ASPI)」上星期發布的一份題為「經濟脅迫印太島國」的研究報告說,中國對印度洋-太平洋島國的興趣日益濃厚,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擔憂,中國與印太島國的關係「失衡如此之大,以至令這些國家乃至更廣泛的地區穩定處於危險之中。」

中國只需一國足矣

太平洋島國被認為具有「小島嶼、大海洋」特點,該地區國家經濟雖然普遍不夠發達,但地處海上經濟和戰略要地,海洋資源豐富。中國近年來先後與所羅門群島建交、與吉里巴斯復交,並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等11個島國相繼簽署了「一帶一路」協議。

中國商務部官網上的數據顯示,中國在大洋洲的企業有近1400家,去年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地區貨物貿易額90.4億美元,直接投資8840億美元。此外,截至到2020年底,中國在該地區累計簽訂的工程承包合同總額高達184億美元。

中共官方的報導顯示,中國近年來在南太平洋的一些項目包括為斐濟的道路、橋樑、廣場、水電站、醫院,萬那杜的國家會議中心、公路、碼頭、總理府辦公和體育場,湯加的綜合辦公大樓、南太運動會體育場館、太陽能發電項目,以及薩摩亞的醫療中心。

由於很多太平洋島國人口不多,經濟需求總量並不大,中國對這些國家的投資近年來實際上並不強調項目數量上的優勢和資金上的投入。澳大利亞國際政策羅伊研究中心(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的一項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在2006年到2016年間對該地區的援助總額僅為17億美元左右。這個總部位於雪梨的智庫上個月的年度太平洋援助圖(Pacific aid Map)稱,北京雖然在外交上提高了其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但對太平洋島國的援助2019年明顯減少,是2012年以來最低的一年,縮減幅度多達31%,為1.69億美元。在2016年中國對該地區的援助達到最高峰時,中國的援助金額曾高達2.87億美元。

該報告的作者之一、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TasmaniaS)教授理察·赫爾(Richard Herr)指出,這些島嶼國家對全球貿易和商業有巨大的影響,對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日本來說非常重要。他在接受美國之音電話採訪時說,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日本對這些島國進行了大量投資,它們作為一個整體曾一直與西方保持一致。他說:「中國只要有其中一個國家,就能徹底改變整個西方利益的戰略格局。在某些方面,我們需要整個地區保持對我們的友好和支持。如果中國要真正攪局、挑起直接對抗的話,他們只需要一個國家在這一地區作為基地。」

他說,這種狀況讓人聯想起冷戰時期的古巴。

位於中太平洋、由1200多個島礁組成的馬紹爾群島總統戴維·卡布阿(David Kabua)上個月在聯合國大會上警告說,該地區正面臨地緣政治競爭所帶來的安全威脅。他說:「如果我們不記得導致上個世紀公開的全球軍事衝突的錯誤……我擔心我們註定會重蹈覆轍,」

中國太公釣魚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報告指出,長期以來,旅遊業在許多太平洋島國的經濟發展中至關重要,2017年,大約143,000名中國遊客到太平洋島國旅遊,但其中絕大多數(80%)是前往兩個國家:斐濟和帛琉。然而,北京因其與台灣的外交關係而在2018年開始實際上限制公民訪問這一位於西太平洋、由300多個島嶼組成的島國,沉重地打擊了帛琉的旅遊業。

另一方面,這篇報告也強調,中國很少這樣公開或赤裸裸地對印台島國施加脅迫,中國往往採用的是一種類似於毒販使用的手段,也就是最初以貌似不錯的交易令受害者上鉤,產生依賴性,當依賴達到一定程度後,脅迫才可能會接踵而至。赫爾教授說,他們這篇報告就是要指出中國經濟壓力的微妙之處。他說:「就經濟脅迫這個概念而言,我們不能套用中國對挪威、日本或澳大利亞施加壓力的方式,然後說,你知道,中國人對每個國家都這樣。他們實際上對此要微妙得多。」

他指出,中國為萬那杜援建的國家會議中心基本上從未被真正使用過,但是該國為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中國國內也有學者對中國在南太平洋島國基礎設施的援助效果表示質疑,指出萬那杜國家會議中心「使用率和管理能力都不足,空置率很高」。

亞太經合組織21個經濟體中最貧窮的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彼得·奧尼爾(Peter O』Neill)2018年會晤了習近平後接受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貸款和援助,其中包括對該國的國際會議中心進行5000萬美元的翻新。在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清廉指數中,巴布亞紐幾內亞在180個國家中排名第135位。

太平洋島國薩摩亞人口不足20萬,但對中國欠債高達1.6億美元,約占其外債總額的40%。

日本防衛研究所的一篇報告指出,中國「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南端定義為太平洋島嶼國家,近年來大幅度加強了對這些國家的經濟支援,而這些國家「基本上對中國的支援表示非常歡迎」。這篇題為「中國安全戰略報告

2019」的研究報告說,「中國似乎首先致力於在該地區確保經濟權益,以及運用經濟實力提高政治影響力」。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布拉克斯蘭德(John Blaxland)說,中國對澳大利亞這樣的經濟已開發國家的脅迫雖然往往是徒勞的,對澳大利亞的懲罰基本沒有得逞,澳大利亞雖然失去了一些中國市場,但幾乎全部由其他市場所彌補。他說,但是現在看來中國如此蠻橫也是有意在警告其他國家。

布拉克斯蘭德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看起來,懲罰澳大利亞的示範效果是為了恐嚇其他國家的挑戰。在這方面,中國認為這可能是值得的,我們看到可能已經威脅到了其他國家,例如馬來西亞。它說它會與中國商討如何回應三方安全夥伴關係。」

上星期,中國外長王毅分別同馬來西亞、汶萊外長通電話,稱三國外長對美國與英國、澳大利亞結成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並計劃開展核潛艇合作表示嚴重關切。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05/165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