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留學生辱罵父親「噁心玩意」:養白眼狼有多可怕

而爸爸則很卑微,反覆強調,我不是跟你吵架,是希望孩子懂事一點,能理解爸爸的不容易。因為爸爸工資有限,每個月打給你一萬多之後,就所剩無幾了。希望23歲的女兒學會獨立。

今天看到一個帖子,讓人血壓飆升,大受震撼。

一個在西班牙留學的女生,23歲了。因為花了50歐元,爸爸多嘴問了幾句。於是女兒大發雷霆,發帖狠狠地吐槽爸爸。

看了她的吐槽,說實話,與其說是吐槽她爸爸,不如說是辱罵吧。看完了我只想到「白眼狼」三個字。

有網友點評的更到位,生了這樣的孩子,還不如生一塊叉燒了。這種人還出國留學,家長也是倒霉,算是自作自受了。

具體事情的來龍去脈,看看下面的聊天記錄吧。

?

我把聊天記錄里的事情,大致捋一捋。

事情的起因大致是,她爸爸看到信用卡帳單,詢問她的花費。14.83歐元搭計程車費用,44.52歐元的費用是幹了什麼。

然後表示希望信用卡是用來應急的,輕易不要刷,生活中要節約一點花錢。具體要多節約呢?就是每個月1萬元左右,不要超了。

沒想到,這引起了女兒的不滿。說了一堆自己也要消費,也要吃和用,也只是買了一些生活必需品。

而爸爸則很卑微,反覆強調,我不是跟你吵架,是希望孩子懂事一點,能理解爸爸的不容易。因為爸爸工資有限,每個月打給你一萬多之後,就所剩無幾了。希望23歲的女兒學會獨立。

最扎心的一句是,這個爸爸說了一句:爸爸51周歲了,已經老了,沒有能力一直養你。

女兒很顯然是沒有聽進爸爸的勸告,否則她也不會辱罵父親「用了50歐元就跟我大清早的吵架噁心JB玩意」的話了。

剛開始,我以為這個聊天記錄是假的,是無聊者的炒作。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還是我單純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個23歲姑娘更出格的言論、事情還很多,我就不一一說了。

一個父親的卑微、女兒的自私都在這裡了。

之所以今天寫「留學生活費不足辱罵爸爸」,是因為它對我們普通人教育孩子、要不要留學,很有教育、啟發意義。

經常有朋友問到我,要不要出去留學,選什麼專業、對事業發展有什麼好處,能不能開拓視野,等等。

我的回答是,普通家庭一定要慎重。

說實話,考慮未來職業發展,這些暫時都是虛的,是誰也不好預測的未來。

但有一個事情是火燒眉毛,實實在在的。那就是「經濟成本」。

留學在今天還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一般說來,出國讀個本科、碩士,每年學費生活費加起來大約在20萬,兩三年讀下來花掉四五十萬很常見。如果孩子大手大腳一點,五六十萬也不稀罕。

這筆開銷,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的工薪家庭來說,夫妻兩個人節衣縮食,掏點積蓄,咬咬牙能承受。

但說實話,花得也是膽戰心驚,挺肉痛的。雖然留學的意義並不能用薪資衡量,但如果花了幾十萬,孩子學無所成,回來只能找個五六千的工作,那心理上怕是會更鬱悶。

從那個23歲留學西班牙女孩的吐槽里,她的生活費一個月是1萬左右。這不算高,也絕對不算低。

也看得出來,她的爸爸也算是傾其所有了,否則如果是有錢的人家,也不會去「計較」50歐元,要不要搭計程車。

有錢有勢的家庭,想幹嘛幹嘛,有的是試錯的機會。

對普通家庭來說,那就一定要慎之又慎了,不僅是父母要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掏的起,也要看孩子是不是那塊料,懂不懂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看完這段血壓飆升的聊天,我蹦出來一個想法:

養育一個成功的孩子是什麼樣?是不求他感恩、回報父母,至少要懂得、理解爸媽的不容易。

為什麼這樣說?

從父母這一端來說,以我的感觸,似乎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是要什麼給什麼,幾乎從來不拒絕孩子,總是竭盡全力的給孩子最好的。

這樣做並沒有錯,但是如果只是在物質上一味的只給予,而忽略了情感的溝通、三觀的引導,那很容易就會導致一個狀況:

孩子不知道家裡的具體經濟、現實狀況,以為自己的父母是無所不能的。

現在要個奧特曼,立等可取。再大點要買個遊戲機,吵一吵,也掏錢買單了。再大一點,買個大房子,出個國呢?

父母本來已經是亦步亦趨,不堪重負。這時怎麼辦?

我身邊就有好幾個這樣的案例。本來是個普通家庭,講究節衣縮食富養孩子,吃穿用都是名牌。

但偏偏在給予的時候,沒有做好教育思想工作,直接導致孩子成了媽寶巨嬰,一旦索取不能滿足,就大吵大鬧,成了遠近聞名的「白眼狼」。

最惡劣的不僅是「白眼狼」,還要去吃牢飯了。

在養育過程中,我的想法是不要瞞,也不要吹,實事求是告訴孩子家庭收入是多少。至於那些該吃的日曬雨淋的苦一定要吃,絕對不要驕縱。

而作為子女呢?你也要明白,父母可以養你十年二十年,但沒法護你一生,你必須要學著慢慢獨立。

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想買大平層,也想開豪車,也想一個電話搞掂關係網。但真的是能力有限,大家父子緣分一場,大家一起努力去奮鬥吧。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阿呆爸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18/166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