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感染新冠「幸運」活下來的人:命是撿回來了,後遺症卻沒放過他們

新冠肺炎康復後,患者們怎麼樣了?對感染過新冠肺炎的人來說,徹底恢復之路可能比想像中的更艱難

去年7月,小李(化名)的父母雙雙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數月。雖然最終兩人都痊癒出院,但依然受到新冠後遺症的困擾。

小李媽媽經常腹脹、便秘,嚴重時還要用開塞露。小李爸爸則是頭痛,幹活時感到乏力。爸爸的頭沒有受傷過,當時感染新冠後,最大的症狀就是頭疼,沒想到治癒後疼痛還是會時不時出現。

小李找過醫生給爸媽醫治,但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這讓同樣身為醫生的他感到十分難過。

一、「新冠後遺症」被認為是一種新疾病

2020年9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國際疾病分類》中為「新冠後狀態」創建了相關代碼。2021年10月6日,WHO與各國協商後,首次公布「新冠後狀態」的官方臨床病例定義。

WHO指出,「新冠後狀態」就是新冠後遺症,通常發生在確診新冠的3個月後,症狀持續至少2個月,至少存在1種無法通過其他診斷來解釋的症狀。常見症狀包括疲勞、呼吸急促、認知障礙及其他症狀,影響日常生活。這些症狀可能持續存在,隨著時間推移,可能出現波動或復發

WHO評估後發現,目前全球約有2600萬人遭受了新冠後遺症的困擾,65歲以下是高發人群,女性、貧困人群、衛生或護理工作從業者、患有其他基礎病或殘疾人群,也較容易出現新冠後遺症。

二、有人呼吸困難,有人認知障礙

10月23日,國際醫學名刊《美國醫學雜誌》(JAMA)發表了一項關於新冠後遺症的系統回顧研究。

研究團隊檢索了11個資料庫,確定57項研究,涉及250351名新冠肺炎倖存者,平均年齡為54.4歲,他們都在新冠肺炎急性感染期30天及以後接受過後遺症評估。

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新冠肺炎倖存者在康復6個月後仍在經歷後遺症,最常見的症狀涉及肺部異常、功能性活動障礙和心理健康障礙。

11月23日,武漢協和醫院團隊在《醫學前沿》上發表研究「新冠肺炎確診1年後的後遺症評估」,指出,即使是新冠肺炎的非重症患者,在確診後近一年仍會出現睡眠困難、乏力、關節疼痛、焦慮、抑鬱等新冠後遺症

根據各項研究,新冠後遺症的症狀大概分為以下5類:

1、肺部症狀

研究顯示,約有62%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現肺功能異常的後遺症,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肺彌散功能異常、肺磨玻璃密度影、支氣管擴張和肺纖維化等。

2、神經症狀

病毒可能會攻擊大腦中的神經細胞,繼而出現一系列神經系統症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約占23.8%)、記憶缺失(約占18.6%)、認知障礙(約占17.1%),因病毒對神經攻擊導致的味覺障礙(約占11.2%)和嗅覺障礙(約占13.4%,以及頭痛(約占8.7%)。

3、精神症狀

研究表明,約有30%的新冠患者在急性期後被確診患有廣泛性

障礙,約25%的患者有睡眠障礙,約20%的患者有抑鬱症,約12.5%患者得了創傷後應激障礙。

4、運動障礙

新冠後遺症中的運動障礙主要分三種,包括:一般功能障礙(約占44%),靈活性下降(約占20%)、運動耐力下降(約占15%)。

5、其他症狀

還可能出現心血管疾病、胃腸疾病、皮膚病、耳鼻喉疾病的相關症狀,包括關節和肌肉疼痛、疲勞或肌無力、發燒、流感樣症狀、體重減輕、腹痛、腹瀉、食慾下降、嘔吐、脫髮、皮疹、喉嚨痛、等。

三、出現後遺症怎麼辦?

無論病情輕重,多數患者的後遺症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減輕,甚至消失

對於沒有基礎疾病的輕型新冠康復者來說,出院後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堅持運動,身體功能可以逐漸恢復。如果有基礎疾病,或者是重症新冠康復者,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理功能障礙,若症狀持續,建議及時到大型醫院進行綜合評估,制定針對性康復治療方案。

大部分新冠後遺症屬於輕症,因此更依賴於自我調整家庭幫助

·鍛鍊

研究指出,大部分輕症患者在經過4~6周的輕度有氧運動後能恢復得很好,例如散步、瑜伽等。因此,鍛鍊是新冠後遺症患者自我調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活習慣

此外,注意休息、控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攝入、戒菸,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密切注意身體變化,這些對患者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家人支持

家人的支持也十分重要。良好的家庭氛圍能幫助患者的病情康復,減輕一些主觀因素引起的心理問題。面對新冠後遺症患者,家人要多關心和多傾聽,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經歷、感受和需求,並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

無論新冠康復者出現哪些後遺症,他們都有可能感到不安,背負巨大的心理負擔,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釀成自殺悲劇。因此,我們要重視新冠後遺症,提供必要的治療和心理幫助,讓他們恢復健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08/168083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