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最頂級的修養(深度好文)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不願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生而為人,最可怕的就是,永遠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別人。

人,無盡善盡美;事,無一帆風順。

相處,要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你就能發現自己的不足。

交往,要學會將心比心,試著理解別人的辛苦,你就會體會生活的不易。

人與人之間,永遠是相互的

01

換位思考,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良。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寫過一句話: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曾經聽網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在點外賣之後,接到過好幾個電話,接通之後對方不說話,就直接掛斷,以為是有人惡作劇,於是,他便發脾氣罵髒話。

結果在清理手機的時候看到一條消息,提醒外賣放在前台。

原來,外賣小哥是一名聾啞人,由於溝通不便,他都會在送餐時,提前發簡訊告知。

事後,這位網友對自己沒有耐心感到自責,在網上也呼籲大家,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的話,最好檢查一下有沒有被忽視的簡訊,不要急著發脾氣給差評,傷害到這些努力工作的特殊人群。

其實,這樣特殊的外賣小哥還有很多,他們找工作非常困難,為此,他們不得不付出異於常人的努力。

送外賣這種看似簡單的體力活,對聾啞人來說也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

如果可以選擇萬事勝意,誰也不願意顛沛流離。

看過這樣一句話: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輕盈地度過這一生,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

誠然如此。

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懂得換位思考,在能力範圍內伸手幫一把,不僅是雪中送炭,更是迷茫時的一絲希望。

學會換位思考,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良。

02

換位思考,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什麼是修養?

知乎有一個高贊回答是:「換位思考,凡事多替別人著想。」

曾看過一個故事。

一個農夫請盲人到家裡吃飯,吃過飯時天已黑,盲人一定要回家。

農夫沒辦法,給盲人提了一盞燈籠,盲人很生氣地說:

「你明知道我看不見,卻給我一盞燈,你這是在嘲笑我嗎?」

農夫解釋道:

「正是因為你看不見,我才給你提一盞燈。雖然你看不見,但是別人可以看見你,就不會撞到你。」

盲人聽後很感動。

人有千萬個,心有千萬顆。

一件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會有千萬種答案。

就如盲人摸象的典故一樣:

摸著大象鼻子的盲人說,大象像蘿蔔

摸著大象腿的盲人說,大象像柱子;

摸著大象背部的盲人說,大象像張床......

其實,這是大象的模樣,因為也是大象的一部分;

也不是大象的模樣,因為每個人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會不一樣。

所以,不論是親人、伴侶、亦或是朋友,懂得換位思考,學會將心比心。

如果每個人都能多一點理解,那麼爭吵和矛盾就會少很多。

寬容來自理解,理解來自換位思考。

看過《增廣賢文》中一句話:責人之心責已,恕已之心恕人。

凡事懂得換位思考,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03

換位思考,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一個人身處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風景。

古時候,有個老婆婆每天都在哭,晴天哭、雨天也哭,大家都叫她「哭婆」。

一天,老和尚問她:

「老人家,您為什麼每天哭得這麼傷心?」

老婆婆說:

「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傘、小女兒賣草鞋;晴天,大女兒的傘賣不出;雨天;小女兒的草鞋賣不出,沒有生意怎麼賺錢生活啊。」

老和尚說:

「老人家,您為什麼不這麼想呢,晴天,你小女兒的鞋店前門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兒的傘鋪里跑,這樣不是就不苦了嗎?」

老婆婆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便聽從了他的勸告。

從此,天天笑的合不攏嘴,哭婆變成了笑婆。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

心大事就小,心小事就大。

換位思考,往往能解決人生80%的煩惱。

人與人走近,需要換位思考;心與心貼近,也需要換位思考;情與情濃厚,更需要換位思考。

學會換位思考,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04

將心比心,方得人心。

《殺死一隻知更鳥》裡有句話說得好:

「你永遠不可能真的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如果你是一個婆婆,希望兒子結婚少給點彩禮,兒媳婦懂事、聽話;

如果你是一個岳母,希望女兒在家裡掌權,希望女兒婆家彩禮多給一些....

如果一直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看到的永遠都是不好的一面。

與人相處,懂得換位思考,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人生所有的驚喜與好運,都是你日積月累的人品與善良。

學會將心比心,才能方得人心。

願你一生努力,一生被愛。

想要的都擁有,得不到的都釋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01/170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