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北交所迫不及開市 中國股市「警鐘」響起

雖然北京一直做資本市場擴容,吸引外資進場,但上個星期,大陸資本市場卻敲響了警鐘。新股市場行情大變,過半新股上市即破發(跌破發行價),投資者可謂是「中籤即中槍」;傳聞煤炭期貨市場出現客戶穿倉,還直接躺平!而北交所也突然深夜連發多項政策,迫不及待在15日開市了。

警鈴響起:新股破發

在上周,A股上證指數、深證成指,以及創業板連跌三天,周五反彈。也許股市的漲漲跌跌太正常,但是,新股齊刷刷地在上市的首日便跌破了發行價,這在中國股市還是很少見到。破發,對在一級市場申購中籤的股民來說是要賠錢的。

在10月最後的6個交易日,A股科創板、創業板和主板共有15支新股上市,按照收盤價計算,有6支在上市首日即破發,還有2支在上市第二天破發。包括深城交、成大生物、戎美、新銳股份等。值得注意的是,破發的股票都集中在科創板和創業板。在科創板10月22日以來上市的7支新股中,有4支在上市首日破發,其中在10月28日上市的新股成大生物,排在A股當日跌幅榜第一位,截至收盤,成大生物的全天跌幅達到了27.27%。

大家知道,3月份,大陸的AI巨頭百度在香港上市,盤中也一度破發,隨後由跌轉漲,可能有人會說,那為什麼,現在A股的這個行情就不正常呢?我們來對比一下過去5年多的行情。

2015年,在A股市場經歷了千股跌停的股災之後,新股上市曾一度暫停。2016年1月,IPO重啟,新股申購的規則也發生了改變。根據Wind數據,從2016年新股的申購新規落地開始,一直到今年的10月26日,一共有將近1,770支新股上市,並且這些新股的首日平均漲幅高達96.57%。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發行制度來區分,在2016年到2021年的核准制下,首日平均漲幅超過43.7%,而在註冊制下,因為不設置首日漲跌限制,首日平均漲幅超過200%。

可以說,在過去的5年,抽新股的投資者只要中籤,就是穩賺不賠,而投資者也已經習慣了這種「中籤如中獎」的模式。

但是上個星期,這種躺著賺錢的日子結束了,行情急速逆轉,投資者進入到了「中籤如中槍」的境況。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行情的突然變化,這種變化向市場釋放了什麼信號呢?

有分析認為,現在大陸的股票市場上,一級市場的估值泡沫嚴重,在收益的驅動下,大量資金和投資機構湧進,投資機構雖然搶到了這些項目的投資份額,但沒有考慮估值泡沫,畢竟這個市場上優質的資產並不多,所以後期投資者就面臨著較大的虧損風險。

股市有泡沫是正常的事情,這反映一方面因素,我們再通過上星期資本市場發生的幾件事情,來看看有哪些更深層的因素。

資本市場規則突變市場難買帳

上星期,市場最關注的事情,應當就是中共以行政手段干預煤炭現貨和期貨市場,讓曾經的「市場煤」一夜之間變回到了「計劃煤」。另一件事,則是北交所在深夜推出了多條規則,並基本明確在11月15日開市。

我們先說上周煤炭期貨價格的持續暴跌。有媒體統計,截至10月29日,中共發改委在連續9天之內發了28個文件,僅在27日,發改委就在一天內發出了三項行政干預措施,包括整頓違規存煤場所、研究煤價干預措施、對煤炭現貨市場價格進行專項督查。並且,大商所也配合調整了焦煤和焦炭期貨合約交易限額、以及漲跌停板的幅度。

有媒體統計,從10月19日到29日收盤,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累計跌幅達到40%,焦炭累計下跌超過20%,焦煤累計下跌超過30%。煤炭三兄弟開啟了連跌模式,而動力煤價格,自年內高點以來,如今的價格已縮水超過一半。

可能中共當局會覺的這一套組合拳打得是威風凜凜,把炒作的資本打趴了,那麼,市場和投資者怎麼看呢?

中共開設了期貨市場,而期貨市場本身就是帶著槓桿的賭場,是給玩家炒作、套利的,但現在,突然一夜之間改了規矩,不讓人賭了。

所以大家看到,網上有傳聞說,有些客戶已經穿倉了,而期貨公司呢?慌了,打電話找客戶,追補保證金。但是客戶呢?不接電話,也不補保證金,同時交易也沒有平倉出去。所謂穿倉,就是指客戶帳戶上客戶權益為負值的情況,就是在開倉前,客戶帳戶上不僅保證金已經賠光了,而且還倒欠期貨公司的錢。有投資者解讀說,這些客戶是在用行動說「你這麼個玩法,我只能躺平了,你看著辦吧!」

而在突變的行情下,這種穿倉情況也並不罕見。據陸媒報導說,近日,不少期貨公司發現有客戶達到了虧損臨界值,需要進行強行平倉,但由於行情下跌速度太快,期貨公司來不及進行強平,最終導致了穿倉。

大家知道,中共當局推出的政策,是政治優先,不計後果。有投資者評論說,中共對資本市場進行的干預,真是「聞所未聞」。

而在煤炭價格暴跌的同時,北交所卻迫不及待的要開鑼交易了。

帶著硬傷的北交所市場信心從何而來?

10月30日的晚間,北京證券交易所發布了多達10項業務規則及配套細則,這些規則將從11月15日開始實施,這意味著,北交所基本明確了會在15日開市。大陸媒體描述說,這是「北交所速度」。換個角度看,這也反映了北京要加速「圈錢」的緊迫性,而且也要借著六中全會的熱度儘快落實。

不過,北京現在急急忙忙推出了北交所,可以說這是帶著硬傷。為什麼呢?

首先,和煤炭市場的問題一樣,就是中共對資本市場的規則和政策是否一樣善變。比如,我們在節目中多次提到的註冊制的問題。

在今年4月時,原中共證監會主席肖鋼在一個論壇上說,「全面推行『註冊制』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條件」,並承認,當前「註冊制」改革推進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註冊制能不能走下去,能不能達到和國際接軌的效果,透過肖鋼的談話,外界已經有了質疑。

肖鋼還說,「註冊制」涉及到整個資本市場的生態建設,其中,發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責任人。「註冊制」改革涉及到發行人的誠信、誠信制度以及誠信社會的建設。

我們也提到過,誠信缺失、財務造假,是註冊制最大的阻礙。但是註冊制是給資本擴容鋪路的,北京是一定要推行下去的,北交所也是一定要開市的。那麼,在市場還看不清楚「註冊制」真實面目的情況下,北交所的規則是否會成為,只是披著註冊制的外衣,但實質還是審批制呢,並且監管還更加嚴格。

我們可以看到,中共在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的操作,都在傳達一種信息,那就是,中共可以在一夜之間,就改變了對自己不利的規則,而這種規則突變的直接結果,就會導致市場不買帳了,這是資本市場響起的第一個「警鐘」。

另一個「警鐘」就是市場已經開始對經濟前景和中國股市缺乏信心了,而缺乏信心最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缺錢。要知道,中共資本擴容的目的,就是要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場,圈住「長線投資」,所以一定要打造「賺錢效應」,而不是目前A股市場出現的新股破發潮狀態。

那麼北京會怎麼做呢?

此前,北交所剛剛降低了投資的門檻。9月17日,北交所公布個人投資者的准入資金門檻,是人民幣50萬元,機構投資者不設門檻。與此同時,新三板創新層的投資者准入門檻則從人民幣150萬元降低到了100萬元。

其實,流動性不足一直困擾著新三板,北交所的69家企業是從新三板平移過來的,那麼,降低了投資門檻,能解決流動性問題嗎?

10月29日,《中國證券報》說,針對北交所的布局,不少券商已經開始「招兵買馬」。也有媒體說,券商加速布局北交所,招兵屯糧。但除了招兵外,不排除國家隊都是分了指標要去支持的。除了國家隊,還有「聰明錢」以及中共的老朋友「華爾街」。

我們看到,僅管A股上周連跌了幾天,但是從19日以來,北向資金還是很踴躍,除了27日出現了淨流出30.42億之外,北向資金都呈現了淨流入的狀態,也就是投資者還在追捧中國資本市場。

因為資本逐利,短期的熱度還是有,但是,中共對遊戲規則任性地調整,隨意的干預,市場是不會買帳的,所以,投資者用躺平的方式,表達對經濟和股市喪失了信心。

我們看到,北京想給創新型公司一個上市融資的機會。但中國大型的科技公司,比如阿里、京東等等,都是選擇在美國上市。為什麼呢?還是因為中國上市制度設計的失敗造成的。

大家知道,中國的上市門檻中有對利潤的要求,要求盈利水平不少於多少多少。但盈利水平並不能完全衡量一個公司的前景如何,反而給了企業做高利潤,也就是做假帳的動機。而且有些創新型企業,因為業務類型的原因,本身就不可能很快盈利。而美國的納斯達克(Nasdaq)更看重公司前景,比如亞馬遜(Amazon)連續虧損了很多年,但並沒有因為虧損而不能上市或者是退市。

目前,外界都在說北交所就是中國版的納斯達克,那麼,是否能學得有模有樣呢?從這次北交所推出的一系列上市及監管政策來看,對上市公司的利潤仍然是設了門檻,但這種設計的缺陷性,不會有利於創新型企業的發展。如果中共,不能從制度層面真正的改革,那麼,能否持續實現資本擴容就是一個難題。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財商天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03/1667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