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緊張空前 日本擬深度介入台海防禦

最近的一系列跡象顯示,日本在美日同盟中的角色和使命開始大幅演變。在上星期剛剛結束的美日外長加防長會議上,日本對加強日美軍事聯盟、應對台海地區的軍事威脅作出了新的重要承諾,包括美日設施的聯合使用,擴大、重組對美軍支持,以及加強自衛隊在日本南西群島等地區的戰備。

最近的一系列跡象顯示,日本在美日同盟中的角色和使命開始大幅演變。在上星期剛剛結束的美日外長加防長會議上,日本對加強日美軍事聯盟、應對台海地區的軍事威脅作出了新的重要承諾,包括美日設施的聯合使用,擴大、重組對美軍支持,以及加強自衛隊在日本南西群島等地區的戰備。

(資料照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國防部長奧斯汀和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和防衛大臣岸信夫1月6日舉行2022美日安全磋商委員會視訊會議。

日本防衛省在會後發布的會議概要中說,日本將大幅度增強地區防衛能力,「美國和日本都對日本在角色、任務和能力的演變以及聯合規劃工作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表示歡迎。」

此外,針對廣為人們所關注的兩國擬議制訂應對緊急事態的共同計劃,聯合文件明確指出,「樂見取得切實進展」。在這次安全協商委員會發布的公告稱,部長們期待就提高聯盟防禦能力「簽署實質性協議和特別協議」。

鑑於美軍對中國武力犯台的任何有效反擊都離不開日本自衛隊的支持,包括全面使用台海附近的日本島嶼,美國近年來一直強烈期待日本攜手共同應對台海衝突,但對日本來說,這也意味著戰時日本這些島嶼可能遭到中國襲擊。

長期以來,中日兩國雖因歷史和尖閣列島(中國稱釣魚島)主權爭端等問題時有摩擦,但是在中國最為敏感的台灣問題上,日本一貫謹言慎行,與美軍針對台灣防禦的合作常常保持一定的距離。然而,最近的一系列跡象顯示,隨著中國對台武力威脅不斷升級,日本正在加速推進中國極為忌諱的日美軍事一體化,而日本的介入被認為是近年來台海戰略格局演變中最重要的進展,可能會令中共軍方大幅增加犯台難度和成本。

日本漸棄低調?

日本去年7月公布的《防衛白皮書》首度將台灣地區從敘述中國軍事的章節中抽出,獨立成篇。白皮書特別強調中國軍隊近來在台海周邊愈發活躍,稱「台灣局勢穩定」對日本的「安全保障當然非常重要」。

就在同一個月,副首相兼財相麻生太郎在出席一個眾議員會議時說,中國如果侵攻台灣的話,日本政府將認定這是安全保障相關法所規定的「存亡危機事態」。作為日本自衛隊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要件之一,「存亡危機事態」指的是與日本密切相關的他國遭到武力攻擊,進而形成「威脅日本國家存亡、明顯從根本顛覆國民生命與權利的危險狀態」。美日在「存亡危機事態」的合作項目包括由船艦巡護和支援武裝攻擊等。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上個月更是公開表示,日本和美國不會對中國武裝攻擊台灣袖手旁觀。他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是日美同盟有事。」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去年的一篇分析認為,日本菅義偉政府上台後對中國的政策開始進行調整與變化,根本轉變了安倍執政後期所確立的緩和中日關係的政策立場,包括在台海政策上採取了進一步介入台海事務的行為,而這一政策轉變的大背景是,日本國內政治近年來進一步右傾化,視中國發展為日本最大的「現實威脅」。

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6月的一份民調顯示,在本次調查中的17個發達經濟體中,日本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比例最高,多達88%,比美國(76%)還高出10幾個百分點。

前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Stephen Young)最近撰文說,他對最近東京有關台灣的一系列舉動感到震驚。這位也在香港任美國駐港總領事的前美國資深外交官本月初在英文的《台北時報》(Taipei Times)說:「日本似乎決定更加坦率地支持台灣的獨立地位,使其更接近華盛頓目前的立場——尤其是在島嶼防禦方面。」

他指出,在此前的多年時間裡,日本一直受制於北京在這個問題上的強硬立場。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最近的一篇分析指出,日本對台海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缺乏具體因應計劃,這源自於過去日本未正視台海重要性,而日本目前正在強化「台灣有事」的預應能力,這篇分析稱日本對台灣的態度已經從過去的低調模糊,逐漸轉為重視的方向,「特別在應對台灣安保議題上,日本與美國的合作也轉為明確,」

美國空軍的情報官瑞安·阿什利(Ryan Ashley)最近撰文說,日本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一貫在台灣問題上保持比美國更加模糊的立場,也從未制定有類似美國的《與台灣關係法》,政府甚至常常壓制內部有關力挺台灣的任何公開聲明,將與中國的經濟關係考慮置於地緣政治之上,不願加入除最溫和的親台灣聲明之外的所有美國聲明。他說,然而,目前東京的對台戰略正在發生變化,而這是目前台海安全最重要的事態發展可能正在日本展開。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11/169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