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從不理財到瞎理財,中國人吃了多少虧

如今,理財是我們生活中繞不開的一件事。膽大的人股市梭哈,求穩的人基金定投,錢再少、賺點收益也好。

畢竟,理財師們常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可不少人在真正進行投資理財後,發現不管股票還是基金,一頓跟風買買買之後,自己的錢反而越理越少了。

在新一季的《脫口秀大會》上,何廣智就一語道破了大家的這種感受:不理財就不會虧錢,「你不理財,財不離你」才是很多人的現狀[1]。

的確,在理財這件事上,大家真的吃了很多的虧。

國人不愛理財?那是以前

很長一段時間,炒股、買基金這些投資理財行為似乎都離普通人很遙遠。把錢存銀行是幾代人處理自己金融資產的主要方式。如果要投資,第一想法基本都是去買房。

但如今,以不動產為主的非金融資產在居民的財富占比逐漸下降。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統計,住房資產在居民資產總額的占比,從2000年的52.3%,下降到了2019年的40.4%。

與之對應的,是金融資產占比逐漸上升,股票、基金等投資方式越來越受大家的青睞,兩者的占比在20年間增長了近25個百分點。

這種轉變,一方面是因為股票、基金市場的逐漸成熟,不僅產品種類日益豐富和多元,而且購買渠道也逐步便捷和多樣。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大家手頭的閒錢越來越多了。

2020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萬元,這意味著除掉2.1萬元的人均消費支出,平均每個人在去年存下了1萬多元。

這和5年前相比,大家一年能攢下的錢,幾乎翻了一番。

財富的積累,讓大家更願意尋求增值的方法,再加上「房住不炒」的大環境,大家投資理財的意願空前熱烈。

在社交平台上,諸如「比起沒錢,窮人思維更可怕」「你還在靠一份死工資賺錢?」這樣的標題,就狠戳著大家的理財焦慮。

而點進這些文章,就會發現它們都有著相似的套路:普通人之所以改寫了人生,背後的轉折點都是從擁有了「富人思維」——學會理財的那一刻開始的。

不可否認,當我們把自己帶入這些爽文的時候,多少會有點心生嚮往,幻想著自己也能跳出平庸的生活,通過理財改變命運。

但理財,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你亂理財,財要離你

這幾年理過財的人都知道,2020年是中國基金市場的大年。比股市還高的平均收益率,吸引了大量小白跑步入場。

根據 Mob研究院的統計,從2020年2月到次年2月,僅移動網際網路基民用戶數用就增加了5910.8萬。其中,52.6%是90後,5.7%是00後,多數都是年輕人[2]。

不過,很多人與其說是在理財,倒更像是在開盲盒。跟風買的幾支基金,除了基金經理的名字,其他一概不知。

這也不奇怪,雖然大家搞錢的意願很強,但理財的知識實在太少。

在尼爾森的一項基民調查中,普通投資者能達到「對基金認知清晰」的,連10%都不到。多數人對基金認知都存在認知糢糊、甚至有偏差的問題。

就是這樣的毫無準備下,很多人就揣著錢沖向了資本市場。

有人可能還期待自己會是下一個巴菲特,想著「股神竟是我自己」。近九成的投資者對自己權益類基金年化收益率的預期達到了10%以上,更有近四成的基民預期年化收益會超過20%。

但實際情況是,只有六成的基民可以做到不虧錢。

而那剩下的四成人,有一半的虧損都在10%以上。別說追上通脹了,辛苦賺來的打工錢都要沒了。

牛年新春開盤後,基金市場大跌,就讓去年跑步入場的新基民們,體會到了什麼是「跌媽不認」。Mob研究院的統計顯示,這段時間某基金 APP的卸載量創下新高,其中一半都是90後用戶[2]。

之所以會有這種被基金深深「背叛」的感覺,部分原因還是大家對理財了解得太少。

何廣智調侃自己和同事昌叔工作賺到錢後,就開始了理財,還成了笑果文化的理財界「臥龍鳳雛」。但他們也是跟風買基金,甚至連帳戶上顯示的1700元,是賺是賠也分不清[1]。

所以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後面還得加一句——「你亂理財、財要離你」。

理財如戀愛,穩打穩紮才是真

當然,很多人也意識到了自己理財知識的缺乏,但卻寄希望於理財速成課。

什麼一招學會、0元免費學……在社交媒體,你可以看到很多類似打著這種宣傳語的理財課。但課程所教的內容常常只是些皮毛,難以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去。

而且,有些理財課,一不小心就上成了劫財課。

他們的套路是:先開個9塊9的理財小白課程,教些基礎的理財入門知識,並不斷洗腦學員通過理財就能實現財務自由。最後,告訴大家還有7999元的進階課,能讓報名的人「迎接人生第一個100萬」[3]。

看著很美好,至於效果怎麼樣:財商課程被大量學員投訴,買過課的人稱其誘導報課,要求退費[3]。

畢竟,理財不一定賺錢,但教人理財是真的賺錢。

在融360的調查中,有30%的受訪者表示遭遇過理財投資陷阱騙局[4]。假如不慎掉入陷阱,輕則損失3000元上下,重則3萬–50萬。

合肥警方通報的一則案件為例:受害人小張在自稱「中國福利彩票維看護作人員」的騙子推薦下,投資彩票業務。一開始投資5000元,後來最多的一筆達到了30萬元。當意識到被騙時,騙子已經從他這騙了64萬元[5]。

與小張想投資理財被騙一樣,很多詐騙分子就是通過社交平台或交友軟體,搜尋目標,通過扮演專家取得信任後,以穩賺不賠等話術吸引大家交錢投資。

很多人就是因為專業知識不足,風險和安全意識不夠,偏偏還相信自己運氣值爆滿,就一頭掉進了騙子織好的理財詐騙網中。

如今網絡平台已經超越了傳統的電話詐騙,成了金融詐騙的主要渠道。這些打著教你理財的詐騙,實在是無處不在。

包括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學習理財知識的短視頻平台,騙子也沒放過。每日經濟新聞就報導過一起詐騙案:受害人從短視頻中知道了一個所謂的「投資群」,進群後就跟「大師」學投資獲取收益,最終投入了586萬元巨資,損失慘重[6]。

因此,大家理財想學習專業知識,在社交平台上亂投醫可不行。選擇一個正規的財富管理平台,開始循序漸進提升自己的理財水平,才是明智之選。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網易數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16/168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