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矽谷華男妻子病逝 火速再婚生子 更毀三觀的是…

昨天,矽谷一個故事又刷新了人們的三觀。

事情的起因是一張圖:

給大家畫個重點:

1太太5/2021胃癌去世,前夫7/2021再婚,夏威夷蜜月。再婚太太已懷孕,今年六月生產

2前夫拿到Facebook保險理賠金$200萬,免稅,但只願給前岳父$5萬,還要減去之前大家捐款1.8w,實際只支付$3.2萬。這5萬還是在校友會的勸導下同意支付的

3前夫不願意出錢買墓地,想要海葬。至今骨灰仍埋在前院(英年早逝,身故後連棲身之所都沒有,何其傷心).

4前夫之前想讓前岳父母照顧再婚妻子生小孩,後來新妻子父母辦下簽證就想讓前岳父母回國。中間發生什麼不清楚。前夫現在到警察局申請了驅逐令,警察上門通知30天內離境

5前夫因為已給$3.2萬,不願意再給老人掏機票錢。老人在Facebook上募捐,廣而告之。機票錢已由太太生前好友,校友會等籌措到。

6前妻去世前被忽悠加入美籍,因為入籍後父母就不算直系,財產都分不到

原來這對夫妻是北郵同學,結婚20年。就這個下場。

當事人也於今天凌晨1點57分出來回應了:

但是,這份回應似乎做實了之前網友的一些傳言。

地里群眾有人回覆:

是怎麼好意思把吃有機雞蛋,有機牛奶,買保健品之類的也寫進來的。。。。這不是對長輩最最基本的嗎,還有認識9天網戀結婚?

被袋子裝在冰箱裡,被兩頓水沖化糞池裡,被鐵鏈拴在院子裡……現在可以被淺埋在前院裡,靜靜瞧著二十年伉儷情深的丈夫在這個家無縫過渡新歡,默默聽著自己周年祭日剛過新生兒就在這個家呱呱啼哭,幽幽看著年邁父母分文不得從這個家被逐出大門….古有歸有光庭有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今有矽谷渣男院置亡妻骨,半月繼室添新丁。我感覺窒息。

1妻子剛走就找了新老婆,9天結婚,這是事實。

2兩位老人年紀那麼大,男方不願意買商務艙,只願意出3千買經濟艙,如果老人想坐商務艙,需自行補差價。

3男方答應給兩位老人的錢是5.4萬他個人積蓄+1.8萬網友捐款+兩張經濟艙機票6千+國內亡妻墓地4萬共11.8萬。其中1.8萬是網友捐款。

老人也許死亡威脅做的有不對的地方。但是不難理解想一次性拿錢的心態。這個曾經的好好女婿,在女兒去世幾天之內就能跟新人結婚。兩位老人很容易會想到,一旦他們回了國,這個女婿很大概率不會再理他們。哪怕簽了合同,如果女婿不給錢,他們在中國能怎麼找他,怎麼聯繫他,怎麼告他。

而且這份聲明里,沒有說到他是否因為妻子得癌去世拿到了保險或fb賠償的200萬美金。如果得到200萬美金cash是事實,還不願意給老人買商務艙,是不是有點過分?拿了200萬,在兩個老人各種吵各種爭取之下,最終只給10萬。現在疫情,機票飛漲,回國還有長達數周的隔離,他給兩位老人的預算是每人3千美金。這難道不過分?現在機票9千都不一定能買到吧

這種人品,僅僅讓他的事跡在華人圈裡發酵是不夠的。等事情熱度退卻了,他還是大廠員工,住大豪斯養小老婆。

院子裡埋著的屍骨也不耽誤他睡好覺。

有沒有懂行的人知道向公司的hr舉報他有沒有用,能不能讓他丟工作?

除了給可憐的老人捐錢,還能做些什麼讓惡人受到懲罰?

或者有沒有懂法律的大神能告知從法律角度能不能讓他把吃的人血吐出來?

能不能考慮從重婚的角度(跟小老婆的事實婚姻),或者侵占財產的角度考慮告他呢?

當事人昨天速度提告了前妻的父母

理由是:預防家庭暴力。

目前我們找到了比較靠譜的捐款信息是北郵校友會:

北郵校友鄧女士(96~99計算機研究生,西電92~96本科)不幸去世,來探望的父母遇到困難,需要安置和回國,希望各位支持。經過與鄧女士父母溝通,善款將用於:為二老購買手機以及通信網絡以保持聯繫,回國機票、以及回國前臨時安置,餘額用於購買墓地安葬校友,特此發起募捐。

我們會持續關注事件的進展,希望老人們可以順利回國。

持續關注!

關於遺囑和信託

發生的這一切,讓很多人都感到不寒而慄!而在美國,建立遺囑(Will),設立信託(Trust)是件蠻常見的事情。

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這輩子不會攤上此類事件,防患於未然。遺囑不是遺書,大家不要覺得立遺囑是很晦氣的事。

相反,立遺囑有許多好處。立遺囑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分配財產,也可以為未成年的孩子選擇監護人並可預留資金給孩子。立遺囑人可以在遺囑中建立遺囑信託(trust),可以選擇執行人,也可以計劃個人事務。

如果沒有遺囑財產該如何分配呢?在這方面,每個州都有所不同。紐約和加州都遵守無遺囑法(intestate law)。先是從配偶和子女開始,將財產給予最親近的親屬。如果沒有在世的血緣或婚姻親屬,州政府將收走財產。

在極端情況下,如果父母雙方都發生意外,沒有遺囑指定孩子的監護人,那麼未成年的孩子可能會被送到寄養中心,國內的親人想獲得孩子的撫養權會困難重重。

很少有人會在青壯年的時候想到立遺囑。根據 Caring.com的數據,2020年,18-34歲的年輕美國人中,只有16%立了遺囑或對身後事有安排。但是經過了一年的疫情,2021年這個比例增長到了25%。可見天災面前,人們的憂患意識大大提高了。

立遺囑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或許直面生與死,才能更好地生活。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一畝三分地Warald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17/172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