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維舟:等待解封的日子 哪天沒有段子,情況就真嚴重了

作者:
早餐時讀到新聞,浙江、江蘇兩省分別派出1500人、500人的檢測隊伍,已於昨天抵達浦東,支援上海新一輪網格化核酸篩查。援助隊伍的到來,等於宣布上海原來的精準防疫模式已成過往。從27日晚宣布浦東全域封控起,上海的防疫模式就已和各地沒有差別了,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上海也已不是之前那個上海了。

空無一人的街道,只有機器狗在穿行

329日,周二,晴

一早醒來,看到個段子:‌‌「只要小區還封著,我就生活在快要解封的希望中。不像解封的人,天天活在明天重新被封的恐懼之中。‌‌」

本來還有些惺忪,一下子笑精神了。昨天也看到有人說,‌‌「現在還不是需要擔心上海的時候,因為還有段子。如果哪天沒有段子了,那麼情況就真嚴重了。你看,吉林幾乎沒有一點聲音。‌‌」

當然,這也只是苦中作樂,那個‌‌「快要解封的希望‌‌」始終飄忽不定,有時甚至還不如無。雖說根據3月27日晚的通告,浦東將封到4月1日,但之前兩次到期後也都不是解封,而是接著封,那這第三次,最好也別抱太大希望。

早餐時讀到新聞,浙江、江蘇兩省分別派出1500人、500人的檢測隊伍,已於昨天抵達浦東,支援上海新一輪網格化核酸篩查。

援助隊伍的到來,等於宣布上海原來的精準防疫模式已成過往。從27日晚宣布浦東全域封控起,上海的防疫模式就已和各地沒有差別了,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上海也已不是之前那個上海了。

昨天還能在小區里自由活動,今天就更進一步收緊了,快遞全停。‌‌「浦東發布‌‌」10:14正式發出通告:

除根據所在街鎮、小區(村組)的統一組織安排,在指定時間段到指定點位做核酸採樣外,所有人員不得擅自走出家門到樓道、地下車庫、露天區域等小區(村組)內戶外空間活動(包括散步遛彎、運動健身、逗遛寵物、集聚攀談、吸菸晾曬等),鄰裡間不串門、不聚會、不聚餐,不握手、不逗留、不寒喧。

師妹去醫院複查眼睛,一路所見都空蕩蕩的,從未見到浦東如此寂靜。醫院這段時間當然也很度日艱難,不僅所有醫護人員疲於奔命,默默承受極限壓力,還包括巨大的經濟損失。

德濟醫院院長郭輝說,自3月6日接到上級防控命令,進入閉環管理狀態,這家大型腦科醫院每停擺一天,就損失400萬元——這樣算下來,單這一家醫院,這個月就已損失1個億。

現在對很多人來說,更迫切的是如何面對這樣的生活。有朋友日前確診陽性了,他說就像一場感冒,有點昏昏沉沉,嗓子疼,隔離後吃了點藥,發了一身虛汗,今早已沒什麼感覺。這和我此前另幾位朋友在海外感染後的經歷類似,所不同的是,在國內痊癒後,如何面對原有的生活可能要難得多。

聽說浙江臨安有一位司機,給上海市場送了一車春筍,結果回家後測出來陽性。現在全臨安都在嚴查去過上海的人。

從3月12日至昨日,上海新增確診+新增無症狀感染者合計467+19548人,也就是說,如此人心惶惶的這場大疫情,其實感染者在2500萬上海人中也就僅占0.08%,然而現在儼然和‌‌「上海‌‌」沾邊就已經需要高度戒備了。

3月30日,周三,晴

一早睜開眼睛,惺忪未醒,一時之間竟想不起來今天是星期幾。被封在家已第7天,居家辦公則更已是第三周,生活失去了以往的節奏,平時、周末和節假日沒有了區別,每一天好像都過得都差不多。

昨天起,浦東強化封控,嚴格實行‌‌「足不出戶‌‌」措施。‌‌「新民視頻‌‌」上說,昨天有小區使用機器狗宣傳防疫政策,情況宛如科幻電影:空無一人的街道,只有機器狗在穿行。

我們這兒倒還沒這樣,但清早9點半,也聽到空中直升飛機巡邏的轟鳴聲,查看哪裡還有人違反禁足令外出。和朋友說起,她笑:‌‌「在街上溜達被直升飛機抓走,倒是特別的經歷。‌‌」

午前原本繼續記錄一點疫情期間的生活,但頭緒紛繁,午飯前是沒法寫完了。11:40,居委會又挨家挨戶來敲門,要趕緊下樓做第四輪核酸。

這一輪比之前三輪氣氛緊張了不少,有不少社區志願者在維持秩序,第一次看到有人舉著牌子‌‌「請保持2米距離‌‌」。

有一家剛下樓,就被一個神色緊張的紅袖章趕回去,‌‌「你們回家等著‌‌」。一問才知,這一家在之前三輪都沒做,為免萬一他們是陽性,到時把一起測核酸的都感染了。

在這裡住了那麼多年,大部分鄰居都還是‌‌「熟悉的陌生人‌‌」,甚至不少人從未說過話。這次一路寒暄著踱過去,才知道一點東家長西家短,知道他們平日裡對我家兩個孩子的印象。

和上次一樣,這次從開始排隊到測完,前後也就3分鐘。我們小區前三輪都是全部陰性,這在當下的浦東恐怕也已不多見,聽說有小區陽性越來越多,居委會逆向思維,把陰性的單獨拉出去隔離了,也不知哪天能出來。

平心而論,和疫情中的很多人相比,我家不算窘迫。當然也得搶菜,但加上之前囤的,短期內不會斷糧。昨天黃昏,好心的鄰居送了一把小區里種的水芹,又問我家裡米夠不夠,她家裡早早就囤了足足一兩個月的。我家裡在24日被封那天剛買了10斤,但誰也不知道會封多久,想想也不用不好意思,就實話實說了,她於是又給我拿來5斤米。

浦東封鎖這幾天,平台搶菜是沒指望的,我家附近的小菜店還不錯,28日凌晨5點全域封控前夕都還在正常配送。封閉的這幾天,每天都在傳聞不能送菜了,但其實還可以,只是他們貨車不能上路,就用電動車送。今天在小菜店又買了10斤米、2個娃娃菜、1根蘿蔔、6個番茄,83元——主要是米貴,每斤7元。

附近商業街旁有一家蔬菜店‌‌「錢大媽‌‌」,之前我們從未進去過,但疫情期間它每天都配送,蔬菜套餐68元,葷素搭配98元,居然也沒怎麼漲價。等解封了,一定要多去光顧一下他家的生意。

小區里自發的雞蛋群、豬肉群,小區居委會又採購了一些蔬菜,可以由志願者送上門。今天上午我們也買了一包,30元的套餐,包含2個捲心菜、2個土豆、2個番茄(個頭不大)。大體上,會上網又有心的都能買到菜,最苦的可能還是少數不會用這些的獨居老人。

平日裡不太顯露的生活真相,在這樣的圍困氣氛之下,頓時分外刺眼。一位‌‌「陳小兜律師‌‌」在微博上說:

疫情當前,我這邊被封閉了大半個月,大概有二十天沒收到過快遞了,昨天朋友幫我送菜到小區門口,我去取菜,看著架子上琳琅滿目的菜品、零食、外賣,無意中聽到一句話:有錢什麼買不到!

這句話讓我心頭一震,哪怕物力維艱、寸步難行,只要有錢,還是可以買到自己想要、想吃、想用的東西,無非就是支付多少代價而已。

孩子們還無法理解這些,只要我們家裡沒餓著,他們並不清楚外面很多人懸殊的境遇。雖然飯桌上也和他們講了一些,但他們能明白幾分,可就難說了。

老大已經12歲,性子也比較耐得住,上網課之餘,可以在家摺紙、看書,甚至還能幫著做做家務——今早一家人吃的蛋糕就是他做的。老二才9歲,不那麼安分,每天喊無聊,這兩天連下樓也不行,他就只能對牆打羽毛球,時不時地又來纏著我講故事。

深夜裡,聽到鄰居有一家大吵,混雜著女人的尖叫聲和孩子的哭聲,但聽不清楚是在吵什麼。這樣的場景,平日裡或許也都會發生,但此時此刻,很自然地,我的第一反應就懷疑是不是因為封久了,一家人都煩躁加劇所致。

這種沒完沒了的日子,煩躁是人之常情。看到豆瓣上有人開玩笑說:‌‌「信女願獻祭十個前男友換取疫情結束。‌‌」

失笑之餘,又想起新海誠《天氣之子》裡的橋段:巫女陽菜可以改變天氣,如果她死,就能換取淹沒世界的雨水消退,男主角面臨‌‌「救她,還是救世界‌‌」的兩難,但他最後的想法是——‌‌「既然這樣,那就讓世界毀滅好了‌‌」。

這種電車難題的答案,在國內恐怕很難得到大部分人的贊成,但如果真是這樣,我也不願意獻祭自己所愛的人。

3月31日,周四,陰有雨

上海的疫情防控正在再度收緊。

清早看到新聞,上海昨晚舉行全市領導幹部大會,對疫情防控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強調要‌‌「採取全域靜態管理、全員核酸篩查、全面流調排查、全民清潔消殺等綜合防控措施,分批實施、無縫銜接,真正把風險人群管住,儘早實現社會面清零‌‌」。第一批地區的篩查要全力抓嚴抓細抓實,篩查期間嚴格落實‌‌「人不流動、足不出戶‌‌」,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網上鋪天蓋地都是嘲諷上海防疫的各種說法,無數人不滿,為何上海居然直到現在都沒有劃高風險地區。一位朋友感嘆:‌‌「我國老百姓就是這樣,平常罵層層加碼,但是像這回上海這樣,全國人恨不得親自給上海層層加碼。‌‌」

各地都對上海避之不及,廣州飛上海的機票已名副其實地‌‌「白菜價‌‌」:有人對比了下,春秋航空明晚21:10從廣州飛上海虹橋的機票價已跌至79元,而一棵捲心菜都要78.1元。有人嘲諷:以前說房子會白菜價,萬萬沒想到原來是指有一天白菜價會高到房價那樣。

機票跌到這種地步,原因不難明白:按原計劃,浦東明日解封,輪到浦西被封,大概誰也不願意這時候自投羅網飛虹橋。

看到浦東這邊被封的先例,浦西那邊的人們也都在早做準備了。豆瓣上有一位‌‌「TAO之夭夭‌‌」說:

4月1號小區開始封控,全部居家隔離,我擔心無法下樓遛狗,讓家屬與物業溝通,在家屬的溝通下,我不僅可以下樓遛狗,還成為了小區的遛狗志願者,負責遛整個小區的狗……

網上還有個苦中作樂的段子:‌‌「今朝,浦西是大年夜,白天可以準備採購一點年貨,晚上和家人一起吃個年夜飯,然後在朋友圈和大家一起雲跨年。初一到初四封在家裡吃吃睡睡看看片子。初五早上3點解封,大家一起出來迎財神哦。‌‌」

群里有人發了,立刻就有人不抱希望地反問:‌‌「初五能出來嗎?‌‌」‌‌「先問浦東能出來嗎?‌‌」

據傳浦東的浦錦路街道已解封,這看著倒是個好消息,但確切不知;旋即又聽說,明天即便解封,也是需要街道為單位——換言之,即便小區全部陰性,但只要所在街道有陽性,就不能解封。照這麼說,明天解封就幾乎是不可能的。

更細緻的政策隨後出來了:小區里只要有陽性,就是封控區,7+7天管理,不能出樓道;小區無陽性,但所在街鎮有陽性,劃為管控區,2+12天,不能出小區。簡言之,一人陽性,街鎮所有人,兩周內就都不能出小區。

今天一改前些天陽光明媚的平靜,天陰欲雨,到黃昏淅淅瀝瀝下起凍雨,感覺街市死氣沉沉。市里幾棟樓打出‌‌「I love SH‌‌」的燈光秀,看起來遙遠到非常不真實。

深夜裡,媽媽發了一段微信給我:‌‌「今晚不要開窗戶,半夜對大面積全面消殺。這個消殺的液體對肺部不好,明天早上也別先開窗戶,消息準確。轉告一下家人!‌‌」

雖然一看就嗅出了這段話的謠言氣味,但為免她擔心,我沒戳破這一點,只是告訴她安心,讓她也多保重。她說,我沒事,一把年紀了,更苦的也不是沒見過,我是擔心你們。

其實我也不怕吃苦,我怕的是吃的這個苦並不值得。

4月1日,周五,晴

一大早,媽媽在微信上問:‌‌「不知你們那裡解封了嗎?‌‌」她還以為浦東會如期解封,我給她發了個最新的段子,像是愚人節笑話:

‌‌「浦東解封了,但是還有12個街道24個鎮繼續封控管理。‌‌」

‌‌「那浦東一共有多少個街道和鎮?‌‌」

‌‌「12個街道24個鎮。‌‌」

崇明和浦東屬於同一封控範圍,今早倒是真的如期解封了。媽媽一大早去鎮上買了20塊錢五花肉、一罐酸奶,因為昨天村里發的大禮包是原味的,她有高血壓,不能吃。超市門口排隊的人很多,原因之一是要出示核酸證明才能進去。相比起城裡,鄉下還是自在多了,即便在封控的這幾天,還是每天可以照常在村里散步。

我家今早也收到了大禮包:2個土豆、1棵捲心菜、2個蘿蔔、1個萵筍,若干蔥蒜,沒了。在小區裡的,也還算是好的,聽說有住酒店式公寓的,外賣也叫不到,都快餓死了。

前天,有一位老人在突發哮喘後,因救治不及時,不幸去世。像這樣的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有很多人都說,難以置信這是在上海。有一位‌‌「依舊尖銳的秋天‌‌」說:

其實不是說上海沒有能力在保障每個人日常的同時進行封城,而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都沒有這個能力。現代社會有個極其精密的自維持機制,一旦強行停擺,任何強力都無法替代它,人道危機就無法避免了,這不是什麼不會抄作業,因為這題就是無解的,倒是隨意破壞這種機制後果很嚴重。

最新的消息,瑞士已宣布結束疫情時代,從今天起一切如常。在世界另一頭的我們,還不知道那一天何時到來。

今天倒是看到有不少人在轉發一條視頻,浦東臨沂路,有人不戴口罩在外面街道上行走,在遭遇阻攔後也仍不停下腳步,最後被幾個警察制服。許多人都在為此叫好,‌‌「看了舒坦‌‌」。

從網上輿論看,這些天來上海人也分裂了:一部分人想嚴格封控,一了百了,總能封出結果,就覺現在上海的執行拉胯;另一部分人想要有限的自由,覺得松垮才體現了上海的人性化。

贊成嚴格封控的,也是覺得能迅速奏效,長痛不如短痛,但他們似乎沒想過,如果遲遲不奏效怎麼辦?

有人把《上海灘》的歌詞改編成《封上海灘》,看完五味雜陳。現在的上海,讓我陌生。

這是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春天,甚至不清楚春天算不算到來、會不會到來。

前些天,《經濟觀察報》引了海明威的一句話:‌‌「但是你知道春天總會來到,正如你知道河水冰結了又會流淌一樣。‌‌」寓意不難理解,但不知為何,感覺這對我而言由於十分遙遠而失去了意義。

那一瞬間,我忽然意識到,雖然希望是個好東西,但保持希望也是非常需要意志力的,因為那希望有時看起來像是折磨。既然同樣都只是苦熬,清醒的自我意識難免更痛苦。但無論明白還是不明白、明白幾分,我們所有人都同樣在苦熬。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05/173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