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王毅這次說對了:台灣真不是烏克蘭 四大不同

台灣的軍武實力比烏克蘭強。台灣有近300架的戰機,約是烏克蘭的5到6倍,水面艦艇數量同樣是5倍於烏克蘭,台灣更有介於世界第一到第二的飛彈密度防空網。與俄羅斯進犯烏克蘭不同,解放軍想攻擊台灣,必須要跨越平均150公里寬度的海峽天險,在所有的戰爭型態里,跨海作戰是最難的一種。即使中國軍備數量遠多於台灣,但在美國干預以及台灣的綿密火網下,不論透過空降或搶灘,很難想像能有多少解放軍的特戰部隊能順利渡過黑水溝登陸台灣,而在欠缺重型武器的護持下,這些只有輕武裝的特戰部隊又要如應對台灣優勢的地面部隊?

中共外交部長王毅日前表示,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有著本質區別,兩者沒有任何可比性。王毅談到台灣問題時常常指鹿為馬、顛倒是非;不過,他這回倒是說對了:「台灣不是烏克蘭」。

台灣人對烏克蘭的同情與支援是基於人道與普世價值,與這個國家親不親中毫無關係。

第一、台灣的戰略地位遠比烏克蘭重要。台灣位於中國對外「第一島鏈」的中心點,美國一旦無法保護台灣,鄰近的日本、韓國、菲律賓、南海諸國將會懷疑美國作為民主盟友的承諾。台灣生產全世界92%的高階晶片,重要性無可取代。台美雙方在2021年的貿易總額約為1140億美元,而烏克蘭與美國只有44億美元,兩者與美國在經濟關係緊密程度根本天差地遠,比起烏克蘭遭入侵,美國與全世界難以想像失去台灣的衝擊。

第二、台灣的軍武實力比烏克蘭強。台灣有近300架的戰機,約是烏克蘭的5到6倍,水面艦艇數量同樣是5倍於烏克蘭,台灣更有介於世界第一到第二的飛彈密度防空網。與俄羅斯進犯烏克蘭不同,解放軍想攻擊台灣,必須要跨越平均150公里寬度的海峽天險,在所有的戰爭型態里,跨海作戰是最難的一種。即使中國軍備數量遠多於台灣,但在美國干預以及台灣的綿密火網下,不論透過空降或搶灘,很難想像能有多少解放軍的特戰部隊能順利渡過黑水溝登陸台灣,而在欠缺重型武器的護持下,這些只有輕武裝的特戰部隊又要如應對台灣優勢的地面部隊?

以這次在烏克蘭戰爭中讓俄羅斯軍隊重創的標槍飛彈為例,台灣早從2002年就開始購入,迄今有超過100具的發射器及近千枚的標槍飛彈。台灣還有更大量的拖式反戰車飛彈,光是拖式2A型就有超過2000枚,最近還加購無線電導引、「攻頂模式」的拖式2B RF1700枚,這還不包括台灣自製的紅隼反裝甲火箭彈。

第三、台灣在2021年的GDP總量為6685億美金,烏克蘭僅有1422億美金,台灣的GDP是烏克蘭的4倍。而烏克蘭有4413萬人,多了台灣將近一倍,它的人均GDP僅有3984美元,但台灣有33004美元,是烏克蘭的8倍。台灣雄厚的經濟實力不僅代表它與世界的連結更深,更是台灣國防實力的後盾。

第四、台灣是全世界公認的民主政體,在《經濟學人》最新公布的全球民主指數里,台灣的民主排名全球第8,被歸為完全民主國家;在同一份調查里,烏克蘭排名86,為非民主制度的「混合政權」。中共的軍武及經濟實力固然逐年增加,但一個共產極權國家若膽敢侵犯民主國家,那等同於對民主價值信念的攻擊,也勢必成為世界公敵。

長期以來,中國從俄羅斯得到軍事技術與武器,不過,俄羅斯在這場戰爭的遲滯與失敗,必定讓中共重新思考中俄雙方的軍事關係。而西方世界這次不惜傷害自己也要強烈制裁俄羅斯,更逼使中共重新評估它侵犯台灣的成本。所以美國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認為,這場戰爭提供國際社會助台抗中的路線圖,「普京的戰爭成為習近平最糟的惡夢」。華府智庫學者葛萊儀更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提醒,入侵的軍隊永遠不能低估他國人民捍衛國土的意志,美國在越戰和伊拉克戰爭中學到這個慘痛教訓,俄軍也漸漸在烏克蘭的巷戰中深刻體會。

相對於這些客觀優勢,台灣最令人擔心的是在面對壓力時的抗敵意志。例如,當外交部開立烏克蘭捐款專戶已有近6億善款之際,曾參選國民黨主席的張亞中出來說,烏克蘭過去對台灣並不友善也非常親中,烏克蘭對中國的軍事科技發展曾做出非常大的貢獻,台灣人不要瞎起鬨,好像一昧的支持烏克蘭才是「政治正確」。

其實,台灣人對烏克蘭的同情與支援是基於人道與普世價值,與這個國家親不親中並無關係。如果順著張亞中的邏輯,烏克蘭當年這麼「親中」,甚至提供軍武技術給中國,當烏克蘭面對危難之際,中國是如何回報予它?如此毫無信念道義,見風轉舵的政權又如何成為張亞中之流者念想的中國?

台灣不是烏克蘭,但許多人把對中國的情感投射在侵略者俄羅斯身上,甚而嘲諷烏克蘭人以小搏大、追求自由的信念。這樣的人越多,台灣人的抗敵意志就越受衝擊,台灣在面對強權侵逼時就越危險。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16/172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