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胡平:美國抵制冬奧 北京的反應可笑

作者:

美聯社圖片

北京冬季奧運會將於2月4日開幕。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丹麥和立陶宛等六國明確宣布進行外交抵制,不派任何官方代表團出席,以示對中國政府侵犯人權行為的抗議。運動員則不受外交抵制影響依然前往參賽。還有一些國家如日本等,雖並未明言外交抵制,但也表示他們不派官方代表團出席。

奧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抵制行動發生在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那一年有包括中國在內的60多個國家在美國帶領下全面抵制莫斯科奧運會,除了政府官員,全體運動員也都拒絕參加。4年後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夏季奧運會,蘇聯進行報復,帶領了10多個國家全面抵制,連運動員都沒有參加。

事後檢討這兩次全面抵制行動,多數人認為這種做法對運動員不公平。運動員巔峰期很短,奧運會四年才一次。對不少運動員,錯過一次就永遠錯過了。有鑑於此,現在抵制奧運都是指政府首腦或官員拒絕出席,運動員可以參加。2014年俄國索契冬奧會,美國、德國、法國等西方國家就是採取這種外交抵制。俄國因系統性服藥問題被國際奧委會禁止兩年內以國家名義參加奧運,但是運動員仍可以個人身份參加。

到目前為止,這一次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的規模和影響已經超過了2014年那一次抵制索契冬奧。

對於美國等國的外交抵制,中國政府作出強烈反應。

首先,中國政府指責美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是把體育活動政治化,違背了《奧林匹克憲章》精神,這種指責根本站不住腳。《奧林匹克憲章》在要求參與奧林匹克運動的體育組織保持政治中立的同時,也將人權事業的促進放在了憲章的首要及核心位置。2018年,在全世界慶祝《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0周年之際,國際奧委會發表文章明確寫道,「奧林匹克運動對保護人權的承諾被納入了《奧林匹克憲章》。」

中國政府指責美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是把體育活動政治化。然而我們都還記得,42年前,中國政府自己就參加過對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的抵制行動。當時人民日報還發表文章《維護國際正義所必需》(1980年2月1日),專門駁斥那種「似是而非的說法,就是所謂體育應當同政治分開」。人民日報文章說,中國不參加莫斯科奧運會,不僅不違背奧林匹克精神,而且正好相反,是為了維護奧林匹克精神。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說,按照國際奧委會規定和慣例,外國領導人是由本國奧委會邀請出席奧運會。中國政府並沒有邀請美國政府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美國政客在沒有受到邀請的情況下,不斷炒作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完全是自作多情,譁眾取寵。

不錯,外國領導人要出席奧運會,一般是由本國奧委會邀請。但是主辦國對它所看重的外國領導人常常要專門發出邀請。例如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胡錦濤就親自向美國總統小布希發出邀請,這一次習近平也親自向俄國總統普京發出邀請。如果說這一次習近平沒有向拜登發邀請,那無非是習近平事先就知道拜登不會出席,他不願意討沒趣,所以沒發邀請而已。

最可笑的一點是,對於美國等國的外交抵制,中國政府一方面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並且提出嚴正交涉,還揚言要堅決反制,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又說,我們本來就沒有邀請你們,你們來不來,一點沒關係,沒有人會在意。

這就怪了,如果中國政府真的認為別人來不來一點沒關係,根本不在意,那為什麼別人不來你就要生氣要抗議,就揚言要反制呢?

其實,對於外交抵制的意義,中國政府很清楚。2014年,幾個西方國家對俄國索契冬奧外交抵制,新華社發表文章說:「外國首腦出席國際盛會開幕式是形式化的慣例,但出席與否,包含對主辦國釋放信號的意味。幾名西方國家領導人明確抵制索契,潛台詞是『不捧場』」。可見中國政府很清楚,外國首腦來是給面子,不來是不給面子。美國等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是向全世界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對中國政府踐踏人權行為的嚴正抗議。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28/1701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