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有種朋友令人窒息你經歷過這樣的友情嗎

前段時間,一個關於友情的問題在網上引起了一波討論:

看著大家的發言,我想起了一條後台的留言:

很多人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困惑:覺得朋友對自己好像有過度的依賴……或者自己在生活中有著十分信賴的朋友,擔心自己把握不了度,給對方造成麻煩。

那麼,什麼是過度依賴呢?過度依賴會對關係有什麼影響?如何才能科學地把握依賴的程度?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友情中的依賴問題。

Aaron Pincus和 Michael Gurtman(1995)通過研究發現,成年人的依賴需求有3種典型的情況。我們在依賴別人時,可能會出現這3種中的一種或幾種。

愛的依賴

(love dependency)

容易陷入愛的依賴的人,往往將親密關係(包括親情、友情等)視為重要的人生部分。與其他人保持緊密聯繫,會讓 ta們覺得安全和幸福。Ta們喜歡被人喜歡、被人支持。

與親密的人分離會讓 ta們不安,一旦被疏遠,ta們就會感到被拒絕的痛苦。Ta們樂於幫助朋友,也會常常尋求幫助,ta們將這視為彼此關愛的重要方式,而當關係出現破裂,ta們也會想辦法儘快修補。

這類人特別需要生活中存在"愛的對象"。Ta們因為有彼此依賴的人感到幸福,希望儘量地逃避獨處的狀態,因為缺失愛的對象很容易使 ta們陷入孤獨、寂寞之中。

可利用式依賴

( exploitable dependency)

容易陷入可利用式依賴的人,將良好的人際關係視為生活的重心。與其說 ta們享受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如說 ta們更在乎人際關係的良好狀態本身。

Ta們害怕消極評價,害怕傷害別人的感情,很難拒絕朋友的要求,即便這些要求讓自己苦惱。Ta們擔心自己無法達到別人的要求,並為此感到抱歉。為了維持關係,ta們更在乎別人的需求,會犧牲自己的意願迎合他人。

這類人面對的困難是對自身需求的忽視,可能導致自己的生活陷入混亂,甚至這種討好心理會被一些人惡意利用。Ta們對於他人的依賴,容易被他人剝削和利用。看起來是這些人在取悅別人,其實 ta們才是依賴感更強烈的一方:ta們需要那個對象接受自己的討好。

順從式依賴

(submissive dependency)

容易陷入順從式依賴的人,在需要做決定時常常不自信,希望別人能提供幫助。即便做出選擇,也容易因為受到別人的影響而改變主意。Ta們不願成為領導者,更願意做一個追隨者。Ta們渴望自己的人生中出現一位導師般的人物,帶領自己去生活。

有這種依賴感的人,生活或感情中常常有不安感。Ta們渴望依附別人,即便已經有很親近的朋友,ta們也擔憂被拋棄,換句話說,就是比較黏人。潛意識裡,ta們甚至是渴望著對方替自己承擔人生選擇的責任。很多時候,ta們還會為了反覆尋求對方愛的確認,反而做出破壞關係的行為。

以上三類依賴並非彼此排斥,還有可能會同時出現。

一般來說,當這些依賴在一個人身上複合出現、或後兩種依賴中有一類表現得較為明顯,這個人很可能就是過度依賴者。

過度依賴者覺得自己是不完整的、虛弱的,常常處在焦慮之中,總是試圖和他人保持緊密聯繫,害怕自己被疏離、被拋棄,通過依附他人逃避生活的挑戰,即便面對輕視和傷害時也很難放棄依賴(Bornstein et al.,2003)。

人們用"作",來形容在關係中使性子、繞彎子而期待對方能關注和愛護自己的行為。而過度依賴者的很多行為,都可以用"作"來概括。

那麼,與過度依賴者做朋友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過度依賴的人常常顯得無助,像個孩子一樣需要別人的關注和呵護。Ta們會誇大自己的脆弱,會因一些日常小事陷入低落情緒之中,甚至生氣、哭泣,實際上 ta們更在乎的,並不是困難或受挫本身,而是潛在照顧者對 ta們的關心。

有時候,ta們採用的方式更加隱秘和迂迴,比如有些人會生病或過敏,或是編造一些痛苦經歷,將自我塑造成需要關愛的對象。Ta們在關係中像是在遊戲,使用這些手段布下"關係陷阱",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

而一旦對方違背了自己的意願,過度依賴者很容易陷入充滿敵意的控制模式,ta們會通過憤怒、崩潰、發狂等狀態來脅迫他人,取得支配地位。比如在急需對方回到自己身邊時會大喊:"如果你現在還不回來,你就永遠別回來了";在恐懼絕交時會說:"如果你離開我,我就死給你看"。

有些過度依賴者善變,態度反覆無常,在極端的依賴與疏離之間搖擺不定。在想要依賴的時候,ta們非常黏人,儘可能多地與對方在一起;在擔心自己被拋棄時,ta們會疏遠或作出一些威脅關係的行為,其實只是期待對方能夠挽留自己、更關心自己,以此確認對方的愛。

有些和過度依賴者做朋友的人,會感到自己變成了一個照顧者。Ta們會照顧過度依賴者的情緒,有時會感到在 ta們的關係中,自己是成人,對方是小孩。

在陷入這種模式的友誼關係一段時間後,有些被過度依賴的一方會因此產生抵制心理,在情感上有所退縮,或以冷漠的態度面對朋友,甚至提出絕交。

而如果過度依賴者遇到溺愛者,則可能陷入長久的依賴共生關係。在依賴共生關係中,溺愛者不會建立健康的自我邊界,被溺愛的過度依賴者,也不會學會為自己的情緒和情感負責任。

溺愛者面對過度依賴者不會選擇退縮,而是享受於在照顧中獲得一種權威感,ta們樂於接管過度依賴者的各類需求,並為兩人關係制定一些規矩,在主導關係的過程中也在強化過度依賴者的無力感。

依賴共生關係或許可以因為需求的互補而得以維持,不過,儘管溺愛者確實可以在這樣的關係中獲利,卻也很有可能因為長期的關係不平等、即使為被溺愛者付出很多 ta卻還是沒有改變等問題而產生共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最終導致依賴共生關係走向破裂(Burn,2018)。而一旦關係破裂,過度依賴者在進入一段新的關係後將再次面臨相似的困境。

過度依賴者想要的,可能是情感上的陪伴,可能是生活上的關心和幫助,而在依賴的過程中,ta們真正的動機是什麼呢?

過度依賴,在本質上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表現。在關係中過度依賴對方的人,潛台詞仿佛是:"我們關係好不好全看你了。"就仿佛情感連結的保持,全都取決於對方的行動和選擇。

Ta們反覆確認對方在乎自己的狀態,只有這樣才感到關係安穩。當對方沒有配合這樣的確認,ta們會勃然大怒,或者狠下心來做出一些實際上最終傷害了關係的決定。Ta們沒有意識到,自己一樣為情感的連結負有責任——和對方相當的責任。

也就是說,過度依賴者否定了自己對感情應付的責任,否定了自己在關係中的能動性。

那麼,成年人的友情中健康的依賴關係是怎樣的呢?

心理學家 Robert F. Bornstein(2003)將適度依賴描述為:融合了親密感和自主感,在依靠他人的同時,仍保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但同時,適度依賴的人在需要時,也會很願意請求別人的幫助,而不會因為求助覺得自責。

適度的依賴,並不會讓人產生"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的感覺,不會覺得自己的選擇都要尋求對方的同意,但同時也知道對方很願意被自己需要,是一種安全而放鬆的感覺。

健康、豐富和充盈的成年生活,應該有朋友值得自己依賴。而適度依賴的友情都有這4個特點:

1)你們之間有真實的情緒連接

情緒連接,是一種"同盟感"和"親密感",它是一種比生理吸引、一起玩耍、表面上的相談甚歡、甚至智力上的相似性都"走得更遠"的感覺。人們在感覺上,會覺得它是一種更深的、靈魂層面的連接。同時這種深層的連接感不使人感到恐懼,反而使人感到在這世上更加安全。

當情緒連接感發生,我們和對方就變成了真正意義上"離得很近"的人。

你們之間真實的情緒連接帶來深厚的友誼。你們尊重彼此,用人性化的方式對待彼此,認為對方的想法有價值,你享受對方的陪伴。

2)你們之間有健康清晰的個人邊界

在各類親密的關係中,個人邊界都是必要的。建立合適的邊界是自我認同的過程,也是自我保護的方式。只有建立清晰、堅定的邊界,才可能真正做到互相尊重。

你們能夠理解關係的維持也不是一個人能夠決定的。和諧的人際關係之於人生,更像是錦上添花,而不是把是否有親密關係作為自我評價的終極標準。你們都能夠與自我相處,在孤單時也能自在生活。

你們之間有健康清晰的個人邊界,比如要去哪裡玩、吃什麼,什麼時間等等,你們都能夠坦誠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合理地拒絕自己不喜歡的提議,對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

3)你們之間是平等互惠的關係

在一段健康的友情關係中,不應該出現一方長期扮演照顧者,而另一方長期扮演索取者的局面。好的友情應該是互惠的,兩個人都需要深刻理解對方的個人需求,輪流地在不同的時刻照顧對方、依賴對方(Wong,2021)。

我們都應該明白,能夠得到來自朋友的愛與庇護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所以更應該在朋友脆弱的時刻成為 ta們的守護者。在完全安全的關係中,每個人都應該有做小孩的權利。

友情中的"溺愛"應該是基於相互尊重前提的無條件關照,依賴應該是友誼互動中雙方都感到自在的溫暖習慣,而不是彼此消耗的籌碼。

4)你們承認自身的責任,而這,正是走向健康依賴的關鍵

在一段關係中,我們沒有義務去教育一個人,也沒有權利去改變一個人,只有自己能夠為自己負責。

而好的關係,大概是我能接受你全部的樣子,但我鼓勵你、支持你、陪伴你成為更好的人。

我鼓勵你承擔你自身的責任,同時我用關係中的行動示範給你看,承擔自身責任是什麼意思。慢慢地,你會發現,儘管有時我會拒絕你、有時我也會有自己的情緒,但這不會改變我們之間感情和依賴的基礎。

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在獨立和依賴之間尋求平衡的過程。成年人的友情也應該堅持"半糖主義"。希望我們都能夠找到適度的依賴,而它要求我們的,是自信並能夠信任他人,對暴露脆弱並不恐懼;懂得求助,但最終我們保持自主性,依靠自身決定人生。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KnowYourself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20/169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