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彭博:中國醫療系統龐大且不完整 難以放棄動態清零

珠海等廣東多個城市繼續出現多起境外輸入病例。圖為中國民眾排隊做核酸檢測。(香港文匯網)

彭博》近日發表文章,就中國為何不放棄「動態清零」策略作出分析,認為中國醫療保健系統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任何背離「動態清零」策略的重大轉變都有可能導致一場公共衛生危機。

文章以內蒙古額濟納旗為例,當地人口約有3萬,去年10月中旬的幾十宗新冠確診令當地醫院不堪重負。據媒體報導,地方政府不得不用火車將140多名患者轉移到1000多公里外的省會呼和浩特。但沒過多久,呼和浩特收治新冠患者的醫院亦開始尋求幫助。11月初,一名醫生告訴媒體,醫院「沒有能力一下子收治這麼多病人。」

文章認為,這一經歷表明,中國龐大而零散的醫院網絡因資源分配不均和投資不足而步履蹣跚,面對新冠病毒是多麼脆弱。此外,若中國像世界上其他地區一樣放任這種疾病蔓延,有可能出現前所未有的個案和死亡,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不願接受新冠疫情的地方性流行。據了解,官員們計劃在2022年之前保持現有的政策,但也表示願意微調政策。

「彭博情報」高級醫療分析師Mia He說,「如果中國重新開放邊界,醫療保健系統肯定會受到很大的挑戰。」她又說,「中國醫療資源有限,這預示著系統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文章又提及,中國國家衛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去年12月說,如果將新冠病毒感染率和龐大的人口相乘,在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就會得到一個龐大的重症和死亡的數字。「這意味著它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社會和政治問題,必須得到控制。」

文章指,中國過去兩年報告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不到5000人,而在人口規模約為中國四分一的美國有超過95萬人死亡。

文章表示,在疫情流行下,中國的醫療保健系統已成為公眾不滿的根源,雖然政府擴大了農村醫療和國家醫療保險的覆蓋範圍,但2020年平均每1000人只有不到3名醫生,落後於主要已開發國家。一個關鍵的挑戰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對於生活在農村的約5億中國人來說,獲得醫療資源和醫院床位的機會比城市居民要低得多。在北京上海,每1000人中就有5名以上的醫生。這也導致了醫療遷移,據報導,北京和上海頂級醫院近年收治的患者有40%來自中國其他地區。

文章稱,疫情初期,中國迅速創建了臨時(方艙)醫院和隔離設施,但其中大部分已被拆除或停用。據一位熟悉中國國家衛生戰略的人士透露,官方已要求大醫院提高及早發現和控制傳染病的能力,治療仍應集中在定點醫院。如果有需要,中國可以重新創建收治輕症患者的臨時醫院。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聯合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10/1718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