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凡事想太多,是一場災難

作者:
在被一種念頭困擾、陷入糾結的時候,不妨問自己一句:它值得嗎?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說:「那些經常困於不安和焦慮的人,對未來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工作需要聯繫一個合作夥伴,想了很久不知道怎麼開口,害怕被拒絕,甚至要想好了如果沒有談成該怎麼和上司交代。

拖到無法再拖了,和對方聯繫,卻出奇順利,只是白白浪費了一番糾結和寶貴的時間。

和同事因為工作的事爭論了幾句,懷疑對方是不是故意和你過不去,以後工作會不會更為難自己。

精心挑選照片、措辭,發了朋友圈,沒有幾個人點讚、評論,內心也掀起一陣波瀾,為什麼朋友們都不關注自己了……

大多數毫無意義的糾結、焦慮,是太在意別人看自己的眼光。

很多時候,我們缺了一種「不在乎的勇氣」。

王小波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塑造了一個「豬」的形象。

它是肉豬,卻像山羊一樣敏捷,總是到處遊逛,根本就不在圈裡呆著。

所有餵過豬的知青都喜歡它,喜歡它特立獨行的派頭兒,還說它活得瀟灑。但老鄉們就不這麼浪漫,他們說,這豬不正經。

後來,它跑出了農場,「跑得瀟灑之極」。

王小波在文中寫道:「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一個人之所以會在意別人的評判,往往是因為想要避免被別人批評,但結果又常常適得其反,你越是在意,批評之聲反而會變得越多、越苛刻。

相反,那些能夠無視非議的人,按照自己的道路前進,安之若素地做自己的事情,結果卻漸漸地被周圍的人認同,得到了大家的尊重,讓人不由暗自嘆服。

《鈍感力》一書中說:「一旦下了決心,就能夠無視周圍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語,毅然決然地進行。

即使聽到別人的諷刺,也是一副與我無關的架勢,大大方方的勇往直前。這種鈍感力,正是人們獲得成功的原動力。

而一個人是敏感還是鈍感,取決於我們面對問題時的歸因方式。

敏感的人喜歡向內歸因,也就是歸因於自己。

伴侶忽然冷淡,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

同事一起吃飯沒有叫自己,是不是我不太合群?

領導開會時候的訓話看了我好幾次,是不是在暗示我做得不好?

而鈍感的人喜歡歸因於外界,「兩個人吃飯,他忽然沉默,大概是有什麼煩心的事吧」;「領導發了那麼大的脾氣,自己也遇到了難題吧」。

 

 

《不在乎的勇氣》的作者是一位心理諮詢師,她對很多事情都表現得過分敏感,稍微有點兒事就會放在心上,有時候工作拖了很久卻毫無進展,有時候根本沒機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一次,鄰居的車超出了車位,看到之後,作者非常生氣:「這樣堵著車位,我的車都不好出去了!」

這樣的小事原本可以無視,但作者偏偏是個敏感的人,有了很多聯想。

「這家人素質真的很差,必須得告訴他要好好停車」;

「要是我真的和他這麼說,他會不會做些讓我更不痛快的事呢?」

偶爾想到停車場的畫面,還會忍不住生氣。

作為諮詢師,她自己也被敏感所困,於是便問了自己一個問題:鄰居到底是無心還是故意為之,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呢?

要想獲得自在,很重要的就是要分清「哪些該在乎,哪些是不必在乎的」,那些能不在乎別人眼光、過好自己日子的人,都有一種自覺:只要傷不著我一分一毫,就無所謂。

只要管好自己雙手所及範圍內的事就足夠了!超出這個圈子內的,就不必介意」,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停車事件的話,鄰居其實並不處於作者伸手可及的範圍內,他做的事「與我無關」,也就不必在意他的行為了。

就這樣,以自己為圓心,雙臂張開為直徑畫圓,這道圓就是一條完美的分割線,精準地將事物區分為「什麼該在意,什麼不必」。

對於朋友間的言論、網絡上的批評,也是同理,只要謹記「發生在自己兩手所及範圍之外的事都與我無關」,就能忽視那些亂七八糟的事,生活就會變得更加輕鬆、愉悅。

我們之所以會對別人的評價敏感,是因為人在本能上有四大願望:想被愛,想被認同,想發揮作用,想被讚美。

從底層邏輯來說,這四個願望都是希望別人給你的評價,因為人無法離開社會獨立生存,只有被認同、被愛,才能建立好的合作關係,共同抵禦生存的挑戰。

見面要打招呼、發信息要有回應,都是獲得認同、讓人感到被愛的方式。

但是如果過分敏感,容易被別人的一句話、一些負面情緒所影響、心比身體更累、因為一件小事就睡不著、害怕失敗、害怕被拒絕,甚至因此而不願意開始做一件事,那麼你最需要學習和練習的,就是不在乎的勇氣。

它會讓你把對抗情緒、消化情緒的時間,更多地放在自我提升上,會讓你放下不必要的敏感,更勇敢灑脫地追求自己的目標。

我們身體裡有一種自律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讓血管變窄,情緒緊張,血壓上升,副交感的作用則正好相反,它能使血管舒張,情緒放鬆,血壓降低。

忽略身邊的質疑之聲,會讓血管處於副交感神經的支配中,也就是讓人身心放鬆、平和,從而讓血液更加暢通,保持身體健康。

當你學會不在乎,生活也會更幸福。

相愛容易相處難,把一段關係推向不幸的,往往是生活里柴米油鹽、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斤斤計較、針鋒相對,小事就變成大事。

擁有不在乎的勇氣,家庭中就至少有一個人能對做到大度包容,從而互相影響,減少衝突。

當你不再依賴於外界的評判,而是自己去獲取學習和進步的動力,你的前進也將變得無比從容。

具備不為外界噪音所動搖的定力,才能讓你的才能正常發揮,成就自己。

馮唐曾提出不得癌的九字真言:「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說的同樣是一種「不在乎的勇氣」。

在被一種念頭困擾、陷入糾結的時候,不妨問自己一句:它值得嗎?

你會發現哪些是值得在乎的事,哪些不過是耳邊飄過的一陣風。

人最需要的認可,不是來自父母、朋友,或者權威,而是自己。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26/174044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