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許蠶: 他們喊打喊殺並不是愛國而是缺少出路

作者:

有一次我去深圳,和當地的朋友吃飯時,閒聊起深圳當年小漁村的歷史,順便盤點了一些從小漁村發展起來的沿海大城市,比如說對面的香港,以及上海、曼谷、新加坡等等。

但這些城市都是慢慢發展起來的,與深圳最為相似的城市,其實是兩千多年前的亞歷山大城,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領導人審時度勢後決策,並以意志力推動的產物,在短短的二三十年中迅速崛起。

亞歷山大是歷史上少有的狠角色,他在24歲那年率兵攻占了埃及,隨後下令在尼羅河入海口旁邊的一個名為拉科蒂斯的小漁村上,建造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十年後新城初具規模,但亞歷山大卻已病死在巴比倫。後來它成了特勒密王朝的首都,在世界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亞歷山大為什麼要在這個小漁村建造一座城呢?因為這裡有天然的良港,說白了就是有出路。

所有能夠發展壯大的城市,不論在沿海,還是在內陸,都是因為有出路。條條大路通羅馬,反過來就是羅馬有很多出路。長安雖貴為漢帝國首都,但能夠成為國際化大都市,是因為有了絲綢之路這一條重要的出路。深圳的發達,是因為當年有香港這一條出路。

亞歷山大燈塔遺址上的蓋貝依城堡

一座城市有了出路,城裡的人就有了出路,來這座城裡尋找出路的人就會越來越多。說到底,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個人,興旺發達與否,無非就是一個出路。國家閉關鎖國,國即衰敗;個人故步自封,人即落伍。

出路的核心是路嗎?不是,而是沿路的人。一條大道再寬廣,如果四面是敵,十面埋伏,那也不是出路,而是危途。朋友多了路才好走。

所以,所有四處樹敵的行為都是在自封出路,一切針對他國喊打喊殺的做法都是逼友為敵的非理性行為。

但群體行為的非理性並不意味著個體行為的完全非理性,那些喊打喊殺的人們之所以喊打喊殺,正是基於個人的處境和利益,表現出的理性的一面——他們在尋找自己的出路。

正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缺少出路,所以才會希望能夠出現混亂,打破現有的社會格局,然後渾水摸魚,從中找到自己的出路。但他們身無長物,本質上是膽怯的,所以他們針對的對象,多是遙不可及的外國,或手無縛雞之力還要說點真話有「隙」可尋的知識分子。

所以一個社會中對外喊打喊殺的人越來越多,並不是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搞得多好,而是一個不好的苗頭,它說明我們的社H運轉出現了問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許多人已經看不到未來,唯有寄希望於混亂出現。

假若混亂真的出現,你不要以為他們會真的對外,他們首先下手的一定是伸手可及的身邊的同胞。受到衝擊的,也一定不是外國,而是我們自己的國。

要消弭這種潛在的風險,絕非順應這種與他國為敵的所謂民意,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多交朋友少樹敵,打通更多的出路,讓貨能出港,船能遠航……國家的大出路多了,個人的小出路自然也就多了,這種非理性的聲音自會慢慢減弱。

因為處於網絡時代,我們總有一個誤解,以為網上的聲音就代表著民意。但事實絕非如此,因為一大批埋頭幹活的人根本沒有時間在網上發聲。拿我來說,因為經營一個小公司,基本上都是007的工作狀態,業餘時間還想看點書,哪有時間去網上看帖跟貼呢?

我還有個寫作的愛好,多少還有些表達的欲望。而那些忙於實務更無寫作愛好的人,連我這種觀點都不曾表達出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09/165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