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到五十才明白,以下6件事,是你後半生「福厚命好」的源頭

曾仕強教授認為,一個人的福氣,往往跟他的覺悟有關。

你能修到哪個程度,你就能擁有怎樣的覺悟,最後你將可以收穫到屬於自己的福氣。

一個人的福氣,並非是「天降」的,而是自己修來的。如果存在天降的福氣,那這世界豈不是亂套了嗎?

就拿「天掉餡餅」這件事來說,如果上天真的掉餡餅,那它對於人來說,絕對不是福氣,而是不幸的開始。因為那麼高的地方掉下餡餅,絕對會砸傷很多人。

有道是「命由己造,福自己求。」

命,永遠需要我們自己去把控。福氣,往往需要自己去爭取。過分消極的思想要不得,唯有勤勉奮鬥,才能換來「天道酬勤」的結果。

在奮鬥之前,我們必須要樹立一定的觀念,那是我們「覺悟」的體現。

為什麼王陽明強調「知行合一」?就是因為他知道,唯有做到行動和思想上的統一,人們才能更好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人過五十才頓悟,真正命好的人,有這6個覺悟。

01

進德修業,積聚福氣。

孔子認為,君子進德修業。

一個人,無論他有著怎樣的出身,遇到什麼問題,擁有多高的成就,都需要增進自己的德行,專心於自己的事業。

德行,這個詞基本很少被人重視。在很多人看來,陰謀詭計才是賺大錢的捷徑,德行再高,又有什麼作用呢?

一個人的德行,就跟水流一樣,終究會滋潤自己,也會福澤他人。當你能夠推己及人,造福周邊人的時候,那你也會心安,福氣也將愈發旺盛。

陰謀詭計,雖然有用,但它終究害人害己。德行,雖然不會立刻讓人擁有福氣,但我們卻能心安一生,安穩到老。

02

半君子,半小人。

儒家追求的,便是圓通處事之道——中庸。

何為中庸?那就是不走極端,不偏不倚,而是走中間路,隨機應變,從而更好地提高自己能力以及德行,造福家庭及身邊人。

在為人處世這個方面,我們就需要有「半君子半小人」的智慧。

對此,很多人都會疑惑,不是說進德修業嗎?為什麼我們還要有「半小人」的智慧呢?

試想,如果我們將善良託付給白眼狼,那我們不就成為老好人,成為分不清是非善惡的綿羊了嗎?

做人,要留點鋒芒給自己。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這,才是半君子,半小人的核心智慧。

03

半精明,半糊塗。

人生在世,最難做到的,便是「不偏執」。普通人往往偏執,於是乎痛苦一輩子。

就拿「認真」這種態度來說。有些人對啥事兒都特別認真,不會變通轉彎,那這樣的人就特別容易碰釘子,難以更好地為人處世。

做人,就該半精明,半糊塗。該認真對待的事兒,我們要認真對待。而該糊塗的事兒,我們就不要過分糾結了。試想,為了生活的小事兒而糾結,這有必要嗎?

人到五十,千萬不要過分偏執,而是要成為「懂變通」的人。

面對大事,要謹慎精明。面對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才是處世之道。

04

低調做人,不再顯擺。

記得年少之時,自己只要取得了某些成績,就會在人前顯擺一番。有了微信之後,更會整天發朋友圈。

可是,當人歷經生活的考驗之後,自然就會明白,沒必要把生活的一切事兒,都搬到朋友圈當中。為了面子而刻意顯擺,根本沒有任何的必要。

網絡上有句話說得很好,一點破事兒就發朋友圈,這是一種幼稚的不成熟。

其實,做人低調一點,目的是為了活得更加安穩。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做人過分顯擺,只會惹來別人的針對以及算計,無端招惹了不必要的麻煩。

收斂自己喜歡炫耀的心性,這往往是幸福的開始。

05

生活是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

楊絳先生在《一百歲感言》中寫道:「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追求面子,這是人類的天性。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活,為了別人的想法而活,這是大部分人都無法擺脫的桎梏。

我們往往忘了這麼一個道理,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取悅自己。與其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活,不如為了自己的追求而活。

比面子更重要的,是內心的滿足。比別人的眼光更重要的,是自己幸福且美好的生活。

人到五十,為了自己而活,把生活的主動權攥在自己手中。這,才是我們的福氣。

06

不再好高騖遠,而是選擇平凡淡然。

周國平曾說: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並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30歲的時候,我們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40歲的時候,我們發現自己無法改變生活的現實。

50歲的時候,我們慢慢地接受了平凡人生的事實。

這,看似是生活磨平了我們的稜角,可實際上,這卻是一種歲月磨練下的成熟。

當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我們就不要再好高騖遠了,也別再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想法了。有些時候,我們活得淡然瀟灑一點,有自己的自知之明,這不就是一種活在當下的福氣嗎?

福氣,不在成功裡面,也不在未來的某一刻,而在我們當下的手中。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舒山有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14/170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