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學者把脈恆大危機後 中國經濟還有哪些隱患?

過去幾十年,中國的經濟增長數字一直令人瞠目和羨慕。不過,現在已有跡象表明,「中國速度」似乎也埋下隱患。

近期,中國商業巨頭之一的恆大集團深陷財務泥潭,或許就是一個例證。恆大「爆雷」讓這個在中國早已家喻戶曉的名字傳遍全球,引發市場震盪。

房地產業占中國GDP的四分之一以上,任何一家大型房企面臨倒閉都會令北京擔心。但是,像恆大這樣的公司所面臨的嚴重債務問題並不是唯一讓中國決策者頭痛的事。最近一段時間「電荒」在中國多地蔓延,讓製造業受挫。

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經濟到底怎麼了?如果中國「感冒」、世界會不會跟著打噴嚏呢?四位業界人士來到BBC國際台的「調查」節目,解剖恆大危機,為中國經濟把脈。

恆大與三條紅線

恆大是中國第二大房地產公司,在其境內有1300多個項目,遍及280個城市。除了房地產這個核心業務,恆大也涉足多個其它領域,包括電動汽車、食品飲料,甚至還有主題公園和足球俱樂部。據報,其資產大約為2萬億人民幣(約合3100億美元),幾乎相當於中國GDP的2%。

「恆大與中國一起成長壯大,」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在上海復旦大學的訪問學者徐賽蘭(Sara Hsu)說。

除了資產之外,和其它許多房企一樣,恆大的生存也依賴大筆貸款。徐賽蘭說,「恆大的一個辦法是從銀行或其它渠道借錢,同時從買房人那裡收定金,買房人也是要貸款來支付恆大。恆大是在借新債還貸款。」

上馬的項目多,需要的貸款也更多。這實際上給了恆大更多低成本借貸的選項,助力其飛速增長。但是已有跡象表明,這種模式可能無法持續下去,她解釋說。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幾年前曾經說,中國需要將增長引擎重新聚焦在穩定、可持續領域,投機性的房地產交易顯然不符合這個原則。去年,北京為房企畫了「三條紅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不小於1(通常情況下,現金短債比大於1表明企業償還短期債務能力有保證)。

恆大明顯超越了這些紅線,想再借錢?難度很大。

徐賽蘭說,「恆大帳面上只有能堅持一年的現金,對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擔憂,恆大已經兩次錯過支付期限。恆大欠的債太多了—大約3000億美元,和其它房企的債務比起來,這是個很可觀的數字。」

其它房企也有還債困難,但是恆大處境似乎最為艱難。

徐賽蘭說,「恆大現在的麻煩已經發酵多年,有些問題始於2018年。當時恆大未能像從前一樣賣出足夠多的房產、收回足夠多的現金......這樣的商業模式實在不能說是強而有力,而且遠遠稱不上財務高效,也算不上盡責。」

徐賽蘭認為,其它房地產開發商在許多金融活動中並沒有恆大這樣疏忽大意,因此也沒有陷入恆大這樣的惡性循環。

表症與「傳染」

中國的房地產領域占該國GDP的25%至30%,而在其他大多數國家,所占比例還不到這個數字的一半;房地產投資占中國GDP的15%,而在美國,這個數字還不到5%,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卡內基基金會研究員佩蒂斯(Michael Pettis)解釋說。「最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的家庭財富中80%都是房產,在英國和美國,這一比例可能低於40%。」

佩蒂斯認為,最近的事件(恆大危機)凸顯了中共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擔心的一個更為廣泛的問題—依賴房地產使經濟變得更加脆弱。

「但恆大危機不是誘發改變的事件,它更像是內在問題的表症。」佩蒂斯認為,情況之所以令人擔憂,是因為房地產屬於「非生產性」經濟領域。「換句話說,對基礎設施或房地產的投資並沒有真正為經濟創造真正價值。例如,建一套沒人住的公寓,公寓的經濟價值為零;修一座沒人過的橋,橋的經濟價值也是零。」

據估計,中國所有公寓中20%至25%空置,各地出現許多鬼城鬼樓。

佩蒂斯說,「過去10-15年間出現許多這樣的事,結果是,與此相關的債務急速飆升。有數字顯示,過去5年新增債務中,超過50%都是在中國。」

佩蒂斯進一步解釋說,對(中國)借貸方包括房企來說,借、借、借一個最大的吸引力是借貸人知道如果出了問題,國家會介入。這個概念被稱為「道德風險」(人們確信自己會獲得救助時可能做出更加不負責任的行為)。「人們不是根據你個人的信用風險來判斷,而是基於一個假設--假設比你有錢的人在你遇到問題時會為你提供保護、還掉你的債務。」

「三條紅線」到位後,不但恆大麻煩纏身,中國政府也陷入進退兩難。如果插手干預,等於破了自己定的債務規矩;如果袖手旁觀,事態可能會變得非常危險。

中國政府擔心的是「傳染」,他們需要阻止恆大的問題擴散到整個金融市場。佩蒂斯說,中國監管機構一直非常重視這一點,「因此他們能夠干預、防止問題在國內金融領域蔓延。隔離、鑑別風險、然後採取行動並不難。」

但他認為,恆大仍有可能給中國經濟留下深層傷害。

佩蒂斯說,最危險的一個「傳染病」是「當局未從預料到我們所說的財務壓迫感(financial distress),也既,每個人聽到『恆大』都會改變行事方式。假如你原本打算買房,可能會推遲,直到看清楚局勢,這意味著銷售額下降;假如你是房企雇員,可能真的很擔心失業;如果你是供應商,在獲付現金之前你不會輕易交付任何東西。所有這些,都會對經濟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而且總存在失控的風險。」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BBC中文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25/166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