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分析:中國寄望於推動基建以對抗經濟放緩 但債務風險陰影難消

政策方面內部人士和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希望通過重新增加基礎建設支出來支持放緩的經濟,但由於控制地方債務風險和投資回報下降的原因,實施起來可能並不順利。

資料圖片:2010年10月,上海郊區,一名建築工人看著駛過的一列高鐵列車。REUTERS/Carlos Barria

房地產市場低迷加深和中國嚴格的疫情清零政策帶來的壓力與日俱增, 中共領導人再次求助於基礎建設以推動經濟增長,就在一年前他們的重點還是控制債務和房地產市場風險。

中國共產黨今年晚些時候將召開五年一次的重要會議,在此之前穩定壓倒一切,決策者們希望避免中國經濟出現更大幅度的滑坡。經濟滑坡可能影響到就業機會的創造。

在去年12月召開的決定2022年發展方向的會議上,高層領導人號召提前布局基礎建設投資,以幫助緩解經濟減速問題,今年上半年經濟放緩的情況看來會惡化。

「我們需要加強基礎建設投資,穩定房地產行業,」國務院專家姚景源對路透表示,「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就業壓力也很大。」

本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承諾,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和專項規劃重點項目實施,包括交通物流和網絡通信以及先進位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等。

與此同時,包括上海、四川、江蘇、浙江、安徽和河北在內的地方政府也推出了自己的基礎設施項目。

然而,任何急於啟動此類項目的做法都可能重新引發債務擔憂,儘管中國政府一直在監督地方政府的借貸,並要求獲得可持續的投資回報。

「我們應該盡力減少經濟刺激政策的副作用,」姚景源說道。

**尋找新領域**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9%,是自1996年開始統計官方數據以來第二弱的增速。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同比增長了2.9%。

2021年基礎設施投資僅增長0.4%,不過滙豐(HSBC)的分析師預測今年將擴增5%,因為中國政府希望緩解融資瓶頸並側重新的增長動力。

隨著公路、鐵路和機場等傳統項目面臨投資回報下降且達到飽和點,中國一直在設法擴大以5G、人工智慧和數據為重點的新基礎設施。

2021年中國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是3.65萬億元。在2021年第四季度未使用的1.2萬億元人民幣債券資金的基礎上,財政部已經提前下達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人民幣。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上個月表示,新的額度將向債務風險較低的重點項目和地區傾斜,同時嚴格控制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以避免系統性風險。

但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高速建設和信貸推動的投資之後,新項目的經濟效益可能會有所下降。

「目前的問題是,我們有足夠的資金,可是好的項目不夠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政府顧問說。

**採取行動穩定房地產業**

為了重振建築業,當局一直設法致力使陷入困境的房地產行業恢復穩定,略微放寬對開發商的融資限制,並加快發放按揭貸款。

但很少有分析師預計該行業很快會出現重大轉機,滙豐銀行預測今年房地產投資將出現零至2%的增長。

政府還可能加大公共住房的開發。過去經濟低迷時期,經常會安排這類支出。

此外,央行已經開始降息,並向金融系統注入更多現金,以壓低借款成本,預計未來幾個月將進一步採取溫和的寬鬆措施。

野村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報告中表示,「我們預計中國政府將大幅加快國家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不過其規模不太可能足以穩定增長。」

陸挺說,中國應該在疫情期間通過加大對家庭的補貼來刺激消費。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路透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29/170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