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被「愛國」學生舉報的李劍輸了,江湖再難相見

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湖南城市學院

——————

一個叫李劍的老師昨天火了,因為他被迫調離教學崗位。

在昨天的一份文檔中,他說:「半年前,本人因課堂風波被停課,引發與校方曠日持久的爭端。10月19日上午,因心力交瘁,我在校教工群發表聲明,認輸退場,終結爭端。傍晚,在校辦目睹校方對省級巡視組的最終回復材料,鬱憤難平,再次簽署「不滿意」的個人意見,為爭端畫上了一個不圓滿的休止符。

事件處理,罔顧事實,無視程序,徇私偏向,踐踏教師尊嚴。對我,是個悲劇;對學校,是種悲哀。」

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這位高校教師,復旦畢業的博士——抑鬱難平心中悲,一紙冤狀扣不公?

事件的原因並不複雜。

按照當事人的自述,也就是湖南城市學院的李劍老師說,今年他在建規院1801403班,上《建築文化概論》課時,因為說了一句「日本人精益求精」一語,繼而引發一李姓學生拍桌罵娘,並課後舉報,而後學校調查,導致他被調離任位。

且他聲明說:「在該課過程中,並無涉政治領域,亦無任何不當言論。」

但學校領導還是一致認為「李劍同志教學水平和能力欠缺,在課堂上不能較好的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達不到對D育人,為國育才的要求。」

所以,只能暫時調離教學崗位,安排到圖書館從事管理與科研工作。

換句話說,因為說了句日本人精益求精,然後被學生在課堂上大罵,學校覺得李劍不行,於是安排這個復旦博士去圖書館當管理員了!

寫至此,就此事,筆者只發表如下幾個看法:

一,李劍真的如學校所說的是能力很差,還是因為意識形態的錯誤?

其實網際網路時代,這個不難查,18年的時候,湖南城市學院曾發過一個光榮榜,上面寫著,我院李劍老師獲得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

 alt=

2019年,還入選了「351人才工程」的學術骨幹人才!

也就是說,這個老師能力並不差,若不又怎會立項,和評為骨幹人才。

二,這個事產生了輿論,李劍雖然接受現實,認輸聽從了安排,但他的內心是憋屈的。而他的憋屈在網上也引起了探討。

大家探討的方向有二:

1. 如果李劍老師所說的句句屬實,那麼說一句日本人精益求精遭到學生罵娘,結果老師被調離工作崗位,那麼合理嗎?

2. 只是因為學生舉報,就如此輕易的將一位優秀教師安排到圖書館,那麼這種槓桿效應一旦產生,以後的高校老師誰還敢在課堂上探討學術,因為畢竟很多優秀的學術都是來自國外,日本的諾貝爾有多少?美國的諾貝爾有多少?

這兩個國家的學術,因為意識形態的問題,老師是不是都不能褒獎?

那麼如此的話,以後的老師只能照本宣科,不會,不敢輕易延申。如此,又能培育出什麼樣的人才?我們建設雙一流大學的小目標又該如何實現?

三. 當然,不能只聽取李劍老師的一面之詞,現在學校課堂都有錄影,李劍老師不也要求拷貝那堂課的錄影。如果學校覺得李劍這是一面之詞,有失真實,那麼應該公布真相,哪怕因為學生罵娘太過素質低下,不能曝光家醜,起碼應該交給部分高校團體仲裁一下,看看領域內的各位看法。

如此,才不失公允。李劍錯了,讓他死,也死的甘心一些。

四. 李劍不是第一個因為「說話」被處理的第一個高校老師,在他之前浙江傳媒學院文學院副院長趙思運比他還慘,因為被學生舉報「屁股歪」,被學校給予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他做了什麼?

只是因為在開學典禮演講說:

」把知道的真相告訴大家,是一種正義;把明白的常識告訴大家,是一種責任;把目睹的罪惡告訴大家,是一種良知;把了解的事實告訴大家,是一種道德;把聽到的謊言告訴大家,是一種博愛;把親歷的苦難告訴大家,是一種告誡;把面臨的風險和不幸告訴大家,是一種善念……」

哪怕他的這篇演講此後都刊登在了錢江晚報上,得到了主串流媒體認可,但他還是因為「負面」被處理了!

最主要的是,人家是傳媒學院的副院長。傳媒是做什麼的,記者的搖籃。記者是幹嘛的?這個需要思考。

西南聯大的蔣夢麟曾說過:「學校之唯一生命在學術事業,學生當以學習為最大任務。強國之道在於強民,強民之道惟在養成健全之人!」

何為健全之人。

陳獨秀在北大任教期間,學生受老頑固影響拉著橫幅在學校批判陳,陳獨秀剛好去上課,順著圍欄看到這一幕,走過來,笑呵呵地說,批完,還有一節課呢!

學生們看被自己批的陳老師來了,也是面不紅心不跳,一起鞠躬喊了聲「陳老師好」。批歸批,但該有禮儀不能少,批完,照樣回教室聽陳老師上課。那時的學生,也與老師在學術上有爭端,但那時候的學生,從不批人,所行都是學術爭論,大家行事都是擺在檯面上。

吾以為,學術的見解不同,就上升到人格上的批判,甚至在後面搞小動作的行為,是最不為人恥,令吾輩不屑為之的。

爾等宵小行為,只會造就學術的萎縮。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愛悅資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14/1671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