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舉報、斷章取義、剪輯短視頻、上熱搜,是上海某高校老師被開除的源頭

作者:

我冒著被刪文的風險,也要連夜把文章寫出來。

睡前,我終於看到了上海某職業學院宋老師的教學完整視頻了。

我認真看了兩遍,這和微博熱搜上的視頻,是兩種不同的性質的概念。

一種是被人剪接,移花接木,掐頭去尾,故意截取對舉報者有用的片段進行組裝,進行斷章取義。

一種是完整的視頻。我結合該老師前後的語境來分析,來鑑別,我認為這個女教師的言行沒有什麼問題,更沒有上升到民族仇恨的高度。

第一:她最開始就已經認定了日本是屬於反人類的行為,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也是南京大屠殺在中國大地上犯下的最無恥、下作、殘暴、兇狠的反人性、反人性的罪孽。

第二:她提出南京大屠殺後,她的歷史老師曾說過,國民黨政府在一些遇難者家人還活著的時候,沒有把所有死難者的名字全部記錄下來,是很大的遺憾。

這個記錄和查詢,並不難,大家都有身份證號碼,如果發現失蹤人口和屍體,一定可以統計出來。沒有具體的遇難者名字,就導致了數據的不同版本的出現,有三千的,有兩萬的,有七萬的,還有三十萬,五十萬等不同的數據。我的理解是,不管多少人,都是犯下的滔天罪行。都是對別人生命權的嚴重侵犯。1和30萬,只是數值的不同。殺一個人和殺30萬人,性質是一樣的,是禽獸的行為,是人性的黑洞

宋老師認為,具體到個人,把遇難者名單羅列出來,而不是數據,更有說服力,也不會受到日本方對數據的質疑。

宋老師的想法,是充滿人文主義關懷的想法,這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遇難者的交代,更是對歷史上的一些人或事,要進行更加精準,有理論與詳實的數據支撐的有力的證明。而做到具體到人,核實遇難者的身份證,並不難。

第四:她提出「如果」,是一個疑問句。疑問句不是肯定句,是可以辯論和商議的。

如果沒有名,沒有姓,就提出30萬的數據,就相當於小說寫作的概述,並沒有確切的統計出來的人數。我認為這不是對國家的質疑,這是對學術的探討。尤其是在課堂上,不能光是讚美、喊口號、照本宣科,還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所深究,有所發散思維,才是「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的闡釋。

第五:她提出了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所有的人都有名有姓,都有家庭記載,他們真實的統計出了屠殺的猶太人和逃難的猶太人的數字。她同時提出,這是中國作學術一直都不嚴謹的一個折射。

第六:宋教師提出統計到了倖存者有61人,那就應該可以統計出遇難者的人數,但是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沒有看到30萬具體的人。

第七:宋老師提出要進行反思。不能永遠去恨,而應該反思戰爭是怎麼來的。仇恨是必須的,但光有仇恨,就是一元的思想。一元的思想很容易把對立的觀點在道德上看成可疑、敗壞的。

多元的思想就是要對每一次戰爭有所反思,要追問為什麼,要進行認真的思考,要避免災難的再次發生,這是一種理性與智慧,也是哲學思辨的範疇

所以,結合宋老師前後的教學語境,她在課堂上的言行並沒有煽動與挑釁,也沒有反對、抹殺南京大屠殺的暴行。她只是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尊重人,尊重生命,尊重逝者,這有錯嗎?

一些官媒不分青紅皂白,主觀定性為「質疑歷史真相,妄為人師」的言論,還扣下「為罪人開脫,抹除民族苦難,這般無知無德怎配指導下一代」、「歷史為根基,教育是民族未來。未來失了根基,民族將何存」,每一句評論,刀刀見血,言辭激烈,直接給人定罪,讓人莫口難辨。官媒的定調,微博推上熱搜,學校快速反應,再結合一邊倒的民意,這個老師的災難近在咫尺。

下午官媒定調,晚上學校直接發出開除的聲明——好果斷,好迅速,好牛逼,好會進行輿情回應。我不得不為這個職業學院反手點讚,至少該校的處理速度甩過湖南某所高校幾條大街。

同時,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又打開了宋老師的教學視頻,我看到了坐在後排的學生邊嘲笑、邊錄音、邊諷刺、邊議論,邊說要舉報,還要發微博。我為這群烏合之眾的學生感到悲哀,在家庭與學校教育中,沒有把為人正直、胸懷正義、善良悲憫的情懷學到,沒有把做人的最基本的品性養好,反而學會了告密、斷章取義、譏諷老師、利用網絡,煽動民意的無恥的,卑鄙的行徑。

這群可怕的學生,一旦走入社會,將是人類的公害。

還有個別媒體跟風,把宋老師的行為定性為中國教育界文科老師右傾勢力值得關注,他們不事生產,既不能群眾同勞動,又不能與人民同聲共氣,卻以「學術研究為名,陰陽怪氣推牆砸鍋,為清華日軍洗地,為虎作倀」,這個媒體還倡議追究宋老師的刑事責任。

好大的口氣,好空洞的口號,好大的官威啊。

不管是個人還是媒體,我又想到了《烏合之眾》的經典語言: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群體只會幹兩種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從黃昏到黎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18/168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