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全民強檢/世衛及港特首曾多次強調「不可行」 惟習近平「放話」後即「上馬」

香港疫情失控,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已批示大手派員南下「援港」,林鄭稱「現有能力做全民檢測」,惟與早前曾6次公開反對全民檢測的說法大相逕庭。路透社資料圖片

香港新一波Omicron疫情失控,港府除堅守中國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外,據悉亦將於下月跟隨實施全民檢測,750萬港人基因樣本將會「送中」。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已批示大手派員南下「援港」,廣東省派出首批專家團隊周四(17日)到港,獲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伙高官親自迎接。林鄭稱「現有能力做全民檢測」,惟與早前曾6次公開反對全民檢測的說法大相逕庭。不過,據世衛報告,早前已表明「不建議對無症狀個體進行廣泛篩查」。而現時多國早已放棄「清零」,更是放寬檢測和檢疫限制,經濟漸見復甦。有分析稱,情況反映中共不但趁勢當「救世主」,並在「中共二十大」和特首選戰前,強化對香港「全面管治權」的威信。

或將於3月全港強檢部分送深圳化驗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親自罕有「放話」予港府,對香港防疫作出批示,「把儘快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並指示大派廣東檢疫人員「援港」檢測,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隨即表示歡迎和感激。多間親中港媒報導,港府正研究將仿效中國,對全港750萬人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其中,報章《星島日報》周四(17日)報導稱,獲消息證實,港府已決定在3月開始進行全港「全民強制檢測」,按身份證編號劃分檢測日期,每日檢測100萬人,每人檢測3次,為期三周,違者將會罰款1萬元,但毋須圍封禁足。據悉,中國已答允派員來港採樣,而部分檢測樣本將會送到深圳化驗。另稱檢測者登記後,獲派發貼上號碼的樣本瓶,實驗室收到的樣本瓶,亦只有號碼而無檢測者的個人資料,當樣本呈陽性,才會將樣本號碼和登記比對,找到陽性確診者。

林鄭及港官親到關口迎接中國支援隊

同日,廣東省派出首批支援香港的4人抗疫專家組及多部檢測車,經深圳灣口岸到港,包括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控制所所長康敏、廣州市疾控中心科長陳純等。特首林鄭月娥、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中聯辦負責人等親自到關口迎接。

林鄭稱,已向中央提出請求,大幅增加香港檢測能力,亦承認現在考慮全民檢測,但暫未能交代詳情。

林鄭說:我在此代表特別行政區,衷心感謝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於香港特區抗擊第5波疫情的高度重視,及對香港市民的親切關懷。我們一定會按習主席要求,將抗疫視為壓倒一切的任務。一個全港性全民病毒檢測,是我們正考慮的方案,我們仍在規划具體工作。

林鄭曾至少6次公開反對全民檢測

惟林鄭有關說法,被指與早前的立場大相逕庭。翻查資料,近來不少親中陣營和建制派要求「全民強制檢測」來「清零」,惟林鄭至少6次公開反對。其中,林鄭在2020年11月25日港府記者會上這樣說。

林鄭說:一次全民檢測也不能保證「清零」。若要達到「清零」的目的,我只能構想情況是,一段儘快的時間全民檢測,然後把感染個案抽出來隔離治療。你以為「清」一次,但要做到這樣,就要將每個經過檢測的人關起來。我剛才說要在最短時間完成全民700多萬人檢測,上一次的經驗是兩星期動員很多人,設立了火眼實驗室,兩星期170萬人接受檢測;就算效率增加一倍,700萬也要四星期。香港市民、香港企業、香港金融服務業能否忍受香港四星期與外界隔絕?能否忍受四星期大家留在家中,不出不入?就算你肯,我也不知道如何可以支持你的日常生活,所以這個所謂的「全民強制檢測」是流於一個口號。

林鄭亦分別於2020年11月30日港府記者會、今年1月12日立法會行政長官問答會、今年1月18日行政會議前見傳媒,以及今年1月22日至2月4日多區爆疫後見記者時反對全民檢測,稱港府資源非無限,全民檢測「不可行」,亦沒有專家提出要求全民檢測。

林鄭曾多次以港府在2020年9月推出「全民自願檢測」(亦即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為例,中國亦派出570多名支援隊成員來港協助檢測,更在中山紀念公園設立「火眼實驗室」,應付大規模檢測,稱地區性焦點強檢比全民檢測更有效,包括大約兩星期前、2月4日時如此說。

林鄭說:那次是在2020年9月做的,但結果都只是檢測了170多萬人。我們在過去1個月內應付第5波疫情,已經進行了350萬次檢測。如果你說成效,哪一個成效較高?上次進行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在兩星期內進行了178多萬次檢測,找到的陽性個案是45宗,若計算成功率是0.0025%。我們現時進行的這種方法,即很聚焦地在一些地區進行檢測,無論是「圍封強檢」或者強制檢測,今年2月2日已做了138,045個檢測計算,找到130宗個案,成功率是0.094%,是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效益的38倍。

習近平批示後林鄭首次改口風

至最近香港確診數字屢創新高,包括周四(17日)新增6116確診和6300宗初步陽性個案,港府承認並強調公立醫院、檢測和隔離設施嚴重不足,以及習近平的批示後,林鄭堅持力谷「檢測」,並首次改口風稱,在中央大力協助下「原則性不反對」和「正研究」全民強檢。

不過世衛去年6月就全球全民檢測發表建議報告,稱若資源有限,應優先為嚴重疾病風險的患者、衛生工作者、住院病人、爆發點地區作針對性檢測,另可利用快速診斷測試增加高覆蓋率,指出因欠缺有效數據和成本昂貴,強調「目前不推薦對無症狀個體進作廣泛篩查」(Widespread screening of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is not a currently recommended strategy)。

分析:中共要貫徹「救世主」形象牢牢掌握港主導權

對此,熟悉中港時政的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本台分析稱,林鄭態度的改變,以及隨國務院港澳辦、國家衛健委在香港防疫角色的重要性增加,正反映中共不但貫徹「救世主」的形象,亦顯示對香港的主導權已是「牢牢掌握」。

劉銳紹說:絕對政治上的牢牢掌握,這印象實在太深,故無法在實務上不介入,無法消除主導香港鉅細無遺的事務。鞏固習近平核心形象,是他們在二十大前重要的頭等要務。

劉銳紹又指,即使早前已有專家「放風」研究「共存」方案,港府亦不得不跟從北京「清零」方針,港人則要為「全民強檢」中,中國提供的龐大人力、物力等資源成本「埋單」。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18/1710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