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普普爾:廓清開放社會的敵人

—歸鴻不材之木論古今

作者:
普普爾則認為,"很少有社會建構是人為設計的結果,大多數社會是自然生長出來的。"所謂正義,不過是善良人們的幻想圖景。公域中人的個人行為,取決於人的良心和道德、法律精神之下的人格縮影;私人場域的人之行為,則操諸於己,與旁人無涉,……往往以"正義"、"愛國"、"正能量"相召喚的行徑,不管表面上的說辭是否"冠冕堂皇"、"大義凜然",除了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沒有別的解釋。

讀完《無盡的探索:普普爾自傳》,深以為然……普普爾所闡釋的許多方法論以及他的懷疑精神、事物可證偽性的延伸思想,都是令人嘆服的。

普普爾認為,追求語詞、意義、概念都是徒勞的,根本不存在(弗萊格意義上的)精確概念這種東西。試圖通過論辯來廓清一種理論,也是不可能的事。對手可以用詭辯、觀點"進化"等方式不斷的反駁,期望語詞、意義、概念的"清晰"來達到實證自己觀念的努力是徒勞的,根本就沒有"真理愈辯愈明"的可能。"不會被人誤解的方式講話是不存在的:總會有人誤解你。"看過這些,心有戚戚然焉。

還有,普普爾的觀念有一些我近年剛體悟到的東西,那就是可證偽性,對事物保持懷疑精神和足夠的清醒,不受未經獨立思考的理論、主義的左右。我也曾是懷疑論者、不可知論者,對於物種、事物、社會的發展,我也謹慎反對社會達爾文進化論,對尚未發見的事實和虛無縹緲的事物,我都持不可知論的觀點,既不完全否認,也不輕信。

普普爾稱Marxism哲學是偽科學,更是深有同感。Karl Marx的剩餘價值理論和恩格思的暴力反抗思想,普普爾都不認同。

普普爾曾有奧地利社會民主黨的朋友,然而他也親眼目睹社會民主黨的作為,認為他們儘管懷著良好意圖行動,但他們的政策是不負責任的,並且是自取滅亡的。另一位名為阿圖爾·阿恩特的朋友,雖然是社會主義者,卻是一位反民族主義者,目睹過蘇聯的暴虐。他說:"他們是Socialism陰謀家,會犧牲無辜的人們,哪怕是和他們有共同信仰的人,為了崇高的目標可以使一切手段變成合理。"正是基於耳聞目見的事實,普普爾更堅定了事物的可證偽性和懷疑精神。

他認為人類理性應該對一切事物保持懷疑精神,一切事物不能未經思考就想當然的接受。這些,不僅在哲學領域,包括發現心理學、音樂、物理等方面,他都不會想當然去接受。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華格納的音樂,他都有明確的反對意見,絕不人云亦云。

普普爾對於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達爾文進化論,玻爾的量子力學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沒有不加思索的全盤接受,而是理性而系統的分析,加以判斷和有條理的駁證。最可貴的是,玻爾、愛因斯坦、薛丁格、維也納小組的成員,沒有因為觀點、觀念的迥異,對普普爾打擊報復,而是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展開更深入的探討切磋,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品質。

不過,普普爾的觀念中也有些"干預主義"的魅影……普普爾不是悲觀論者,套用萊布尼茨的說法,我們這個世界是在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完美的一個,二戰以來的世界還算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世界(《21世紀的教訓》第69頁)。

他錯誤地認為,大眾傳媒對於孩子的影響發生在不知不覺之中,當他們適應了暴力,不再覺得暴力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那時候就沒法挽救了。

普普爾由此認定,正如交通需要交通規則,電視也必須被節制。他並未呼籲電視節目審查,並不贊同國家動用政治力量干預電視製作,媒體需要的是自我節制。

普普爾甚至希望,最好的辦法是電視工作相關人員能夠自製,否則就要討論是不是應該進行干預了。

這種干預主義的潛在邏輯,與普普爾自己所倡導的自發秩序、開放社會、自由理念背道而馳,是值得我們思索的。電視節目不應受到Gov.、輿論外力的干預,對影視作品、電視節目採取分級制度是違背自由立茲原則的……

人人受控於Gov.擴權、干預,則沒有真正的自由可言,影視作品受控於政治強力,Gov.可以通過censor來灌輸意識型態觀念和對他們有利的言論,摒棄、排斥自由的言說,這才是更可怖的!

叔本華認為,社交是愚蠢的行為。個人深自認同。社會交往雖是人類行為的一種重要表徵,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且自認淡泊達觀、靜寂寧神,足以養性致魄;另,誤交殊途之人,當揮手作別、分道揚鑣,前路漫漫不再聚首……

柏拉圖所描述的"正義",已在卡爾·普普爾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被證偽。柏拉圖用扭曲的理論闡述了他眼中的"正義":只要是增益了國家穩定和力量的東西就是正確的。還有一段,"因為我公正地把個人的利益放到了稍次價值水平的位置。"由此,可以明確看出柏拉圖的"整體主義"傾向、歷史決定論和國家烏托邦理想。

普普爾則認為,"很少有社會建構是人為設計的結果,大多數社會是自然生長出來的。"所謂正義,不過是善良人們的幻想圖景。公域中人的個人行為,取決於人的良心和道德、法律精神之下的人格縮影;私人場域的人之行為,則操諸於己,與旁人無涉,……往往以"正義"、"愛國"、"正能量"相召喚的行徑,不管表面上的說辭是否"冠冕堂皇"、"大義凜然",除了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沒有別的解釋。

言盡與此,有識者可自去翻閱,其中精髓足以受用一生。無盡之思,心向遙遠之境,淡然隨風。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13/1658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