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最富11城人均存款扣通脹和債務所剩無幾;12個中企被白宮列入黑名單;

明年全球危機更棘手;全球缺貨襲卷7大項商品;中共新法引外企取消項目;防中共日本推動新法;三星投巨資德州建晶片廠

中共在國際上越來越不受待見,越來越孤立。周三,美國商務部將27個中國實體和個人列入"實體清單";明年初,日本政府將向國會提出一項名為「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的法案,明顯是針對中國。

此外,中英商會的一份報告顯示,由於擔心中共數據傳輸和本地化方面的政策,英國企業正取消在中國的一些項目。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居民存款餘額為93萬多億元,貌似很多,但扣除通脹和債務後已所剩無幾。

全球供應鏈失衡,導致美國市場上從嫩雞柳(chicken tenders)到玩具、酒類、醫療器材、運動褲和汽油等七大項目商品嚴重缺貨。

比缺貨更嚴重的是,2022年糧食危機正悄然而至,恐引發社會震盪。

韓國半導體巨頭三星將斥資170億美元,在美國德州建造大型晶片製造廠。

周三,「中國版ZARA」申請破產清算衝上微博熱搜榜,市值蒸發了百億,引發熱議。

12個中企被指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隱患"列入黑名單

美國商務部周三將27個中國實體和個人列入"實體清單",涉及到12間中國企業,指這些企業和個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隱患",並且在某些情況下有助於中共軍方的量子計算工作。

路透社報導,被列入黑名單的中企包括杭州中科微電子、湖南國科微電子股份、新華三技術(New H3C)、西安航天華迅科技和蘇州雲芯微電子科技。美商務部指這些企業"支持中國解放軍軍事現代化"。

美國商務部還指有三間中企涉"獲得或嘗試獲得源自美國的項目,以支援軍事應用",這八間企業將被阻止使用美國科技幫助中國為軍隊發展量子計算。

另外,16個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實體和個人被指幫助巴基斯坦的核活動和彈道飛彈計劃,一同被加入清單。

除了上述實體,還有1個日本和1個新加坡實體被加入清單。俄羅斯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則被列入"軍事最終用戶"清單。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聲明中表示,這次行動有助阻止美國科技用於支持中俄軍事發展和"引起核不擴散憂慮"的活動。

中國11城人均存款超10萬元,惟扣除通脹和債務後所剩無幾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尾,中國居民存款餘額為93萬多億元,其中人民幣存款為92萬多億元,增長13.9%。人均住戶存款金額為6.62萬元。其中11個城市居民人均存款超過10萬元。

北京的住戶存款餘額位居第一,超過4萬億元。上海、廣州、重慶、深圳的住戶存款餘額分列第2至5位;成都、天津、杭州、蘇州、西安位居6到10位。11個城市居民人均存款超過10萬元,其中北京、上海分別以19.6萬元和14.8萬元位居前兩位。

表面上,居民存款額增加,民眾應該更加富裕,但如果再看負債情況,結果可能相反。中國人民銀行年初公布居民槓桿率(居民負債總額除以GDP),受到疫情影響出現明顯的上升,居民槓桿率2020年已經攀升到72.5%,較2019年增長7.4%。

金融學者司令認為,不能從一系列經濟數據判斷居民生活,更多的要參考居民實際購買力。

司令說:中國居民這幾年收入的增加,難以抵消中國物價上漲幅度。這幾年,居民消費指數呈現通貨膨脹的水平。很多居民感慨自己的收入難以和包括物價、醫療及養老、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協調。

《中國統計年鑑2021》顯示,上海居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2萬元,北京為6.9萬元。中國東部地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1,239.7元。山西太原學者任先生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由於政治需要,官方公布的數據往往為了宣傳社會繁榮,因此與現實差異較大。

任先生說:這個數字不可靠,而在這種風氣下,官方及研究的統計數據都不可靠,所以這些數據不能說明什麼問題,這是其一;其二,他們取樣的是幾個重點城市,我們都知道北京、上海及廣州是財富比較集中的地方,也是官員比較集中的地方。

中共總理李克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曾說,「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們平均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此言引發海內外輿論熱議。學者任先生認為,6億人每月收入1000元,又如何解釋央行公布的人均存款金額?央行公布的數據只能說明財富高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近期,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用品價格迅速上漲。醬油瓜子、紙巾、食鹽、食醋、豆奶、冷凍食品等大眾消費品,甚至連即食麵等主要食品的價格也全面上漲。

中共有關數據傳輸和本地化的法律,引發外企取消在華項目

中國英國商會(British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周二(11月2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有關數據傳輸和本地化方面的政策正導致企業因擔心合規問題而取消在中國的項目。

該商會寫道:「這種不確定性正在引發相當大的焦慮,因為它可能對來自中國的數據產生不可逾越的障礙。」

「一些企業已經受到數據流放緩的影響——一家企業取消了其在中國計劃的研發項目的三分之二,而另一家企業則被迫降低向客戶提供的服務質量。」

報告把海外公司在中國本地存儲數據並在將數據轉移到海外之前進行「安全審查」的法律要求描述為「成本高昂」和「限制性的」,並且會挪用本可用於更高效的研發活動的資源。

「中國網絡安全立法中的這些漏洞和雄心勃勃的條款,給英國公司在努力確保合規方面帶來了重大挑戰,阻礙了它們在全球和當地層面利用數據做出商業決策的能力。」

這家在中國的英國商會建議中共當局努力澄清其政策,允許在華外國公司儘可能多地與海外部門共享數據。

今年,中國實施了《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這兩項規定公司必須如何存儲、保護和共享數據的關鍵法律。

日本推動經濟安保法,審查補助都為防中國

日本共同社10月15日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領導的新內閣將在2022年1月國會開議時提出暫定名稱為「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的法案,內容包括「供應鏈堅韌化」、「維持基礎建設功能」、「專利非公開化」及「確保技術基礎」等四大重點。

據執政黨相關人士透露,為防止引進可能對日本安保造成威脅的外國製品及系統,日本政府將採取「事前審查」以排除可能對基礎設施穩定運作造成影響的外國制產品或設備。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鈴木一人(Kazuto Suzuki)對美國之音表示,岸田內閣所推動的經濟安全保障相關法案,明顯是針對中國。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也同意法案主要是以中國為對象,他並指出這是日本想要與民主夥伴國一同在高科技供應鏈、能源、醫療資源等必要且須充分的物資上達到「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和「戰略不可替代性」(strategic indispensability)

據相關人士透漏,法案重點之一是打造強韌的供應鏈,制定新的支援制度,加強半導體等重要物資在日本國內生產的基礎,並由政府提供補助。

2022年的全球危機更棘手,恐引發社會震盪

對於許多經濟體來說,糧食漲價會比一般消費品的通膨更加棘手,因為這是剛性需求,擠壓其他支出的服務遠比其他消費品還要更嚴重,對低收入戶也是嚴重的打擊,會衍生出更多的社會問題與政治動盪。

有助提高農產品產量的化學肥料,仰賴化石能源進行合成,而油價、天然氣價格飆漲,造成的後果就是肥料飆漲,各國推動減碳也可能也埋下2022年危機的隱憂。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糧價指數在10月止的過去一年已大漲超過30%。

許多人每天必須用來啟動一整天工作能力的咖啡,現在已是農產品通膨的最佳範例,阿拉比卡咖啡豆價格今年來已經飆漲逾一倍。

供給能力不足的消息頻傳,也已刺激小麥價格飆漲,在巴黎交易的指標性小麥價格已衝上空前新高,國際穀物理事會(International Grains Council)也已經警告,全球主要穀物出口商的庫存很可能降到九年新低。烏克蘭與俄羅斯邊境更處於一觸即發的瀕臨戰爭狀態,這兩大穀物生產國要是開戰,無疑將帶動穀物價格飆漲。

消費者遭到糧價暴漲衝擊,將不利政治與市場穩定,也會成為股市利空。若勞工面臨食物價格上漲、要填飽肚子的壓力,將強力要求加薪。

因此,糧食通膨將會是2022年的嚴重問題,同時也會是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政治問題,更會造成人道危機。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25/167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