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未普:拜登政府為何不放棄對華懲罰性關稅?

作者:

10月4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對美中貿易關係釋出現實、靈活但不失強硬的信號。這個信號是,美國將放棄讓中國改變其「非市場經濟」的計劃,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將會有所調整,但關稅仍然是重要手段。

拜登入主白宮以來一直在實施川普的對華貿易政策,招致來自四面八方的抱怨。這些抱怨主要集中於消費者、製造商、經濟學家和拜登政府的一些官員。他們普遍認為,關稅並沒有產生最初設計時預料的、促使美國企業從中國撤資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雖說關稅給中國企業造成了損失,但同時也給美國的消費者和製造商造成了代價高昂的損失,甚至成了包袱。

這裡有必要對美國製造商做一些具體分析。事實上,美國的對華關稅政策,在美國各個產業之間的反應是不一樣的。上個月,有近30個商業協會致函拜登政府,要求取消川普時期加征的關稅。這些商會包括與中國有密切業務聯繫的美國藥物研究和製造商協會、半導體行業協會、美國農場局聯合會,和嚴重依賴中國進口的美國零售聯合會等。但是,有些商業團體反對取消關稅。代表美國紡織業的全國紡織組織委員,就希望政府保持對來自中國的成衣和家紡產品的關稅。

另一項調查反映了商界更為複雜的情況。9月22日《華盛頓郵報》刊發一篇文章,題為「U.S. tariffs on Chinese goods didn't bring companies back to the U.S.」。作者對500家在中國設有子公司的美國大型跨國公司的政治行為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63%的美國跨國公司受到貿易戰的不利影響,但只有22%選擇表示反對,7%選擇退出中國。而規模更大、歷史更悠久的跨國公司並不想退出中國,也沒有在其他國家尋找替代供應商,甚至沒有向華盛頓施加壓力要求取消關稅。他們只是通過提高客戶的價格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導致美國消費者為購買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而支付了更高的價格。

從這份調研報告看,美中貿易戰的最大輸家是美國的消費者。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今年7月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關稅對美國經濟沒有幫助,而且「傷害了美國消費者」,主要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對製造商轉嫁成本的情況,戴琪的貿易辦公室肯定不會不知道,那麼為何拜登政府堅持不撤關稅呢?

第一個原因,中國尚未兌現它應當兌現的條款,美國需要依靠關稅促其信守協定。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鮑恩(Chad Bown)估計,迄今中國只完成了購買目標的62%。戴琪稱,她將在未來幾天與中國副總理劉鶴會晤,檢討中國未能遵守執行「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情況,包括未足額購買美國商品。迄今為止,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66.4%的產品徵收關稅,而中國對58.3%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

第二個原因,美國必須保留關稅作為對華施壓的砝碼。戴琪認為,川普時期的關稅政策是「有效工具」,拜登對華貿易政策將建立在川普的政策基礎上,關稅仍將是拜登政府對華貿易的主要武器和對華談判的砝碼。她說,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保護美國利益,而且不排除進一步徵收貿易關稅的可能性。

第三個原因,拜登政府面臨國內政治的掣肘和明年期中選舉的壓力,任何取消關稅的決定都可能對美國國內政治產生影響。雖說對中國強硬已成美國兩黨罕見的共識,但拜登政府與中國達成任何貿易協議,包括取消關稅,可能會面臨共和黨的指責,並影響期中選舉。目前高達四分之三的美國民眾對中國持負面看法,拜登政府不能不考慮這個因素。正如一些評論所言,拜登維持川普時期加征的關稅,不僅是經濟成本問題,而且是重要的政治問題。

有人說,美中貿易戰已經壽終正寢。不對!關稅並沒有消失,必要時還會加碼。在美中貿易關係上,關稅的意義已經超越了關稅。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14/165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