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了不起的馬斯克!驢黨政客持續掉粉 臉書受衝擊

他本次的操作,真的是大手筆改變了美國政界的言論版圖!由於推特團隊人心惶惶,刪帖天團兩天內不知道該怎麼辦,導致整個推特的言論尺度一下子被放開,各種繁榮和新註冊都出現了。前總統歐巴馬大量掉粉了,民主黨明星眾議員科爾特斯(AOC)等白左政客掉粉的速度更為奇葩。

雖然馬斯克也不是保守派,但為何自由派(含華人政客)都在一門心思圍剿他收購推特這件事呢?其實,從馬斯克搞垮這家言論平台的董事會那天開始,所有言論大V的收聽和流量都發生了飛速變化…

由於馬斯克事實上逐漸控制了推特

哪怕董事會還殘留一些勢力

但推特的刪帖天團和刷粉器已經停運

這導致一些白左自由派政客當天大量掉粉

與此同時小川普粉絲大漲

獨自與迪士尼戰鬥的德桑提斯州長

更是單日漲粉100000+

推特管委會還敢說自己沒操控輿論麼

這幾天團隊管理停擺後的一切

充分說明他們以前每天都在刪粉刪帖

馬斯克收推特激起千層浪?

馬斯克入主推特的第二天,推特世界的政治版圖,發生了一場巨變。雖然,因為「自由」,變化不太可能按照馬斯克團隊想像的那樣去發生,但是,至少這種變化讓馬斯克的頭號敵人非常沮喪,而且白宮拜登團隊也很著急……

前文已述,雖然川普和他的粉絲們堅信「全球變暖」是個大騙局,他們的抵制活動可能威脅到電動車行業,導致特斯拉受威脅,但是,拜登和左翼聯盟是要赤裸裸地削億萬富豪的股資啊!拜登提出的「按股票市值收稅」的法令叫馬斯克等「靠股市吃飯」的富人十分惱怒,所以,先共同對付拜登,以及他和佩洛西在國會的那些「自由派」白左議員,才是要務。

那麼,在這個指導思想下,馬斯克第一站是先「滅掉」白左文宣的最大輿論場「推特」。在收購談攏之前的那個晚上,馬斯克在自己推文中寫道「推特已死」。由此,敏銳的政治分析家都很清楚,馬斯克這種收購,是「屠殺性收購」,而不是「盤活性收購」。

知道一位推特博主有8700萬活躍粉絲

意味著什麼嗎

這個量比拜登作弊出來的選票總數還多

收購發生後,大量推特員工得知馬斯克「改組推特運行機制」的想法後,紛紛準備跳槽或離職。而馬斯克給所有老一代員工的走人期限也定了規矩。說到底,新老闆的到來,是宣布曾經的一切企業運作非法。尤其刪帖天團,不走,還等著被炒麼?

那麼,在整個平台暫時「沒人管」的狀態下,沒有了刪帖天團和控粉機制,誰暫時獲得了巨大成功呢?答案是: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和川普總統的兒子小川普。這些網紅政客的粉絲量在馬斯克買推特的第二天開始劇增,一天之內,德桑提斯州長的收聽者就增加10萬,此前,這些博主一直抱怨被推特故意壓低收聽量。目前看來是得到了事實驗證……

是的你沒有看錯

雖然川普說他不會回來但他兒子在啊

按現在的漲勢不久後小川就是千萬粉絲大V

在當地時間4月27號

小川普放出的截圖表示出

他單日新增的粉絲超過了87000

德桑提斯州長在狂懟迪士尼變態文化後

突然間成了200萬粉的明星州長

很多美國家長認為他說了自己不敢說的話

從社交媒體統計數據中心的截圖看

這位明星州長單日增粉14萬之多

這也要仰仗馬斯克解散了推特的控粉小組

值得注意的是,德桑提斯作為一個政客已經更成熟了,他不像川普那樣「拒絕好意」,而是在馬斯克成功接盤後第一天放出了吹捧新皇登基的短文。(原文如下)

在美國一眾政客都在忙著聲討、抵制、杯葛或無聲抗拒馬斯克收推特事件的同時,德桑提斯巧妙地通過吹噓「馬斯克將為言論自由蓬勃發展」提供便利,同時也道德綁架了馬斯克,而讓自己粉絲漲幅成為單日之首。

與此同時,長期被限流、被系統性脫粉的美國國會中罕見川普死忠粉馬喬麗·泰勒·格林議員,突然一夜之間多了41000+粉絲。也成為了政界的一大贏家…

而由於在脫口秀中表現出同情川普,導致被平台長期限流、刪粉的主持人達娜·洛施也獲得了解放。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她哪怕沒有說話,但依然斬獲了近10000新收聽者。

幾家歡喜幾家愁,有開心的,就有倒霉的。前總統歐巴馬大量掉粉了,民主黨明星眾議員科爾特斯(AOC)等白左政客掉粉的速度更為奇葩,看上去,馬斯克的出現,似乎導致眾多殭屍粉被平台運作方抹去,以圖消除未來的呈堂證供?

由於推特持續不斷幫歐巴馬刷粉

直到現在言不由衷的歐巴馬

依然是推特世界粉絲第一

另一位「悲情公主」便是美國議會中的極端白左議員AOC,這位嚷嚷著要建立第五國際的波多黎各人,也是導致迪士尼小美人魚最終變成黑魚的罪魁之一(她的推文詳細描述為何美人魚必須是棕黑的)……

曾經,她是美國議會四朵金花之一、佩洛西的得力幹將,網絡超級紅人、熱推製造者,但是,奇怪的是,沒有了推特原團隊的加持,這位女士在馬斯克收購推特後的48小時內,掉粉將近40000…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星系花園秘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29/1741686.html