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防長:中共測試高超音速飛彈引起「關切」

資料照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布魯塞爾參加北約防長會議。(2021年10月21日)

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說,中國今夏的高超音速飛彈試驗引起人們「關切」北京不斷增加的能力,但是他說,他不會把它與俄羅斯1950年代發射世界首枚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Sputnik I)相比。

星期三(11月17日),奧斯汀被記者問到中國在7月27日試射高超音速飛彈是不是一個「斯普特尼克時刻」,他回答說:「這些是我不想使用的詞彙,我個人不會用。」

奧斯汀稱中國是美軍的「步調挑戰」(pacing challenge),也就是中國軍力發展步調成為美國軍力發展步調的衡量標尺。不過,奧斯汀補充說,美國聚焦於「整體的強勁能力」,而不是諸如高超音速武器這類的某一種具體能力。

據《金融時報》報導,中國試射的武器雖然偏離目標數公里,但這次測試標誌著任何國家首次發射一枚完整環繞地球的高超音速武器。高超音速武器的速度為音速五倍以上,非常難以追蹤。

中共方面否認進行了高超音速飛彈試驗,稱它實際上測試的是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空軍上將約翰·海騰(l John Hyten)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台(CBS News)採訪期間,討論這次高超音速武器測試時的語氣要更為強硬。

海騰說:「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有改變很多事情的潛能。」

當被問到他是否會把中國的這次測試與「斯普特尼克」相比時,海騰回答說:「從技術角度上,這相當可觀。」

「但是斯普特尼克在美國產生了一種緊迫感,」這位美軍第二號將領說。「7月27日的測試沒有產生那種緊迫感。我認為也許它應當產生一種緊迫感。」

據海騰說,中國已經部署了一枚中程高超音速武器,而美國離部署第一枚還差好幾年。

上個月,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陸軍上將馬克·米利(Mark Milley)也稱中國的這次試驗「非常令人關切」。

米利在接受彭博社電視(Bloomberg Television)採訪時說:「我不知道這是否就是一個『斯普特尼克時刻』,但我認為這已經非常接近。它引起我們的全面關注。」

俄羅斯-烏克蘭緊張關係

在星期三舉行的這次五角大樓記者會的早些時候,奧斯汀呼籲俄羅斯就陳兵烏克蘭邊界一事拿出更大的透明度。

他說:「我們不確定普京先生到底意欲何為,但是這些動向顯然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11月初,烏克蘭國防部說,有大約9萬俄軍集結在烏克蘭邊界附近以及反政府武裝控制的烏克蘭東部地區。

俄羅斯在烏克蘭附近增兵加劇了莫斯科今年早些時候與西方的緊張關係。俄羅斯官員說,調動這些部隊是為了訓練,以應對附近北約部隊構成的安全威脅。

莫斯科2014年吞併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從那以後一直支持烏克蘭東部的分離主義反叛武裝。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19/167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