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在中國,我為何建議你找40歲左右的女醫生看病?

作為一名年輕醫生,你可能最害怕兩個時刻。

一個是論文答辯的時候面對底下一堆學界大牛的刁鑽提問,學渣的你汗如雨下,猶如案板上的魚肉;

另外一個是你三姑媽二大姨從微信上發來一張語焉不詳、畫質辣雞的報告單,然後問你:這病該咋整?

「微信看病」的誤差率,比你想像中更高

試圖找到一名靠譜的醫生,通常是件需要經歷一番周折的事情。

根據我多年來的觀察,大多數老百姓在到醫院看病之前,會先在網上或者朋友圈裡搜索。

然而某些搜索工具的結果相當不靠譜,隨便一搜基本癌症起步——頭痛可能是癌症,咳嗽可能是癌症,拉稀可能是癌症,能把普通人嚇得丟了三魂七魄。

不過,這年頭誰沒個醫生朋友呢?

所以很多人認為找個醫生朋友(甚至是還沒畢業的醫學生)先問問也許是個好主意。因此,當醫生的你會時不時收到三姑媽二大姨發過來的信息,讓你瞅瞅她自己/她的遠親近鄰/她的同事好友到底得了啥病?

你回答吧,怕說得不對;你不回答吧,怕冷落了親戚感情,更怕她們質疑你是不是醫術不精?咱雖然窮,但是咱也是有尊嚴的不是?

這類非正式的諮詢,不止中國醫生會遇到,外國醫生同樣經常遇到。

在美國,對於這類非正式諮詢有個專門的詞彙叫做「Curbside Consult」,直譯成中文就是「路邊諮詢」。根據調查,70%的內科醫生和68%專科醫生每周至少會遇到一次路邊諮詢,這種諮詢可能發生在醫院的走廊里,發生在你和朋友聚會的飯局上,或者發生在你正坐在馬桶上冥想的時刻。

我想說的是,路邊諮詢的錯誤率通常非常高,因為醫生能夠在這種場合下獲得的患者信息相當有限。

2013年,J HOSP MED(美國醫院醫學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對比了正式諮詢和路邊諮詢的差異,研究選取了一所大學附屬醫院對47名患者的診療意見,其中一位內科醫生進行的是路邊諮詢,而另外一位醫生則進行正式諮詢。

結果發現與正式會診相比,路邊諮詢的信息誤差率達到了51%,而正式諮詢改變了60%的診療方案。研究認為,路邊諮詢由於獲得信息是不完整的,最終會導致不正確的診療建議。

圖源:J HOSP MED

醫療上任何一點誤差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展示這個數據的目的,是想告訴各位年輕醫生,你應當知道,在你沒有全面了解親戚朋友病情的情況下,直接憑藉對方發過來的幾條微信,提供的診療建議很可能是錯誤的,即便他們問的問題也正好是你的專業方向。

而對於老百姓來說,我完全理解看病確實是件比較折騰的事情,有道是三長一短嘛——掛號時間長、等待時間長、繳費時間長,看病時間短,因此很多人傾向於先問問醫生朋友。但當你希望諮詢你的醫生朋友時,我個人有以下幾點建議。

你的醫生朋友回答「我這個病應該去哪個醫院」可能比回答「我這個病該怎麼治」更容易。

你的醫生朋友判斷「哪些療法不靠譜」可能比判斷「哪些療法靠譜」更容易。

複雜問題切勿在微信上諮詢醫生朋友,而應當選擇到醫院看病。

醫生是怎麼評價同行水平的?

其實嚴格來說,非醫務工作者是很難判定一個醫生水平的,比如每天電視上一堆經濟學家談經濟走向、談房價趨勢,但哪個是靠譜的,行內人可能都搞不清楚。

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更大概率上找到靠譜的醫生。

注意,是「靠譜」的醫生,不是所謂的「神醫」和「大牛」,如果奧拓都買不起,就先別考慮奧迪了。

當然,現在國際上也越來越強調醫療團隊的重要性。一個患者從門診、入院到出院,主診醫生的意見、影像團隊的檢查、多學科的配合、護理人員的協作,還有出院後的康復和隨訪,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效果,這一點各位工作在臨床一線的同行應該深有體會。

其他部分咱們今天就不展開說了,暫時就只說說醫生水平。

在我看來,如果一個醫生能認真遵循臨床指南,並且願意給患者多花時間,能做到這兩點比什麼都強。

在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上,臨床證據的等級是有高低之分的。

牛津醫學證據分級圖源:EBM

比如說,收集所有質量可靠的隨機對照試驗後所作的系統評價是最高級別的,而單個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的級別是次一些的,而大家非常推崇的專家意見則排在最低級別。

我舉個栗子。

栗子(圖源:soogif)

你想買個車,想要個安全點的。有老司機說:你買沃爾沃吧,安全帶就是它家發明的。有的老司機說:放屁,上次某地的車禍照片裡,沃爾沃都被撞成渣了。

這種情況下你該聽誰的?

事實上,在這種情況其實應該看的並非某個人的意見,而是權威機構的評測結果,比如看看 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的碰撞測試結果,能在嚴苛的測試中脫穎而出的車基本都是靠譜的。

對於醫生而言,每個醫生都有自己對於臨床治療的理解,但是為了保證統一的高質量醫療,各國的醫學會都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制定了詳細的、更新及時的臨床指南,而這些指南背後並非某個專家的個人經驗,而是大量的臨床研究。

再舉個栗子,咳嗽。

現在這個季節,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很多,不少小朋友會出現比較劇烈的咳嗽,一些人還會咳得晚上睡不著覺。

在一些小診所和縣級醫院,我們看到許多醫生往往會根據經驗開各種抗生素和止咳藥物。然而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表明,對於1歲以上兒童上感引起的咳嗽和睡眠障礙,蜂蜜可能是最優選擇;另外一項隨機對照研究也表明,對於2~18歲的兒童來說,睡前服用蜂蜜對緩解咳嗽和睡眠障礙的效果優於右美沙芬(一些止咳糖漿中的常見成分)。

這還是比較小規模的研究結果。

我還可以舉個栗子,發熱。

對於一些兒童發熱來說,不少醫生以前往往會推崇物理降溫的作用(我以前也這麼認為),比如前幾年比較火的電視劇《急診科醫生》,其中一個片尾的科普小貼士也提到,發熱可以用酒精擦浴或溫水擦浴。

但是在新版的《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中,綜合近年來眾多的研究結果,上面這些做法,均不推薦。

圖源:《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

諸如此類的栗子不勝枚舉。

不勝枚舉的栗子(圖源:soogif)

以上舉的相對來說是小的例子,而還有一些治療指南的變更甚至是革命性的,可能徹底否定某種療法的作用。醫學是在不斷進步的,臨床指南是在不斷更新的,醫生顯然不能單憑經驗進行治療。

當然,作為普通患者,自然是沒法直接判斷「到底哪個醫生更遵循指南」的,要找對醫生,先得找對醫院。相對來說,在中國,醫學院的教學附屬醫院對於質量的把控以及對於臨床路徑的遵循往往優於普通市級醫院,更優於縣級的醫院。

大醫院給患者亂開藥的情況有嗎?當然有,但是相對來說,治療的規範性會好很多,基本上不會出現小兒發燒就喪心病狂地上激素抗生素抗病毒三聯這種事情。

所以從概率學來說,你掛號選擇醫學院的教學附屬醫院,遇到靠譜醫生的概率會更大一些。另外,這類醫院除了臨床醫生之外,護理團隊和影像團隊的水平也相對更有保障。

那麼,另外一個問題接踵而來,在教學醫院,你應該找什麼樣醫生?

年輕女醫生治療效果可能更好?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基於幾項發表於英美頂級期刊、涉及超過200萬名患者的結果分析,由於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北美地區的醫生,因此嚴格來說,這個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這些研究的結論是:年輕女醫生的治療效果可能更好。

這個結論可能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畢竟,不少人掛號就奔著名老專家去的——能找白頭髮的就不找黑頭髮的,能找主任就不找副主任,能找男醫生就不找女醫生。這可能是大多數患者心目中的「政治正確」,但國外的大規模研究結果並不這樣認為。

先說一點,有人可能會問:是不是年輕女醫生所接受的患者病情都比較輕?實際上,這個干擾因素一開始就已經被研究人員排除了,並且排除了患者年齡、收入、性別、種族、住院時間以及醫生接診量的影響。

一項發表在 JAMA(美國醫學協會雜誌)的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158萬例內科住院患者的分析,對於同樣處理難度的病例,發現由女醫生治療的患者入院30天死亡率比男醫生低了0.42%,再入院率則低了0.55%。

圖源:JAMA

別小看這0.42%的差距,如果男醫生能達到女醫生的診療水平,美國每年將額外拯救至少3.2萬名患者。

說完內科,再看外科,一項由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 BMJ(英國醫學雜誌)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調查了三千多名外科醫生以及十萬多名患者後,發現女醫生的患者在手術後出現死亡、併發症、或者重新入院的比例為11.1%,而男醫生則是11.6%,女醫生治療的患者在術後30天內的存活率比男醫生更高。

而還有一項由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 BMJ的研究,評估了不同年齡組醫生對於治療65歲以上老年入院患者(平均年齡81歲,總人數超過73萬)的治療結果。

結果顯示,40歲以下的醫生治療後30天內的死亡率為10.8%,40~49歲組的結果為11.1%,50~59歲組的結果為11.3%,而大於60歲組的結果則為12.1%。也就是說,在排除患者和其他人為偏差後,年輕醫生的治療效果優於年長醫生,而這種差異是有統計學意義的。

關於以上差異,科研人員的看法是,女醫生的溝通能力往往較男醫生更強,有證據顯示女醫生在每個患者身上所花的時間更長,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與患者溝通治療方案。另外,女醫生比男醫生更遵循治療指南,出現人為差錯的情況也更低。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醫學知識是在不斷更新的,有一些我讀書時教科書中的醫學觀點,現在就已經被修改了。比如第7版內科學中說最常見的肺癌病理類型是肺鱗癌,而第8版中已經修改為肺腺癌了。醫生的經驗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及時更新自己的醫學知識,嚴格遵循治療指南。

中國暫時還沒有這方面的大規模研究,中國醫生的治療差異和北美的研究結果會不會一致,我們不清楚。但我知道的是,在中國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女醫生,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本科班裡專業排名,女生可以說是碾壓男生,前十名只有一名男生,然而在考研、考博以及找工作中,在目前的醫院環境下,我感覺女生受到的壓力比男生大很多。這是題外話,不展開說了。

找個靠譜的醫院和醫生,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電話里或者微信里諮詢你當醫生的朋友,他們給的建議可能存在很大誤差,你要理解這並非他們的問題。

歸納一下全文,基於研究結果和中國的現實情況,這是我個人的一點建議,僅供各位參考:

你想去掛某醫院的號,又恰好有關係密切的親戚或朋友在該院上班的話,直接諮詢他們;

沒有上一條的關係的話,建議優先考慮醫學院的附屬醫院;

不要盲從大牛,在沒有其他限定條件的情況下,我個人比較推薦40歲左右的女醫生,她們相對來說可能給你更多的溝通時間,對於臨床指南的遵循也可能更嚴格。

文章最後,祝大家在有需要的時候都能找到靠譜醫生,也祝年輕醫生們早日成為專業大牛。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丁香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14/170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