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鎮反運動中被殺掉的辛亥元老 早已退出江湖

作者:
鎮反運動中對於判處死刑的人,不是根據犯罪分子的罪行來定罪量刑,確定該不該殺,而是根據人口比例,要求某地某市必須殺多少人,這是最大的荒謬之處。當時中國人口五億五千萬,千分之一是五十五萬人。四位辛亥元老被殺時,都已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儘管早已退出「江湖」,仍難「苟全性命」。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毛澤東認為「鎮反運動」時機來到,應當利用戰爭的危機情景,大肆殺戮「反革命」,毛澤東對公安部長羅瑞卿說,「你們不要浪費了這個時機,鎮壓反革命恐怕只有這一次,以後就不會有了。千載難逢,你們要好好運用這個資本。」

劉少奇心領神會,在高幹會議上說,「抗美援朝很有好處,使我們的很多事情都好辦(如搞土改,訂愛國公約,搞生產競賽,鎮反等)。因為抗美援朝的鑼鼓響起來,響得很厲害,土改的鑼鼓,鎮反的鑼鼓就不大聽見了,就好搞了。如果沒有抗美援朝的鑼鼓響得那麼厲害,那麼土改和鎮反的鑼鼓就不得了了。這裡打死一個地主,那裡也打了一個,到處鬧------很多事情就不好辦。」——十九年後劉少奇自己在文革的鑼鼓喧天聲中淒涼悲慘地死去,不知在他的最後時刻是否還記得自己當初鎮反時的那些話。

1951年1月17日毛澤東給上海市委電報指示,「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在今年一年內,恐怕需要處決一兩千人,才能解決問題。南京方面----爭取在春季處決一兩百個最重要的反動分子。」次日電告華南分局,廣東省委負責人說,「你們已殺了三四千人,這很好,再殺三四千人。」「今年可以殺八九千人為目標。」毛澤東指示,殺人要穩,要准,要狠,既不能手軟,更不能膽怯。只有這樣才能穩定社會秩序,使得志願軍作戰沒有後顧之憂。

3月30日,毛澤東指示,「很多地方,畏首畏尾,不敢大張旗鼓殺反革命。這種情況必須立即改變。」於是,各地鎮反運動迅速升級,你追我趕紛紛舉行聲勢浩大的公審大會,當場宣判,然後立即押赴刑場處決,報紙廣播予以大力宣傳報導。

毛澤東又指示下放批准殺人的權限,針對中共西北局報告「執行鎮反計劃,一定求穩,批准殺人一律在省上」,毛批示「其判死刑者則經專署批准執行」即可,實際情況是殺人審批權下放到縣級機關就可以殺人,甚至在鄉村召集的群眾大會上,激動的群眾一哄而上活活群毆打死「反革命分子」,不僅不受追究,反而得到鼓勵。

前安徽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尹曙生在回憶文章里指出,鎮反運動中對於判處死刑的人,不是根據犯罪分子的罪行來定罪量刑,確定該不該殺,而是根據人口比例,要求某地某市必須殺多少人,這是最大的荒謬之處。

1951年2月,在毛澤東建議下,中共中央開會討論殺人比例問題,「決定按人口千分之一的比例,先殺此數的一半,看情形再下決定」。當時中國人口五億五千萬,千分之一是五十五萬人。

據中共中央1951年5月底公布的數字,當時全國已經逮捕一百五十萬「反革命」,殺掉了五十萬,基本達到千分之一的目標。1954年1月,公安部副部長徐子榮(此人在文革中受迫害至死)在一份報告裡說,「鎮反運動」共逮捕了兩百六十二萬人,殺掉七十一萬兩千人,占全國人口比例為千分之一點三,超額完成了任務。而據相關學者估計,實際處決的人數遠遠高於上述公布的數字。國共內戰國共兩軍死亡人數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說是七十萬左右,鎮反殺掉的「反革命」穩高於此數。

據不完全統計,鎮反運動中被殺的有超過兩百四十一名民國時代的高級將領,這些人大多參加過抗日戰爭。其中辛亥革命元老和民國上將有四位,中將有七十八位,少將一百五十九位。這些人有些是起義投誠的,有些是被俘後釋放的,他們返鄉退隱,對新政府並不構成任何威脅。

四位辛亥元老被殺時,都已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儘管早已退出「江湖」,仍難「苟全性命」。四人之一是夏之時。此公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參加過四川保路運動。武昌起義時他在四川起兵響應,做過蜀軍政府的副都督兼蜀軍總司令。夏之時與董竹君的婚戀是當時的一個傳奇。董竹君就是上海錦江飯店的創辦人。夏之時在1938年時已經退隱江湖不問世事。不料鎮反時候,還是被殺,與他一同被殺的還有他的大哥,四弟以及侄兒等人,是滅門之災。夏之時被殺近四十年後,於1987年被平反昭雪,恢復「辛亥革命人士」榮譽。

第二位是何海清,民國上將。進過日本士官學校。黃興介紹他加入同盟會。回國後在雲南講武堂結識蔡鍔朱德,1911年參加辛亥起義。後又參加過護國戰爭,蔡鍔曾經說他是「吾之子龍也」。1923年何海清任雲南鎮守使兼建國軍第六軍軍長,由中將晉升為陸軍上將。1925年由於耳朵失聰,加上母親病故需要料理後事,何海清解甲歸田還鄉,在上海遇到從歐洲回國的朱德,還資助了朱德三百銀元。1944年日軍進犯韶山,何海清捐錢購買槍枝,組織抗日自衛委員會,年近古稀還出任抗日自衛大隊隊長。1950年何海清被「鎮反」,殺掉。1983年「平反」,確認他為「辛亥革命人員」。

第三位,宋鶴庚,湖南人,民國上將。日本士官學校第九期步科生,在日期間加入同盟會。回國後參見辛亥起義。1913年1916年兩次參加討袁,後又參加護法戰爭,1923年隨譚延闓入粵,被孫中山任命為湖南討賊軍湘軍第一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建國軍北伐軍中央總指揮。1931年他出任軍事參議院上將參議,但已不帶兵打仗。不久辭職回鄉,以繪畫學佛遊山玩水自娛。「鎮反運動」中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1980年平反昭雪,「不咎既往撤銷原判」。

第四位是鄧玉麟,民國上將。參加過武昌起義。護法運動時,鄧玉麟跑去廣州擔任廣州護法軍大元帥府參軍,1926年出任北伐軍左翼軍第一路軍司令。北伐後鄧玉麟脫離軍界,1946年鄧玉麟當選第一屆國大代表。蔣介石敗退台灣前曾經動員鄧玉麟去台灣,為鄧所拒絕。他自認為自己並未與共軍作戰,故選擇留在家鄉。但50年1月就被新政府逮捕,次年被處決。據說中共元老董必武曾經電示縣政府刀下留人,但電報到時,鄧玉麟已經被殺掉了。1982年,鄧玉麟被平反昭雪,恢復「辛亥革命人士」的榮譽。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18/167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