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上海外灘建築的前世今生

「外灘」全長1.5公里,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1844年起「外灘」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里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直至1943年收復租界後,百年外灘租界史告一段落。

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外灘」百年來匯集了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國家的建築,最終奠定如今獨具魅力的「萬國建築博覽群」,承載了豐富的藝術價值、文化內涵與歷史意義。

無論你是否生活在上海,外灘都是一處值得探索和品位的文化地標,它的誕生,建立在百年文化積澱之上,它的繁華背後,更見證了整個中華民族與世界接軌的滄桑歷程。

外灘1號 No.1 The Mc Bain Building

外灘1號初建於1916年,由英國「麥邊洋行」投資,「馬海洋行」設計。是當之無愧的「外灘第一樓」。

建築為新古典主義風格,平面「回」字形中央天井,外觀帶巴洛克裝飾。朝向延安東路和外灘的兩個立面,分別設置兩排愛奧尼式立柱,柱頭渦卷優美,是點睛之筆。

1917年,殼牌石油旗下「亞細亞火油公司」購入命名「亞細亞大樓」。解放後成為「上海冶金設計院」所在地,1996年由「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入駐。

外灘2號 No.2 The Shanghai Club Building

外灘2號建成於1911年,由「馬海洋行」設計。作為英國在滬僑民的俱樂部「上海總會」,曾是當時上海灘最豪華的社交場所。

建築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立面三段式設計,中部貫通兩層的愛奧尼克柱廊引人矚目。窗楣、窗裙及牆面裝飾均為巴洛克風格。屋頂兩側各一座巴洛克式瞭望塔。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上海總會」命運多舛,1941年淪為「日軍海軍武官府」。1956年上海人民政府接管改為「國際海員俱樂部」。1971年又化身「東風飯店」。

2011年,外灘2號百歲生日之際,又經歷修整,恢復歷史舊貌,變身為低調奢華的上海外灘「華爾道夫酒店」,浸滿了歷史的滄桑與時代的回憶。

外灘3號 No.3 The Union Building

外灘3號落成於1916年,是叱吒風雲的「公和洋行」上海灘開山之作。被《遠東時報》譽為「最值得關注的設計進步之一」。

外灘3號起初名為「聯保大樓」,位於外灘4號,2001年改建後稱「外灘3號」。後英國「有利銀行」入駐更名「有利大樓」。1949年後「上海民用建築設計院」使用。

自由復興式建築使用當時最先進的鋼框骨架。立面三段式設計,底部為貫通二層的落地券窗,主入口兩側豎立巨大的愛奧尼克立柱,其上是布滿雕飾的山牆。東北轉角頂部有巴洛克式塔亭,結構優雅,線條美麗。

外灘3號是外灘近年首座全面商業改造的建築,2004年重新開張後成為時尚地標。凝聚藝術、文化、美食與音樂於一體,歷史和新潮的交融賦予其難以抵擋的獨特魅力。

外灘5號 No.5 The NKK Building

外灘5號1921年由「德和洋行」設計建造,開啟了外灘大建設的黃金時代。

灰色建築莊嚴凝重,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築與古典風格結合的產物。鋼筋混凝土框架,花崗岩立面,三段式設計,局部點綴有雕飾的山花與希臘愛奧尼方壁柱,裝飾簡明。

外灘5號最初入駐日本和清政府聯合成立的「日清汽船株式會社」,也稱「日清大樓」。1945年後作為敵產沒收,由「輪船招商局」使用。

1949年後由「海運局」等單位合用,多次易主,現由「華夏銀行」和「錦都實業總公司」使用,改為「華夏銀行」上海分行。

外灘6號 No.6 The Russell& Co.Building

外灘6號由英國『瑪禮遜洋行」設計,呈現維多利亞式哥特風格,主入口有漂亮的連拱廊。各層窗洞自上而下,分別採用尖券、平券、弧形券和半圓券,和諧中充滿細節的微妙變化,優美而靈動。

最初,外灘6號是美商「旗昌洋行」產業,後為官辦「輪轉招商局」,1897年5月27日,近代中國首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在此翻開中國金融史的全新篇章。

1956年「中國通商銀行』劃入「中國人民銀行」,外灘6號交由「長江輪船公司」使用。2006年修復後,融奢侈品旗艦店和高檔餐飲於一體,成為外灘另一座時尚地標。

外灘7號 No.7 The 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mpany Building

作為最早在中國經營電報業務的公司,丹麥「大北電報公司」於1882年購入外灘7號,原「旗昌洋行」辦公樓,1906年斥資建造了這座法國文藝復興風格大樓。

外灘7號由英國「通和洋行」設計磚混結構,立面三段式劃分,造型典雅,裝飾有大量希臘愛奧尼柱式,一對巴洛克式黑色穹頂,優雅的立於頂端兩側,與巨大的白色山花對比鮮明。

1922年「大北電報公司」遷址另建,外灘7號先後入駐「中國通商銀行」和「長江航運公司」等。1995年外灘恢復金融街功能,泰國「盤古銀行」首批入駐的外資銀行。

外灘9號 No.9 The China Merchants Company Building

1876年,中國首家輪船公司「輪船招商局」,購入競爭對手美商「旗昌輪船公司」外灘9號「旗昌洋行大樓」。1901年「輪船招商局」斥資220萬兩白銀重建該樓,委託英國「通和洋行」設計,成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1937年後數易其主,至1998年已殘破不堪。

作為外灘唯一現存的維多利亞風格外廊建築,外灘9號由「瑪禮遜洋行」設計僅3層,磚木結構,清水紅牆,底層為石築外牆,二三層優雅敞廊點綴塔斯干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兩側頂部山牆有雕刻精美的山花。

2001年外灘9號大修工程啟動,重新恢復紅磚外立面和三角形山花,以及外灘獨樹一幟的柱廊空間,終於煥發百年華彩,轉型為「上海市檔案館外灘新館」。

外灘10-12號 No.12 The HSBC Building

1923年建成的「滙豐銀行大樓」占據外灘10-12三塊地皮,由「公和洋行」設計。宏大的體量融合精美的設計,被譽為「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間,最壯觀的建築」。

建築仿佛恢弘的神殿,內部裝飾格調高雅,用材考究,工藝精湛。八角形門廳穹頂的馬賽克鑲嵌畫令人目眩神迷,大廳中8根由整塊義大利大理石製作的奢華圓柱,散發著濃郁的歐洲宮廷藝術氣息。

1955年上海市政府遷入「滙豐銀行大樓」,直至外灘恢復金融街功能後遷出。1997年上海「浦發銀行」獲得使用權。

外灘13號 No.13 The Customs House

外灘13號的「海關大樓」,由當時為外國人掌控的「上海海關」主持修建,1927年落成,是當時外灘最高的建築。

1857年「江海關」正式遷入中式歇山頂建築,1891年翻建時,屋頂變為都鐸式紅瓦磚牆,透著濃濃的英倫味道。

時光流轉,20世紀20年代,設計方「公和洋行」選擇有節制的古典主義風格,既有摩天樓般的鐘塔,又保留古典多立克柱式,簡潔現代,帶有當年時髦的裝飾藝術風格。

外灘14號 No.14 The Bank of Communications Building

外灘14號直至1948年10月才建成,是臨江建築群中最後建成的。雖然地處核心,灰白水泥外牆在左右氣派的花崗石立面的映襯下,顯得低調而樸素。

14號建築原是文藝復興風格「德華銀行」大樓,一戰後由「交通銀行」接管,1937年委託匈牙利「鴻達洋行」重新設計。建築採用當時新潮的「裝飾藝術」風格,強調垂直線條,中軸對稱,頂部中央加高兩層作塔狀造型。底層及入口以黑色大理石飾面,質樸其外,精美其中。

1951年,「交通銀行總行」遷回北京,外灘14號則由「上海市總工會」進駐至今。

外灘15號 No.15 The Russo-Chinese Bank

外灘15號「華俄道勝銀行」1902年竣工,由德國「倍高洋行」設計,建築巧奪天工,施工精益求精,是當時跨時代的先鋒之作。

建築以花崗石飾面,立面經典三段式設計,表面鑲貼乳白色釉面瓷磚,開創先河。是上海現存最早的,按照西方古典原則運用柱式的建築,純粹而古典。樓內貫通三層的中央大廳,高大敞亮。

1928年「中央銀行」成為外灘15號新主人。此後1949年「上海航天局」,1994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均曾入主,「上海黃金交易所」在此成立。如今則為「上海外匯交易中心」。

外灘16號 No.16 The Bank of Taiwan

1926年,英商「德和洋行」設計的外灘16號「台灣銀行」大樓竣工,但古希臘神廟式外觀可謂獨一無二。

矩形建築由巨大的古典石柱環繞,雕飾簡樸卻獨具特色。立面設多根變體愛奧尼克式立柱,柱頭渦卷改為傳統特色的「回紋圖案」,搭配平拱窗框氣勢非凡,賦予建築歐洲古典主義風貌,高貴典雅。

二戰後,外灘16號先後由「中國人民銀行」和「上海市工藝品進出口公司」使用,1998年至今為「招商銀行」外灘支行。

外灘17號 No.17 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 Building

外灘17號1924年建成,由在華出版最著名的英文日報《字林西報》報社出資興建,「德和洋行」設計。

新古典主義風格,底層有兩根多立克式柱子,上部設有多立克式雙柱柱廊,屋頂巴洛克雙塔聳立。高懸於頂的8尊大力神鵰塑托舉檐口,生動的姿態充滿藝術張力。

「字林西報」大樓多次易主,1941年曾被日軍所占,此後1951年由「中國絲綢進出口公司」等使用。1998年「友邦人壽保險公司」入駐,成為首家回歸昔日「遠東華爾街」的外資金融機構。

外灘18號 No.18 The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

外灘18號建於1923年,原是英商「麥加利銀行」總部,由「公和洋行」設計建造。1955年「麥加利銀行」遷出後,此樓數次易主。

建築為希臘復興古典主義風格,立面三段式設計。底部基座為花崗岩砌築;中部中央設一對貫通三層的愛奧尼克式柱,兩側窗楣為希臘式檐飾;頂部兩道簡潔的檐口線腳。

2004年重新修復改建,在保留珍貴歷史痕跡之上,為老建築注入了全新的生命與活力。入駐時尚品牌旗艦店、國際著名餐廳、酒吧、藝術展館等。2006年,改造工程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

外灘19號 No.19 The Palace Hotel

外灘19號1908年建成之時,曾是租借歷史最悠久的外資豪華旅館「匯中飯店」。抗日戰爭期間「匯中飯店」曾被日軍占領,新中國成立後多次易主,1965年改為「和平飯店」南樓再度開放。

建築由司各特設計,安妮女王復興風格,共6層,清水紅白磚的立面在灰色的外灘背景下格外生動奪目。頂部東側南北各有一座造型迥異的巴洛克式塔亭,室內還安裝有兩部國內最早的電梯。

2010年全球最大鐘表集團「斯沃琪集團」將建築整體修繕,刻意裸露原始立柱和灰色磚牆,將古老和現代精彩碰撞,華麗轉身為如今的「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The Swatch Art Peace Hotel)。

外灘20號 No.20 on the Bund

1929年9月5日,「沙遜洋行」投資興建的外灘20號「沙遜大廈」建成,「公和洋行」設計。樓高10層(局部13層)77米,是外灘建築群中最高也是最宏偉的一座,有「遠東第一樓」之稱。

「沙遜大廈」為裝飾藝術化的浪漫新古典主義風格,俯視平面呈「A」字形,立面簡潔,垂直線條構圖,檐部和基座線腳飾有幾何圖形。屋頂東部19米高的墨綠色金字塔形銅頂,是外灘的著名標誌之一。

建築底層西大廳和4-9層原為「華懋飯店」,主要接待金融界,商貿界和各國社會名流,以豪華著稱,曾名噪上海。

1956年,飯店更名為「和平飯店」,並於2010年耗資5億港元修繕翻新為如今的「華彬費爾蒙:上海和平飯店」。

外灘22號 No.22 on the Bund

1906年建成的外灘22號「太古洋行大樓」,由「太古洋行」投資興建,「瑞和洋行」設計。太平洋戰爭期間,「太古洋行大樓」一度為日軍占領,成為日本憲兵司令部駐地。

新中國成立後,大樓多次易主,如今的外灘22號,以外灘唯一百年紅樓的姿態,匯集高級手工定製品牌、時尚藝術盛宴及異國饕餮,尤其是中庭盡頭牆上,高達26米的巨幅油畫,從地面直達天花,堪稱美輪美奐。

這棟大樓並未按門牌號順序排列在外灘建築群中,而是位於南邊獨成一棟。

外灘23號 No.23 The Bank of China

建於1937年的外灘23號「中國銀行」大樓,帶有濃郁的中國建築風格。這座中西合璧的銀行大樓,由中國建築師陸謙和「公和洋行」共同完成,是外灘唯一一座華人參與設計的臨江大樓。

四方攢尖屋頂、琉璃瓦和鏤空花格窗,以及檐部的石質斗拱裝飾,將西方裝飾藝術與中國傳統風格完美融合。

1941年,「中國銀行」大樓成為汪偽儲備銀行營業所,抗日戰爭勝利後又歸「中央銀行」使用,直至1946年元旦「中國銀行」遷入辦公,現為「中國銀行上海分行」。

外灘24號 No.24 on the Bund

外灘24號建於1924年,由「公和洋行」設計。最初是日資「橫濱正金銀行」所在地。除正常業務外,還曾處理中國對日戰爭賠款和對華貸款。

建築將日本元素和希臘復興風格融為一體,高7層,立面三段式設計。外立面淺色日本花崗岩與黑色鐵門對比鮮明。中層設一對貫通四層的愛奧尼克式巨柱,局部雕像裝飾。

1945年外灘24號一度作為國民黨「中央銀行」。1949年成為「中國人民銀行」華東分行。2000年「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遷入。

外灘26號 No.26 The Yangtze Insurance Association Building

外灘26號建於1916年,由美商「旗昌洋行」旗下「揚子保險」投資,「公和洋行」設計。

建築呈現新古典主義風格,中規中矩又富有變化。底層平梁式入口,二層變化為半圓形券窗,壁柱貫通三至五層,六層中部設愛奧尼克式雙柱柱廊,屋頂花園視野絕佳。

太平洋戰爭期間,「揚子大樓」曾被日軍接管,戰後恢復保險業務。1950年公司結束在華業務,「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等進駐辦公,1957年房管部門接管,現為「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

外灘27號 No.27 The EWO Building

外灘27號建於1922年,是洋行之王「怡和洋行」新樓。「怡和洋行」曾力推鴉片戰爭,深刻影響近代中國的內政外交。

新樓在1851年怡和老樓原址新建,英國「思九生洋行」設計,太平洋戰爭期間,「怡和洋行大樓」曾被日軍短暫占用。新中國成立後被人民政府接管,1955年劃為「上海市外貿局」。如今是是美國羅斯福家族旗下的「羅斯福公館」,設有高檔餐廳和奢侈品店。

外灘28號 No.28 The Glen Line Building

1922年落成的外灘28號由英商「格林郵船公司」所建。

建築為古典主義風格,水刷石飾面。基座飾面採用大塊花崗石砌築而成,入口2根愛奧尼克立柱,中部及上部採用平拱門窗,頂部退台呈塔狀造型。

1945—1950年外灘28號曾為「美國總領館」駐地,此後「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上海市文化局」等先後入駐。改造竣工後,現為「上海清算所」。

外灘29號 No.29 on the Bund

外灘臨街建築中,唯獨29號有法資背景。1912年,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出資興建,「通和洋行」設計施工。

建築呈現古典主義風格,立面構圖精美,外牆花崗石飾面。底層高大拱券,二三層中部有貫通兩層的愛奧尼克式立柱,設計亮點是二層窗洞,採用16世紀經典的帕拉帝奧構圖,靈感源於羅馬帝國建築形制。

1955年「東方匯理銀行」結束在華業務,外灘29號由「上海市警局」使用。20世紀90年代金融機構重新入駐,「光大銀行」作為首家國內金融機構成功進。

外灘32號 No.32 on the Bund

2009年,由「香港上海大酒店公司」出資建成的外灘32號「半島酒店」,是外灘70年來第一座新建大樓,但和外灘的總體建築風格完美融合。

嘉道理家族「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已有百年歷史,20世紀初上海最有名的三家酒店(大華、匯中和禮查)都屬該公司。

二戰之後,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離開上海,轉而以「香港半島酒店」作為公司旗艦店,算是榮歸故里。

外灘33號 No.33 on the Bund

外灘33號曾是始建於1849年的「英國領事館」主樓,後歷經拆除和火災,現存建築為1872年原址新建的第三代官舍。

維多利亞時代鼎盛的新文藝復興風格,底層為連續劵廊,屋頂是中式小青瓦覆蓋的西式四坡頂。屋前有典型的英式草坪花園,27棵古樹繞屋,環境幽靜。

文革期間英領館撤離33號,「上海國旅」等入駐,2003年面積近23萬平方米的「外灘源」項目啟動,33號變身「外灘源一號金融家俱樂部」。

這裡的每塊磚瓦樑柱

每道滄桑痕跡

都曾經歷過歲月流轉

的殘酷和世事無常的變遷

一個多世紀的時光過去了

外灘,似乎還是那個外灘

有些東西變了,有些沒變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禪藝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09/173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