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世代矛盾加劇】躺平族不結婚生育 長壽族漸依賴社福

世界科技創新發展一日千里,醫療技術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令人類平均壽命得以延長。以亞太區為例,包括港、台等發展較先進的地區,平均壽命超過80歲,可見社會福利的擔子日重。另一方面,小家庭趨勢遇上疫下經濟不景,生育率愈見減少,而資產泡沫令樓價升勢停不了,更令不少年輕人乾脆做「躺平族」,不再努力,反正多努力都難以達成人生目標,還要背負沉重的社會福利負擔,看不見前路。若政府施政未及時應對這些經濟異象,長此下去就形成「躺平族」與「長壽族」的世代對立,社會矛盾難免窒礙經濟長遠發展。

本來,亞太經濟予人創新、富有動力和增長迅速的印象,不過,近年這些地區卻同時出現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的情況,即現存人口壽命愈來愈長,但家庭生育率下降,形成勞動力青黃不接。

這帶出兩大問題,其一乃高齡人口持續上升,社會福利負擔愈來愈大;其次是勞動人口愈來愈少,企業聘人困難,政府稅收亦受影響,加上一場疫情激化資產泡沫,樓價高得令人窒息,生活成本愈來愈高。

結果,年輕人呈兩個極端方向走,一個是「內卷」,即非理性的內部競爭,無論是教育、就業,都如軍備競賽般,對家庭形成極大壓力;另一極端是一群吃不消壓力的年輕人,選擇「躺平」,不買樓、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子、不消費,「平淡過日」!

其實,「躺平」這個名詞最早可追溯到年初的一篇網絡文章,建議人們應該追求簡單的生活,而非營營役役去追求物質生活和傳統價值觀,引起社會頗大迴響,不少時下年輕人尤感共鳴,其實背後在反映年輕一代即使多努力,都沒有多大的上流機會、生活高壓,看不見前景,從而感到失望和極大的無力感。

這種現象不只出現於大陸,南韓、日本、台灣都成為潮流。日本的人口高齡化是人所共知,自1990年代初經濟泡沫化以來,經濟發展停滯不前,薪金停滯,年輕人多努力都無法在工作上得到應有的回報,故近10年更流行「悟世代」,即沒有欲望的世代。

南韓去年15至29歲人口有9%失業,且政府未能壓抑樓價,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三放」,即放棄戀愛、放棄結婚和生子,亦放棄買樓。台灣方面,年輕人「不婚不生」的風潮亦愈演愈烈。

近年全球出現缺勞工、缺原材料、缺晶片和缺電等情況,供應鏈大混亂,通脹持續升溫,與居高不下的樓價,進一步加重民生負擔。勞工薪金升勢追不上,工時愈來愈長。經濟壓力下,女士們都不願因家庭與生育而放棄事業,形成少子狀況普及化。

「長壽族」與「躺平族」猶如兩個極端的現象,高齡人口愈來愈多,社會扶養比率壓力愈來愈重;另一邊廂,少子化下年輕人口減少,一胎下的小家庭,孩子長大成婚,隨時是兩個年輕人要照顧兩邊父母「四大長老」,還有育兒成本,想起也嚇人。年輕一代都不願打拼進取的話,社會可以如何持續發展呢?

【多國重整資源歐美擬征富人稅】

要解決高齡化與少子化所衍生的問題,政府的政策如何恰當分配社會資源,理順社會關係,自然擔當了重要的角色。例如中國近年就著手進一步放寬生育政策,鼓勵民眾生育,並且透過整頓教育及房地產等行業,緩減「內卷」風氣和生活成本的壓力。

還有,改革稅制漸成全球主流。疫下資產泡沫令富者愈富,能搭上新經濟列車的網企富豪更是賺得盆滿缽滿,可以輕易錢搵錢,但未能跟上潮流者,便被市場淘汰。結果,世界財富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上。要正視貧富懸殊問題,各國政府都擬增加從富者及企業徵收稅款,將財政資源用於提供生活保障,扶助年輕一代建立家庭,生兒育女,支持長者社福支出。如今歐美都在大喊研征富人稅,中國就提出「共同富裕」口號,而美國亦正主導全球增加企業最低利得率,可見這個為政府財政「增收」的取向漸成大勢所趨。

此外,延長退休年齡、改革工種(如增加兼職職位)及年金供款;推動全民運動,強身健體,減輕醫療負擔;完善社福制度,加強基礎醫療、失業保險及養老保險等兜底措施,都有助應對高齡化問題。畢竟無論是「長壽族」抑或「躺平族」,其實都是社會的一分子,不應處於對立面,應相輔相成。讓政策調整理順社會資源,配合新的經濟趨勢,只能各得其所,締造和諧社會。

也許,當前一個較難應對的問題,是樓價高企令住屋成本上升的問題,這不只影響年輕一族,更關係到整個中低下階層基本住屋環境,故必須正視。一方面,各國透過推動疫後貨幣政策正常化,以及樓市限購等措施,壓抑樓市炒風;二來政府應著手提升規劃,加強基本住屋保障。

當中,新加坡將投資物業和居民基本住屋兩大市場分開,減少資產價格波動對居民基本住屋的影響,值得各國參考。

【全球樓價癲升形成3大現象】

疫下全球央行大放水,加上超低利息,泛濫的資金在市場尋找出路,激化資產泡沫,不少都流入物業市場。如今全球各主要城市都面對樓價高企的情況,基本上普通基層難以負擔高樓價。在社會工作日子不多的年輕一族,即使努力打拼,也看不到置業的階梯,故漸漸形成3種抉擇。

第一種,是勉強上車。接受較差的居住條件,以蝸居度日。事緣樓價高企而薪金無法追上,部分年輕人或「靠父母干」取得首期,將貨就價買入環境較差而面積較細小的物業作居所,正因為要供樓且生活條件不理想,都不願生兒育女,故激化少子化趨勢。

第二種,乃長租不買。反正在缺乏家庭等「外援」支持下,年輕人意識到窮大半生,都儲不到置業首期,故索性長租不買,雖然沒有資產,但亦沒有負債,甚至不婚不育,只管做自己愛的事,例如經常去旅行,及時行樂。

第三種,是長期黐家。即無論是獨身抑或已婚,都不離父母家,賴在家做「啃老族」,反正對生活要求不高,不想負擔供樓,稍有良心,一份家用有家人包食包住;更甚是不願上班,衣食住行全部靠家人。

當然,後生遙遙就憤世嫉俗「躺平」,又缺乏理財觀念,他日才醒覺想要跳出舒適圈,人生可能更加痛苦。故無論如何,縱使對現實環境有諸多不滿,也避免以消極方式控訴。反正成家立室、生兒育女、置業安居以外,也有其他具意義的人生目標。過得充實快樂,才不枉此生!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25/167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